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绿红蓝”:水泥产业未来的“色彩命运”

2014-12-25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4年4期
关键词:红海水泥

▲栏目主持人:吕占斌

商务策划及咨询管理专家/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职业经理人(IPM)/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e-mail:lvzhanbin@hotmail.com

今日之中国水泥产业,可以说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矛盾集合体,同时不可否认,它又是一个未来充满希望且产业疆域广阔的现代产业;为此,多舛的命运注定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之多、路径之曲、难度之高,都是现实中的其他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

一场孕育已久的、不可逆转的“颜色革命”,正在全面展开中,又注定是那般的轰轰烈烈、坎坎坷坷,当然更充满光明与神圣。这也是版主不遗余力地为这场水泥产业转型升级鼓劲呐喊,为这场与民生福祉同步的“颜色革命”讴歌的真实理由!

现代水泥产业又寻踪何处?是固守先天的难以抹掉的产业“黑色”胎记,任其市场的潮水被动地淘沙掉,走一天算一天,还是抱定打造绿色产业的光荣和梦想,毅然决然向生态环保产业转型?是死守着传统商业模式继续在“红海”中拼争厮杀,继续斗力玩狠,还是以创新者的姿态勇敢开拓“蓝海”,劈波斩浪走出一条新工业化发展之路?是自满于做一个暴发户式的水泥产业大国,拼外延扩规模,还是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水泥产业强国?何去何从,既是决定产业命运转圜的大决战,也是未来历史的大选择。

其实,描绘未来现代水泥产业色彩斑斓的调色板,以及那支如椽画笔,本来始终握在水泥产业自己的手中,就看你秉持什么样的理念去构图,以怎样的超乎寻常的手法去涂抹了!摆在面前的这幅带有时代印痕的巨幅长卷,可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由一群担当历史责任励精图治的创新者,给后人留下一幅斑斓壮美、大气磅礴、令人称颂的时代大作;一种是有一批胸无大志短视行为的“混世魔王”,给后人留下的则是一幅色调灰暗、杂乱无章、遭人唾弃的涂鸦?看一看水泥产业该如何表现吧!

两年前,那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链当空舞》的博文,许会给读者朋友留有一些印象。旧话重提,并不是故弄玄虚的“色彩游戏”,强调水泥产业“颜色革命”的理由,恐怕地球人都知道!夜空中,那轮已渺然不知所踪的明月会告诉你;白日里,吞噬了光亮污染了清新空气的雾霾会告诉你;四野中,森林植被、河流山川的生态红线频频亮起刺眼的警示信号会告诉你;水泥产业自己填写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上惊人的数字会告诉你;人们耳畔不时响起黎民百姓对环境生态抱怨声会告诉你;水泥产业自己酿造的产能过剩苦酒及连续多年三成以上的亏损面会告诉你——

“黑绿红蓝”——四色关系/相生相克/能否混搭

在水泥产业“颜色革命”的调色板上,并不止“黑”与“绿”两种色彩。近年来,“黑变绿”出现频次也比较高,指的是水泥产业由传统黑色产业向现代绿色产业之转变;那“红变蓝”又是怎么一回事?对于这一点未免有些陌生了,指的是水泥企业由传统型“红海”竞争模式向现代型“蓝海”竞争模式之升级。

从水泥产业成长轨迹不难发现,在“黑绿红蓝”四种色彩之间,完全符合“相生相克”的逻辑,是否让你感觉到了一点朴素辩证法的味道。粗略来讲,“黑”与“红”往往出现在传统水泥产业发展阶段里,具有伴生性和同步性,似一对形影不离嬉笑玩耍的姊妹花!传统产业需要传统管理,彼此伴生一脉相承;而“绿”与“蓝”共同之处,在于都携带着现代化的基因,相互依托、相辅相成;“蓝”依托绿色产业实施战略管理模式,绿色产业则需要“蓝海”战略做支撑,二者犹如一对志趣相近行为默契的双棒兄弟。

