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产业何时走出那片“红海”沼泽地

2014-12-25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4年5期
关键词:红海水泥企业

▲栏目主持人:吕占斌

商务策划及咨询管理专家/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职业经理人(IPM)/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e-mail:lvzhanbin@hotmail.com

上一篇“黑绿红蓝”博文刊发之后,在业内外引来了不小的反馈声,普遍认为从“黑绿红蓝”视角上阐释水泥产业战略发展,形象又新颖,别有深意,开业界之先河!

尽管如此,版主心里总还有一些意犹未尽的遗憾,一篇万八千字的文章,只能把“黑绿红蓝”四大色彩做一番粗线条的框架式描述,实在没办法把“红变蓝”阐释得更透彻一些、更明晰一些。难怪有业内读者看了博文之后,便提出一个再现实不过的问题:正身陷“红海”之中水泥产业,该怎样走出那块沼泽地呀?还得请版主快点说一说。弥补遗憾的办法有一条,那就是续写一篇博文以满足读者的关切。

“黑变绿”肯定算不上新话语,用不上再啰嗦些什么了,可是“红变蓝”则不同,显然对水泥业界来讲似乎略显得陌生一些;说心里话,这种陌生感并不是指水泥业内人士不了解这个全新的竞争战略理念,而是相对“黑变绿”而言,目前“红变蓝”尚没有成为水泥业界的主流话语,或者说还真不如“黑变绿”那样深入人心;本来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因为“黑变绿”来自强大的外部压力,不变不行!“红变蓝”则取决于产业内部的自我动力,变不变由我!

既往及当下的事实都告诉我们,不管是曾经发生的产业内价格战狼烟四起,还是眼下全产业吹响了产能规模整合的集结号;不管是产业内高奏“新二代”技术改造的进行曲,还是水泥产业转型升级遭遇步履维艰;水泥产业所发生的一切无不证明一个严峻的“时态”:始终挣扎在“红海”泥沼中的水泥产业,只有拔出被牢牢困住的双腿,才有可能向着既定发展目标挪动脚步,否则新一轮发展动作很可能被异化成又一场高风险的豪赌。

换句话说,一个没有先进管理模式的现代产业,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现行的水泥产业“红海”运行方式及管理模式,不仅严重羁绊产业走向广阔“蓝海”的步伐,也制约着“黑变绿”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正是在这样水泥产业“时态”下,我们深入探究“红海”的本质特征,水泥产业怎样走出“红海”那片沼泽地,为什么说深陷“红海”难以造就世界级领军企业?寻找走出“红海”奔向“蓝海”路径的优先选择。

——跋涉在“红海”的高度饱和化的格局中,其特征表现为“两个超饱和”,即产能过剩超饱和、资本过剩超饱和,当规模扩张和产能疯长的狂欢过后,谁能率先走出“红海”的高度饱和化泥沼?一场“鲸鱼型”与“鲨鱼型”水泥企业的殊死较量才开始。

按说产能过剩超饱和,这本是“红海”原发性病灶的周期性发作,一旦产业外部环境适宜、内部出现免疫机制低下就会肆无忌惮的大爆发!深陷“红海”的水泥产业,同样也逃不出这个怪圈。

“红海”的大背景决定了竞争对手在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大小有限的一块肉就摆在那里了,欲想获得更大收益和利润,让日子比别人更好过一些,企业家早就看到了技术创新太难、开发新产品太慢、唯有追求规模效益较之容易一些、更简单速效一些;再加之宏观产业政策环境给予了很多有利于产能扩张的机会,也助推了水泥产能大肆扩张的疯狂!

大企业们大张旗鼓扩张产能,自以为打造“鲸鱼型”企业便可主宰市场,称霸一方;小企业不甘落后也跟着闷下头来扩张产能,自知成不了“鲸鱼”总能做一个“鲨鱼”吧,死死守住自己的地盘。当下的事实终于给出了这样的结论:“红海”生存,疯狂规模扩张的基因犹在,那场黑色幽默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卷土重来!

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我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仅为73.7%,明显低于国际同业的通常水平。最新资料表明,从2009年开始喊出遏制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再到2013年底38号文件郑重其事的发布,这不到五整年的时间里,全国违规多建200多条水泥生产线,多增水泥熟料产能近3亿吨,因产能过剩给水泥产业乃至全社会带来的损失和浪费,至少达到几千亿甚至上万亿元。

水泥产业公布的数据不会撒谎——截止2012年底,全国实际拥有水泥产能约30.7亿吨,将2013年水泥产能新增与淘汰两项相抵,到2013年底全国水泥产能约31.23亿吨,超出当年实际产量的富余产能达8亿吨以上,如按业内知情人士挤干“水分”的说法,大约富余产能在10亿吨左右,约占到水泥总产能的1/3弱一些。据中国水泥网统计,2013年度全国新增72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累计新增熟料产能8906.3万吨,相比2012年全年新增水泥熟料设计产能1.6亿吨。再者说,如果不认同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话,试问行业协会为啥又喊破嗓子连连呼吁企业协同自律、停产稳价哪?

