APP下载

运用先进的水文化指导水利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4-12-25张华东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张华东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根据基本国情所制定的一项重要国策,为了进一步加大这一国策的实施力度。我们要以建设为基础,以管护为重点,以提高水利工程为长远目标,注重高质量、高标准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工程水文及水利规划,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的发展速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农田水利的规划和构建。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剖析了工程水文和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构建出全新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规划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工程水文及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是与一切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水是用来浸泡文明种子的,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存发展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择水而居,与水为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中国的文明。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发展之本。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先民创造了既绚烂多姿又具有独特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水,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产生,而且随着历史的演进,已成为中国文化所阐释的一个重要“对象主体”,并使这一文化体系生发出一种特异的艺术光彩,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水文化,它已成为五千年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起着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一、水文化的特点

水文化作为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水的斗争中形成的关于水的各种传说、民谣、小说、诗歌、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只有自然之水与人发生了联系,人们对水有了认识、思考,人们有了用水、治水、管水、护水、赏水、乐水的行动实践,才会产生水文化。也就是说,水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水实践活动产生的,水文化的主体是人,水文化反映的是人与水的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从水利的角度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以及人与人之间对于在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事业工作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与评估其效果、效益及其价值的准则。同时,水文化也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中国的水利工程、水利事业与水文化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自古迄今在对于水的领悟规律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带有独具中国特色的观念,从而形成中国水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水利建设及水文化的发展历史

我国治水历史非常悠久,治水经验十分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也是水文化不断繁荣进步的历史。

我国水利建设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由遍布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遗址可以明显地看出,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全国几乎每处江河、湖泊和宜牧草原,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分布,这可以说明,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分布都是与水源的分布共生的。世代相传的大禹治水,就是典型的原始社会的水文化。

进入奴隶社会,有记载可查考的最早的水利设施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典型的河南登封龙山文化,就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的记载。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郑国修建的郑国渠,楚国修建的芍陂等,至今仍存在,经扩建、改造和发展,继续为人民造福。这些都表现出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水文化的主要特征。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统一治理江河,发展灌溉创造了条件。此时期的水文化为适应自然、满足人口增加及安居乐业的需求,对江河堤防实行“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水文化的代表性灌溉工程有关中的郑白渠、成国渠,以及为开拓岭南修建的灵渠,使湘漓通航。之后历朝历代都把兴修水利、治理江河放到头等位置。隋炀帝修通了南北大运河;南宋时期大规模修堤围垦,建设海塘,以及著名于后世的以范仲淹命名的“范公堤”等。得益于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的发展,元代屯田,不仅在西北,而且还扩展到东北和西南边疆。明嘉靖二十一年,更把荆江大堤连成整体,又修筑武汉市堤、黄广大堤,以及安徽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康熙和雍正年间,又拨专款修筑湖广堤围,修堤围垦极盛,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盛世。封建社会的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相互交融,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唐诗、宋词,人文传记和小说的兴盛,以及李白、杜甫、王羲之、柳宗元等诗词和书法家都给后世留下了大量有关水利方面的文笔墨迹;《 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中,都有很多有关水的精彩描述。此时期水文化充分反映了封建盛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我国近代水利始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不少有识之士忧国忧民,献身水利,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和材料兴修水利工程,以减轻水旱灾害。其中以李仪祉先生为代表,在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大型灌区泾惠渠,以及渭惠渠和洛惠渠等灌区,成为当时我国水文化的主要民族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水利建设,我国水利面貌发生了巨大历史性的变化,“其功不在禹下”。进入21世纪,党中央又多次强调,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又强调“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要求把解决水的问题“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水利部还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思路,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许多水利工程都已闻名于世界,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水文化更是展现出夺目的光采,在文学、戏剧、曲艺、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杂技、群众文化中都有不少以水为题材的好作品,初步形成了由社会文学艺术界和水行业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共同组成的水利文学艺术大军。

三、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在当代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中,水文化建设不仅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对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日益显示出其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水文化建设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产业是水利发展的支柱产业,水兴则水文化兴,水文化兴则水利事业兴,水利事业兴则国兴、百业兴。在大力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事业,要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新时期治水方略,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发展。要借助水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水利工作方针以及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让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民生水利的丰富内涵、时代特点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水利发展的科学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要通过水文化建设,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启迪思维,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水利发展与改革的阶段性特征。要善于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审视水利实践,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善于从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审视水利实践,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摆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水文化活动,把治水实践中的新认识、新做法、新精神提炼升华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认知,促进社会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的认知和支持,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在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善于从文化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转变水事观念,实现人水和谐。要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水资源意识、水生态意识、水危机意识、爱水惜水节水意识,引导人们逐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和价值体系,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和文化的承载能力,切实加强传统水利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实现水、水工程与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的有机结合,实现水利与园林、治水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在保障工程安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使风景优美的河道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使水利工程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使清新靓丽的水利风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把文化的元素渗透到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展现现代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彰显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这是发展现代水利、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的必然要求。

当今,文化、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在提高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的力量,深深地溶入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水文化作为反映水事活动的社会意识,必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 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我们要把水文化作为人、水、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和支撑点,为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保障!

结束语

传统的工程水文及水利工程已不再适合当代的发展要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新型的工程水文及水利工程不仅能够使生态资源保持健康平衡的水准,还能更合理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它的可持续规划能够形成全面服务社会各行各业的良好局面,有效的对水资源利用进行利用,更加优化了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体系建设。现代水利的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已经逐步渗透进人们的观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水文及水利规划方案将会实施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参考资料:

陈 雷《弘扬和发展先进水文化 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李在山《加强水文化建设 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唐克平《浅谈当代水文化建设着力点的基本内容》

梁 标《水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水利事业发展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