“黑绿红蓝”除了上述的相生关系之外,同时也存在着相克的排斥作用,怎么讲哪?一方面表现为“红克绿”,“红海”战略不可能也无法适应绿色水泥产业发展,无法优化配置资源,所以它靠不上边,也玩不转,更走不远,好比是用牛车拉着火箭炮去攻击敌阵,怎么能不扯后腿耽误事呀!另一方面表现为“蓝克黑”,反过来讲,“蓝海”战略不可能也无法助推黑色产业蹒跚前行,“羊肉贴不到狗肉身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排异反应,好端端的“蓝海”战略会被束之高阁,甚至误当成一堆好看不好用的“现代垃圾”。

由此一来,这必然扰乱了水泥业界秉持传统理念大佬们的好梦,一门心思穿马甲“飘绿”,依然精心侍弄着“红海”传统管理的自留地,以为这样就可以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继续稳坐江山过舒心日子了!实际上,水泥产业想在“黑绿红蓝”之间轻松转换,并不单单是技术瓶颈,也不单单是产品市场开发,更不单单是企业规模大小,而是一场全方位的、全流程的、全系统的大变革,不进行从里到外、从皮到瓤的蜕变,只去做局部小打小闹的改良粉饰,试图以习惯的“红海”去实现现代的“绿色”,肯定等于白白绕了地球一周还是行不通;或者突发奇想地用现代“蓝海”去包装传统的“黑色”,即便穿上皇帝的新衣恐怕也不能使毛毛虫变粉蝶。这就是人们挂在嘴边上“水土不服”,此乃系由不得企业随心所欲进行混搭的客观逻辑,则由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及管理的时空观所决定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水泥产业如何褪去“黑色”,走出“红海”,迈向“蓝海”,成就“绿色”?

“黑色胎记”——“褪黑”之难/“恶黑”之变/“祛黑”之路

黑格尔说:雅典娜的猫头鹰总是黄昏时候起来飞。

水泥产业常常遭遇黑色产业的诟病,“黑色”成了它的身份色、美学色,早成定论。“黑”在什么地方?为啥历经岁月的磨砺却难以洗刷干净呀?之所以用“黑色”胎记来形容它的存在,只因为一曰与生俱来的黑色污染,二曰先天不足的制造工艺缺憾。这块“黑色”胎记几乎覆盖了水泥产业全身,自波特兰水泥诞生那天起一直伴随至今,与生俱来的“矿业+窑业”的传统生产模式,注定了对能源的高依赖、高消耗,对环境的高污染、高排放。

烈燃熊熊的1500℃高温的窑炉中,当石灰石和铝硅酸盐粘土遭遇,两者都亮出各自的化学特性和杂质的本性,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产生浅灰色、弹珠大小的水泥熟料,整个反应过程正是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其它部分则由加热窑炉的燃料所产生;如细分一下,50%CO2归于原料中的CaCO3分解,40%归于消耗燃煤,10%属于电力耗费。此外熟料与石膏结合被磨成粉状物水泥,及其输送到施工现场的使用过程中,都是粉尘产生的环节。加之产业链条特别长的水泥产业,很难象有的产业那样可以暂时地做出某种遮掩,它那赤裸裸的粗放特质也彰显了这一点。

尽管水泥凝胶材料煅烧技术不断发展,中国水泥产业节能减排之路艰难前行,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客观上想突破技术“瓶颈”仍存在着诸多现实难题,各种各样的替代技术设想都在进行探索中;这就意味着燃烧的窑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无法替代,国际通行的水泥制造工艺技术还要一如既往地延续下去,且一时难以找到彻底根治的解药。

叫人感到雪上加霜的远不止这些,水泥产业的“黑色”祸害更直接表现为雾霾泡沫化,一旦开始产能过剩去泡沫化,这个乌黑浑浊的大泡沫就会砰然破碎。可见,水泥产业又一次被置身于现代社会生态系统与产业经济系统的交叉点上,何去何从,真真切切地考验整个产业的大智慧和行动力。