再放眼宏观经济领域,新凯恩斯主义全盘照搬高投资率必定带来高经济增长率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图得一时之快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产能超饱和的当头一棒,地球人都知道的四万亿有多少变成了水泥产能了?其实,水泥产能过剩超饱和背后隐含着资本过剩超饱和的影子,资本逐利者们见有利可图加之水泥市场准入门槛又低,大门洞开不说还有人夹道欢迎,怎不腆着肚皮横晃着膀子神气十足地进入,时不时地还甩出一句话:咱们不差钱!于是乎,国内的、外国的、国有的、民营的一股脑地蜂拥而至,产能不过剩才是大怪事哪!

水泥产能过剩超饱和状态,一方面表现为集聚了一大群数量多、规模小的“鲨鱼型”企业,在自己周边的一亩三分地之内,凭借着比较优势扮演起异常凶猛的狠角色,即便那些大型企业也对地头蛇的攻击策略而礼让三分、避其锋芒。

——跋涉在“红海”高度同质化的格局中,其特征表现为“三个无”,即市场无差异、产品无差异、竞争模式无差异,当野蛮增长与畸形发展的狂欢过后,谁能率先走出水泥产业“红海”的烂泥塘?高端大气上档次定输赢的时刻已经到来。

市场无差异意味着什么——入场容易,生存难,成长更难!业界人士对此一肚苦水,时时刻刻承受着来自高度同质化的压力。众所周知,国内市场始终是水泥产业的主战场,2013年全国出口水泥1094.42万吨,仅仅占总产量的0.45%。这就意味着所有企业几乎要在重叠的市场空间内拼死竞争,占有份额大小及成本构成决定了企业的日子过得是拮据还是舒服一些。水泥市场高度同质化导致混乱无序的产业局面,简直是无法避免的了。让我们不得不重复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是随时随地向直接竞争对手叫板,挑起价格竞争事端。区域性商品特征决定水泥是个“短腿”产品,价格在不同的销售区域各不相同,而销售区域的大小取决于市场辐射半径,从而导致区域之间水泥价格具有相对差异性。于是为了能多在别人的碗里抢来一块肉,哪怕是连骨头带皮的也凑合,降价扩销几乎成了所有企业竞争博弈的唯一选择。二是无时无刻觊觎着直接竞争对手的那块市场,建设新项目扩大产能。既然你在我的地盘上建设一座新堡垒,那我怎甘落后,地头蛇也会发威,一个产能扩张竞赛就这样吹响了号角,至于后果如何容不得多想了,明知一片苦海也得往里跳呀。

产品无差异意味着什么——生产容易,营销难,盈利更难!由于水泥行业生产技术业已成熟,石灰石原材料又分布广泛,加之水泥产品本身是质量大、物流成本高、附加值低的标准化产品,所以产品趋于同质化的特征显著。(1)企业扎堆低标号水泥市场。在年产24亿吨水泥产品中,32.5水泥约占68%~70%左右,42.5水泥占25%左右,52.5水泥只有5%左右,产品结构好似一个典型的上小下大的锥形体;而发达国家则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格局,高中低档的比重分别是30%、50%、20%。(2)低端、低档次、低价值的产能过剩突出,而特种水泥产量低难以满足需求。据水泥协会预测,我国年特种水泥需求量约占总产量的8%左右,2012年全国特种水泥产量不足水泥总产量的1%,发达国家特种水泥一般占水泥总产量6%~10%。在这样的畸形的产品结构态势下,企业要想既不打碎产品高度同质化的现实格局,又能在“红海”泥潭中杀出一条血路,肯定是件难以完成的任务。

竞争模式无差异意味着什么——操作容易,取胜难,创新更难!如果说市场高度同质化,或者产品高度同质化,基本都属于水泥市场机制中的表象,那么竞争模式的严重雷同化,肯定折射出了水泥产业运营层面上的大弊端,当然这个弊端自然与前两个方面又密切相关。有谁会奢望竞争于产业低端、产品低档次、低价值的企业,能在竞争模式上创造出什么新花样来,又怎么能承担起那一块管理成本呀!

俯瞰当下水泥市场,无论是“鲸鱼型”大企业还是“鲨鱼型”中小企业,在竞争模式上几乎别无二致,清一色地玩起了克隆复制,不外乎屡见不鲜的程咬金那“几板斧”:第一板斧砍向产能,追求产能规模扩张,力图均摊产品制造成本;第二板斧砍向价格,以低价格竞争吸引顾客,力图扩大市场份额;第三板斧砍向政策空子,什么享受优惠政策多就大力干什么;第四板斧砍向环保及新产品研发上,凡是能凑合过得去的就不会再投入,至于明天会怎么样只能到时候再说吧!况且那些“鲸鱼型”企业时时刻刻怀揣着吞掉“鲨鱼型”企业的野心,于是就使尽浑身解数用大尾巴掀起惊涛骇浪,试图规模扩张来饿死“鲨鱼型”中小企业,这样一来,进一步加剧了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恶化。

如何应对高度同质化呢?借用当下一句网络流行语:高端大气上档次,有木有!

