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摭探

2014-12-25胡凤英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37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

胡凤英

摘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之大势,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当前英语教育教学的根本。然而,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 长期应“ 高考”之风,过于偏重于语言知识灌输和语用输出能力培养, 却漠视了对其语言内涵文化意识认知层面及其“跨文化”性意识与能力层面渗透教学之弊端, 隐藏了其文化内在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淡化了语言文化的情感色彩之内在魅力, 造成学生语言学习的敏感性降低与学习兴趣的缺失, 从根本上背离了语言学习的理性意义其“工具性”的本质,致学生跨文化意识认知和能力超越的障碍, 严重制约甚至阻碍了学生优秀文化素养的生成。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以更好的推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力摭探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提升学生的英语情感,增强语言学习敏感性,跨越文化意识认知和能力超越的障碍,养成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极大的推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生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成为当下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与自己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而是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迥异的外国人,所以我们不能再单纯依赖母语文化来表达自己或理解对方,而应在充分考虑对方文化习惯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反应。

2、新<课标>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高考形势的需要

纵观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对西方文化知识或跨文化交际的考查一直没有放松,特别是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加大西方文化知识的导人,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提高高中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意识的提升

1、正确感知语言学习的根本, 其文化意识层面的渗透及“跨文化”性能力层面的发展。

语言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反映并体现了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等特点。语言和文化内在与外化和谐与矛盾的统一,展示并传承了该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既要寓文化于语言之中, 又要融合语言于文化之中。

因此,英语教学应在关注基本语言知识输入和语用输出能力培养同时, 注重语言与文化教学的互融, 在注重文化意识层面培养同时,更好的关注其内涵文化“跨文化”性的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具体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运用英文原版教材、电影、电视、多媒体等,把语言内涵的文化整合到课堂, 使学生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文化习俗、生活和思维方式、宗教礼仪、非语言交际动作行为内涵等背景文化, 提高学生跨文化环境使用恰当语言的意识, 充分体会文化的偶合与差异, 品味其文化内涵,感受异域文化特有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跨文化的意识, 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2、充分认知语言学习的理性意义, 其“工具性”的本质语言是用来交际的, 语言学习的理性意义在于其“工具性”的本质。这一属性确立了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有效交际的人才。

现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也明确指出了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为目的的根本内涵。其实质也正反映了语言学习的理性意义其“工具性”的本质。

也就是说,语言学习的理性意义首先表现是它作为一种工具,其次,才是其外化形式。英语教学中,理性的认知英语教学即提供给学生一种语言文化工具并教会学生如何更有效的运用这一工具进行交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行为的变革

1、关注英语“情感”色彩的形成心理学认为,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定程度上,情感已经不是语言教学的问题,甚至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发展问题。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

英语教学就是英语情感产生和形成的生命精神体验的发展过程。积极情感的融入对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 积极的情感会带来意志和毅力,学生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提升。

激活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也就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当语言的学习有了真实的人或者真实事物的衬托,就使语言显得更加丰满,因而激发学生积极的英语情感并激活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重要内涵之一。

2、注重文化“敏感性”语境的生成,文化的“敏感性”能够为学习英语提供真实的语境,使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发掘学生对文化偶合与差异的敏感度,它以一种最直观却又不失幽默的方式将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通过对比, 发现和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偶合与差异, 从而生成并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这种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其目的就是通过两种文化的偶合和差异比较,让学生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证明: 英语教学中, 提升学生对目标语与本族文化异同之处的敏感程度,可在很在程度上增强学生对跨文化的语言内涵层面的感知意识, 促成有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语言文化“敏感性”语境的生成。

3、强调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性”的习惯养成。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通常划分成四个层面:一是对文化表面现象的感知;二是对该文化与其它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的某种意义的文化特征的察觉;三是对于理性分析该文化与本土文化存在的显著差异所取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该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对其文化的感知与掌控意识。

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 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共鸣”和“文化融人”的能力, 这需要通过长期生活体验才能获得。所谓“移情共鸣”就是要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苦乐与际遇, 从而引起情感共鸣;“文化融人”则是在充分感知文化偶合与差异基础上, 置身于该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种意识和能力“自觉性”的程度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交际者能否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的重要准绳之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把养成学生这种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的“自觉性”习惯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结语: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其根本就是为实现有效跨文化交际,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按步骤、有原则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使他们能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其文化素养。特别指出: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 高中学生作为社会将来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主要生力军, 在涉外日常交际与业务交际中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 必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在这方面, 广大英语教师应保持清醒的认知和特别关注,并加强培养,以适应时代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汪婧.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 杨东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

[3] 张钊,马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3).

[5] 段玮玮.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J].考试周刊,2012(21).

[6] 赵佩民.动态生成数学课堂: 建构视角及实施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12(8).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两块磁的交际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消防意识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