说到黑色水泥产业之“褪色”,不啻迎合“褪色”潮流,更为防止产业萎缩癌变,此言不虚哉!尽人皆知,全方位的倒逼机制正在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推动下大战旗鼓地构建起来,其势如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一是环境生态的倒逼压力,社会公众不再容忍污染之苦。(1)全世界水泥工业CO2排放量占总排量的5%;中国水泥产业CO2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9%~10%,是世界水泥工业的2倍。(2)我国单位国土面积排放的水泥烟(粉)尘量是世界平均值的8.45倍,水泥工业粉尘排放量多达1000万吨以上,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15%~20%。(3)水泥工业主要有害气体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比例:NOx为8%~10%、SO3为3%~4%。正是这些恼人的数据,敦促国家开始郑重宣布“向雾霾宣战”。二是自然资源成本的倒逼机制,纳税人不再容忍廉价耗费自然资源。2012年,水泥生产消耗矿山资源包括石灰石和粘土质21.5亿吨,使用水泥时消耗砂、石骨料资源为110亿吨,水泥生产耗煤1.9亿吨,占全国总耗煤量的5.1%。国家大力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三是产业政策的倒逼机制,国家不再容忍环境污染现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保护谁受益、谁损害谁补偿”的利益导向,出台更为严格的“一个限额,两个标准”,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推广生产和应用高标号水泥,拟取消低标号32.5级水泥产品;引入差别电价形成机制,拟征环境税。四是建筑市场的倒逼机制,绿色建筑不情愿分担高污染产品成本。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终端市场的绿色浪潮已显现端倪,呼唤绿色水泥终端产品先行,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价值;五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倒逼机制,社会不再容忍“先污染后治理”。雾霾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远远大于污染治理的费用,原环保部长曲格平——30年前的数字:环境污染损失占工农业生产总值14%;北京大学最新研究——2013年1月雾霾事件,估算造成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30亿元;世界银行报告——1995年我国大气与水污染的损失占当年GDP的比重高达8%;中科院陈竺院士论文——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在35万~50万人之间。

在犹如轧道机迎面而来的倒逼机制面前,达标与不达标企业之间,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命运是不同的,故而小型水泥企业面临的碾压和冲击可能更大一些,甚至一些企业会遭遇毁灭性的灾难;那么,是不是大型水泥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在春天里酣睡哪?其实也未必想象的那样轻松。首先要看到危机生存的倒逼机制,是关乎宏观社会方方面面的,绝不仅局限于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环保达标了就可万事大吉了;其次要看到危机生存的倒逼机制,是关乎产业发展战略层面的,绝不仅局限于企业策略,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采取短期的应对策略就可以安然入睡了;又次要看到危机生存的倒逼机制,是关乎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绝不仅局限于业务运作流程,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采取调整业务运营方式就可以稳操胜券了。基于当下水泥产业具有极大地脆弱性,任何企业都面临着躲不过去的严峻挑战。但愿能如泰戈尔(Rabindrath tagore)笔下的优雅诗句:“云飘到我的生命里来,已经不是带雨或者迎来暴风雨,而是为我的晚霞天空添加色彩。”

对产业“褪黑”先知先觉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水泥业界权威人士高长明先生就是一位。早在1996年,他借鉴发达国家同业经验,提出了“四零一负”新思路,即水泥工业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水泥企业对其周围生态环境完全实现零污染;创新水泥工艺和余热回收技术,降低单位水泥电耗,提高单位熟料余热发电量,实现水泥企业对外界电能的零消耗;水泥企业完全实现废料、废渣、废水的零排放;降低单位熟料热耗,开发利用各种替代燃料,实现熟料生产对天然矿物燃料的零消耗;节约资源,扩大利废功能,消纳各种废物,减轻环境负荷,为全社会废渣、废料的负增长作出贡献。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高氏“四零一负”新思路,并没有赢来多少掌声,相反却被认为过于超前、过于理想化了,最终还是被“三低”即技术门槛低、市场准入门槛低、生态环保门槛低的风暴潮所淹没。于是,在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大背景下,水泥企业犹如过江之鲫一般,争先恐后挤上了规模膨胀、产能扩张的独木桥,谁料想短短几年的光景,低端无序竞争与产能全面过剩双双袭来,本来利润薄得如同一张纸、市场空间局限,怎么可能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完全免疫,为此水泥产业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空留下英雄气短的无奈!

“绿色元素”——“小循环”褪黑/“大循环”添绿/“染绿”加减法

触摸水泥产业发展的历史脉搏,每一次技术升级的革命、每一次产业模式的变革,都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对减少了污染排放,优化利用了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一步步地向着产业发展与生态和谐的目标靠近。

但天不遂人愿,水泥产业的绿色发展毕竟是相对而言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想某一天把水泥产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来一个彻头彻尾的一“绿”到底,摇身一变彻底褪掉“黑色”,不敢说是痴人说梦,起码在现实产业发展阶段是不太现实的。

版主看来,目前所追求的绿色水泥产业,充其量呈现一个“墨绿色”,不可能是那般理想化的清澈明亮的“翠绿色”;所谓“墨绿色”,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窑业+矿业”的“黑色”浓度后、剩下实在无法褪去的那一部分“淡黑色”,与最大可能地链接产业外部资源、为水泥产业增添更浓重的那一部分“绿色”,再经市场中的需求机制、成本机制及其科技手段的神秘之手,把这些“淡黑”与“浅绿”两种颜色混合而成。在这一点上,水泥产业现实面临着一道选择题:如何做到在产业内部“褪黑”与跨产业“添绿”双管齐下?

亮出这张藏在水泥业界背后已久的“墨绿”底牌,不是为水泥产业绿色化进程迟缓寻找托词,反倒是为了真正找到一条符合现阶段经济及社会环境,又遵循水泥产业科学发展规律的产业发展路径。

减法——挥舞科技利斧“小循环”“褪黑”

不管怎么说,水泥产业内部“褪黑”刻不容缓,没有丝毫可以迟疑的理由。据国际先进经验表明,当今水泥产业绿色化的每一点点“褪黑”,都呈现出“减法”运算特征,即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于水泥产业“小循环”系统,逐步达成节能减排或提质减量的“减法”效应。

譬如,着眼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脱硫脱硝等项科技手段应用,旨在降低目前单位水泥的污染排放量;着眼于减少粉尘排放的除尘技术应用,旨在降低目前单位水泥的粉尘排放量;着眼于降低能源消耗的余热发电技术,旨在降低单位水泥的用电的燃料消耗量;着眼于降低矿石燃料消耗的替代燃料混合材应用,旨在降低单位水泥的直接燃煤使用量;着眼于减少水泥用量的废止低标号产品应用,旨在挤压以量取胜的低效运行的水泥企业退出市场;着眼于开发终端新产品的替代需求,旨在直接提供绿色新型水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着眼于推广绿色建筑需要的部件化产品应用,旨在倒逼原有“黑色”水泥产品退出;着眼于推行现场散装成品化的供应链模式,旨在减少施工现场作业的粉尘排放及降低消耗量;着眼于节约自然资源利用及矿山复垦技术,旨在补偿水泥生产带来的生态破坏。总之,水泥产业内部“小循环”中的多道“减法”作业题,无不为了满足新型干法工艺条件下逐步“褪黑”的需要,也折射出“绿色”科技手段与产业先天“黑色”胎记的较量。

“褪黑”的科技利斧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靠资源投入磨砺出来的。哪怕是小小的一道“减法”欲在水泥产业中推进,都体现为科技创新的投入;诚然,这不仅表现在工艺及产品科技研发方面,还表现为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科学上。资料显示,在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中,发达国家环保投入资金与项目总投资占比,一般都达到20%左右,而我国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的环保投资比例有多少哪?只不过是10%~15%;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水平原本落后人家的情况下,巨额的“褪黑”欠账怎能不成为羁绊产业发展的的绳索哪!

加法——链接跨产业“大循环”添绿

现代产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中,水泥产业的特殊地位正在被重新定义,颠覆了原有作为重要建筑材料制造行业的偏狭认知,赋予了链接跨产业“大循环”的发展空间,创新出一个“添绿型”循环经济新模式。

从本质上看,水泥产业融入社会大系统的跨产业“大循环”添绿,并不是为“绿”而绿的哗众取宠,完全是一种创造新社会价值的循环经济的产业活动。

虽说跨产业“大循环”添绿,并没有根本改变水泥“窑业+矿业”的工艺技术流程特征,但这种为产业“添绿”的“加法”,具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产业效率、促进生态环保的战略意义。从水泥产业狭义而言,“堤内损失堤外补”,通过“大循环”模式为生态环保作贡献,与产业内部污染排放之间的达成相对平衡;若从社会大系统来讲,则是找到了城市化进程中垃圾公害绿色化处理的新出路。

“添绿”的“大循环”模式1:采用建筑垃圾配料生产水泥熟料,减少了石灰石使用量,减轻了矿山资源消耗,同时节约了煤粉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12年,水泥行业实际消纳固废8亿吨,水泥产品固废利用率达36.2%。

“添绿”的“大循环”模式2:水泥粉磨过程中大量利用工业废渣,降低了水泥成本,为环保出力。目前水泥工业年消纳固体废渣已达7.6亿吨。

“添绿”的“大循环”模式3:一条日产5000吨级的水泥窑,可以处置500万人口城市产生的1/2的污泥、1/5的垃圾。华新水泥秭归生产线处置长江三峡大坝的漂浮物,效果明显。

“添绿”的“大循环”模式4:利用水泥窑高温热处理废塑料、废油、废旧轮胎及医疗垃圾等城市危险废物,一方面减少了水泥生产中的煤炭等能源消耗,同时可对这些危险废物垃圾进行一次性无害化处理,克服了原有垃圾焚烧带来二次污染的难题。

水泥产业“大循环”添绿,并不是“穿马甲”玩噱头,早成为国际同业验证的大有可为之举。日本政府明确要求水泥厂每烧制1吨水泥,必须消纳400公斤城市垃圾。目前,中国水泥产业信心满满地扬起了“大循环”添绿之帆,只欠产业政策之东风劲吹,业界渴盼“春风‘早’度玉门关”。有预测表明,到2017年,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总量,有望达到2000万吨/年,约占全国生活垃圾1/10左右。这会给黑不溜秋的水泥产业增添多少绿色元素呀,将大大改变人们心目中光“黑”不“绿”的丑陋形象!

“红海”厮杀——绊腿“黑变绿”/怪圈变困局/“温水煮青蛙”

通常说,企业要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一般都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三是提高附加值;前两种方法表现为传统运营的“红海”战略模式,不外乎先是在自己的兜里搜肠刮肚地找铜板,进而又把手伸到客户的兜里掏钱花;虽说这两项机制可以由企业自主启动,但是否行得通还得要看市场的脸色,大多数情形下都表现为一厢情愿,很难吃得开、行不通。而第三种方法则属于开拓“蓝海”战略模式,通过提高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价值让渡中实现双赢;这是一种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视野。

不厌其烦地从“黑”说到“绿”,该用两个章节分别谈一谈“红海”的“红”与“蓝海”的“蓝”。

当今高度饱和化、高度同质化、高度信息分散化的产业格局中,企业在“红海”中搏杀充满血腥的味道,因为“红海”奉行的游戏规则是在“已知的市场空间内”弱肉强食,讲究一剑封喉,狼多肉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虔诚的捧着传统产业衣钵的水泥产业,正身陷“红海”,只能在已知的市场空间里倍受煎熬。

“红海”战略是什么意思?是指企业局限于现有的市场空间、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机会内竞争的战略模式。这无疑等于说该产业接受了“红海”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深陷资源十分有限的围城之中,往往看不到开创新市场、新机会的可能,更不会去考虑系统的最大优化,所以也就无法摆脱高度饱和化、高度同质化、高度信息分散化的现实困局。

目前水泥产业正是如此!由于固守经典的“红海”企业内生式成长方式,单纯主张企业眼睛盯在产业内部,自以为把水泥这一堆一块做好了,即便市场高度饱和化、高度同质化、高度信息分散化,也可以弄碗粥喝,吃不饱但也饿不死,其实不然!君不见——

水泥企业一年又一年地陷入了产品涨价——降价的怪圈中,降价竞争是以自己流血为代价,从别人手里争来有限的市场份额;涨价竞争则是在成本压力下丢出自己嘴里的一块肉,去争取预期中的更高效率;然而,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都处于两难之中,可能导致毛利减少或存货大增而失去一块利润。

水泥企业一轮又一轮地陷入产能过剩的阴霾中,在已知的市场资源内,谁能抢占更大规模谁就可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你扩张我也扩张,明知道可能成为“饿死的骆驼”,但总也比马大呀,即便“僵尸”又如何!

水泥企业一回又一回地陷入刚性成本要素决定利润多寡的魔咒中,水泥企业把盈利多少完全由煤炭、电力的价格涨跌来决定,套在脖子上的绳索却拿在别人的手中;2013年前三个季度水泥全产业盈利少的可怜,业内外笼罩着悲观的气氛,居然出现了第四季度水泥行业均价未涨却盈利大增,且奇迹般地带动年度利润攀上历史第二高点,原因是煤炭大幅降价。享受盈利“过山车”的水泥企业们,竟然还为此欢呼雀跃一番,殊不知这种利润来源意味着什么!

水泥企业一波又一波地陷入低端产品泛滥恶性竞争的大战中,在本来利润如纸、现金流受阻的态势下,想追求差异化又担忧增加成本,那户企业还会拿出大笔资源投入到新产品研发或商业模式创新上哪?所以,低附加值的大路货低端产品一直盘踞市场近二十年,目前尚未有更新换代的迹象。

水泥企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转移环境污染“负资产”的暗战中,企业治理污染需要大笔投入,下此血本可能会影响到企业运营,反正左邻右舍都是如此,谁还愿意伸头冒这个险呐!还不如得过且过把污染的“成本”转嫁给下游,继续玩“漂绿”的把戏。

水泥企业一把又一把地陷入在产业有限市场空间打转转找饭吃的纠结中,被动地把自己当成社会生态环保的对象,等着别人来“环保”自己,而不积极主动地利用优势资源,链接环保产业推进循环经济。资料显示,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每8~9年就翻一番,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全国有200余座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尴尬。其实这正是水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用武之地,更是一块最有油水的市场“蛋糕”。

读到这里,你该理解版主为啥把“红蓝”两色同“黑与绿”一起放在水泥产业的调色板中了,还会认为“红海”的“红”与水泥产业“黑变绿”扯不上关系吗!设想站在“红海”泥沼中推进水泥产业绿色发展,可能吗,可行吗?说实在话,水泥产业苦战“红海”,已牢牢捆绑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脚步,或者反过来表述,打造绿色水泥产业必须跳出“红海”,“褪黑”更要“褪红”。

业内权威人士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前水泥协会负责人曾针对产业微观运行现状作如下表示:创效益不能只靠提价,不仅提升产品质量,还要提升经济运行质量,重在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此番话虽未直接道出要跳出“红海”,但对现实的产业困境却有所认识;最具警醒意味的当属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的“三限”反思,一席话直击要害,丝毫没有一点“温吞水”的意思,“传统建材发展受限、新型建材和新兴产业发展有限、目前行业的技术创新有局限”,这就是水泥行业领导者对“红海”现状的评价。

也要看到,“红海”本是水泥市场初级阶段的客观现象,特别是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行业未达到成熟阶段,企业在市场中往往有着较大生存空间,可以舒舒服服美滋滋地过日子,常常耳闻的“黄金N年”的话语就是例证。同时,“红海”也会释放出强大的“温水煮青蛙”效应,使得水泥企业看不到工艺技术、市场准入、环保标准三个低门槛的环境下,产业市场内过度“塞车”拥堵不堪,“红海”正呈现出快速萎缩的败象,市场份额不足以维持产业业绩增长,更甭说要投入新资源拓展绿色发展了。何况,水泥产业己具有全球化特征,尽管我国水泥产业年增长率会快于全球的3%,但在发达国家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波动,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

当“红海”潮水退去之际,才知道谁在裸泳。水泥产业发展有其规律,任何短暂的狂欢终究要偿付漫长的代价,那可怜巴巴的绿色元素也会被埋在“黑色”胎记的褶皱里。

“蓝海”冲浪——构建新思路/创造新价值/谋划新未来

当国内几乎没有能够不折不扣地达到污染排放新标准的水泥企业,当行业里响起环保新规可能吃掉全行业40%的年利润的叫喊声,当1500家企业依旧在10个亿左右的市场盘子里撕咬抢食,当高度同质化导致过剩的低端产品利薄如纸,水泥产业该怎样打破现有价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突破“红海”的牢笼。唯一出路是决然拔腿去开创“蓝海”,象当今“褪黑染绿”那样“弃红奔蓝”,创造最佳产业实践模式的新规则。

“蓝海”代表当今市场中尚未有过的新产业模式,具体说是一块“未知的市场新空间”。所谓“蓝海”冲浪,是指企业主动把战略目标点超越竞争对手而转移到买方新需求上来,勇敢跨越现有竞争边界,进军新产业疆域,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进行重新排序,实现新规则下的华丽转型,把那些曾在“红海”中纠缠不休的竞争对手,一下子远远地甩到身后。

“蓝海”冲浪的看家本事是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本是“旱鸭子”的水泥企业要敢于价值创新,去挑战基于“红海”竞争的价值与成本权衡取舍关系吗?过去玩得转的游戏规则需要重新设定了,怎样做才能有话语权?以往的熟门熟路的市场格局改变了,如何应对才稳操胜券?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被整合潜在需求的买方所取代,如何去挖掘新的利润源?总之,水泥企业须遵循“蓝海”战略原则,重建市场边界,超越现有需求,优先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实现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为一。

产业融合——目前最应大力推进水泥产业与信息化技术融合模式

以信息技术改造水泥行业,以信息化推进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水泥业界的普遍共识,一股“蓝色”潮流滚滚而来。传统水泥产业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不仅能以自动化促进制造链环的节能、环保、安全、高效,而且能在创新商业模式上拓展出新天地。国内一些大型水泥集团迫于“红海”竞争的压力,率先迈出了产业融合的新步伐,拔腿“红海”到“蓝海”冲浪。

比较常规的做法是,首先在水泥产品生产制造管理层面上试水,应用水泥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与生产管理、在线仿真技术等等,如水泥生产线应用数字化控制系统(DCS/PLC),过程控制(PCS),制造执行系统(MES)。其次在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层面上扩展,策划和运作ERP,逐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

产业交叉——目前最应大力推进水泥产业向环保、建筑业渗透模式

水泥产业不应被动地成为被环保的对象,完全有能力当好环保产业的开路先锋。水泥产业向环保产业渗透方式,可以说是多领域的、多方式的,不拘一格,但以循环经济模式协同消纳城市固废垃圾及危险物,属最可行的路子之一。扮演探索者的华新水泥,2013年公司环保领域已形成了280万吨的处置能力,环保业务实际收入1.1亿元,利润达2200万元,其利润率都大大高于水泥产品,而创造的社会效益更是十分可观的;总裁李叶青日前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环保领域项目开拓力度。希望未来环保业务能占到公司业绩1/3的比例。

水泥产业向建筑业渗透,不是什么新话语,企业选择的方式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产业交叉模式能够提高附加值。国际上横向比较的成功样本是,进军建筑业终端产品市场,提供产品及服务综合解决方案,角色定位为建筑业综合服务商。

产业集群——目前最应大力推进水泥产业集群与产业网络复合模式

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催生了新的产业合作模式,即产业网络(Industrial Network)。产业网络效应比产业集群效应更有优势。其内涵是除了关注制造环节之外,还要考虑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控制和相关的研发投入,以及对市场的控制和其他配套服务。产业价值链(Production Value-Chain)却越来越在全球的产业布局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水泥产业刚踏入产业集群阶段的门槛,要步入产业网络模式,尚有很长的的路要走,亟需首先提升三大理念:战略(Strategy)、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 及社会维度(Social Dimensions)。进一步激活产业活力,在全新理念引领下实现产业创新。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在现代产业发展的长卷画轴中,水泥产业该怎样自由泼洒“黑绿红蓝”四种色彩,又将呈现出怎样的一派光景,或是那般孤鹜与晚霞齐飞,还是东风吹来满眼春!

猜你喜欢

红海水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炎热的红海
春天的小船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炙热的红海
红海行动——玩转战术
第七章 炙热的红海
第七章炙热的红海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