先说说高端,一个产业的新境界,有木有?这里的高端是指水泥产业链高端市场;众所周知,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取决于产品附加值的高低,高附加值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水泥企业只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才能占据产业链高端市场,也意味着找到了一块利润丰厚的“金矿”。

不尽人意的目前状况的确令人忧虑,即便是那些横空出世的“鲸鱼型”企业,也都基本是靠产业链低端的浅水里找小鱼小虾过日子,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简直就成了挂在我国水泥产品上不褪色的标签。可是那些大名鼎鼎老牌的跨国水泥企业却有所不同,今闻意大利水泥集团决定在中国走产品高端路线,靠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水泥,完善建筑产业化;尽管这也算不上有多么新鲜的路数,不过是发达国家水泥产业成功经验的复制,在中国水泥市场处于“红海”深度阶段随手拈来应用起来,但此举绝不会成为孤例。

版主将该集团剑指水泥产业链高端市场的对策概括为通过“两化”达成“四节一环保”。“两化”:一是水泥产品全面升级的部品部件化。在中国水泥市场推进预制水泥建筑产品部品部件化,即工厂化生产建筑部品、部件,大量使用散装水泥制作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如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楼梯等建筑部品、部件。二是产业层面交叉渗透的建筑预制装配化。企业参与建筑市场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实现预制装配化。“四节一环保”即发达国家建筑领域广泛应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技术,一般比传统建筑模式可以节约木材消耗53.5%,节约用水36.4%,节约用电30.8%,减少建筑垃圾36.9%,同时也可减缓建筑企业的成本压力,延长住房使用寿命。

以倡导建筑创新著称的英伯利格指出:建筑创新的最大突破并不在于新的建筑形式或空间组合模式,而在于建筑材料的不断改善升级,一方面可以将原有建筑材料开发出新用途;另一方面可改善现有建筑材料的某一特质,比如透明水泥即在保留混凝土坚硬程度的基础上改善其透明度,从而可以为设计师的进一步创意联想提供更为广阔的可能性。水泥产业链高端在哪里?难道说只局限于制造工艺技术那一块?但愿这位大师级人物传达出的新理念,能点亮“就水泥玩水泥”的企业老总们心里的那盏灯,不再执拗过往,也不再迷茫落后。

再说说大气,一个产业的新魄力,有木有?这里的大气是指水泥产业在决定产业未来的步骤上,具有国际化的大视野、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大局观。譬如,在生态环保上的大手笔,不应得过且过或小打小闹的小家子气,积极应对环境约束大挑战,提升水泥绿色产业的创新力;在商业模式上的大运作,不应拘泥于就产品抓生产、就买卖抓销售的传统模式,摒弃提篮小卖的老套数,创新产业融合的盈利新模式;在产业角色定位上大转型,不应局限于水泥制造供应商的低端角色,努力通过产业交叉拓展产业疆域,扮演建筑业综合服务商的高端角色。

接下来说说上档次,一个产业的新高度,有木有?上档次也就是大家常念叨的升级,首先会联想到产品升级,版主认为这里有比产品升级更为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在治理产能过剩进行产业大整合的今天,更应该提上日程上来,那就是水泥企业的组织模式上档次,创新管理上档次,企业文化力上档次,国际竞争力上档次,等等。

——跋涉在“红海”高度信息分散化的格局中,其特征表现为“三化”,即市场份额的分散化、产业链条碎片化、成本要素价格波动化,当拼投资和劳动力收获了未曾见过的资源红利过后,谁能率先走出“红海”淤泥塘?水泥产业大整合、大交叉、大战略的时刻已经到来。

其一,市场份额分散化的直接挑战,令水泥产业饱受残酷竞争之痛。散落在“红海”淤泥里的“零碎银子”,虽说金光闪闪十分诱人,但实在是不太好捡。水泥产业一直挣扎在靠规模数量维持微利运营的边缘上,整日里冥思苦想怎样把“红海”淤泥里的“零碎银子”捡起来,凑成一个金蛋蛋,竭尽全力避免陷入市场份额萎缩、投入产出比下降的螺旋,终日里都有着一种陷入围城身不由己的压迫感。

日益突出的市场份额分散化本来是全球化的产物,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和物流业,令外部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使得市场份额分散化成为了可能。在分散化大趋势下,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不再是传统的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源,而转变为了理念、信息、人才等无形资源,这样一来,一方面给新型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新机遇,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型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市场份额分散化的淤泥塘困住水泥企业的双腿不能自拔,这意味着什么?一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水泥业界,星罗棋布的近5000家企业分食现存的相对有限的市场“蛋糕”,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在拼死拼活划拉那些“零碎银子”,于是乎,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任何企业都难独善其身;营销投入逐年增加,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稳坐钓鱼台;市场份额下降难以遏制,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不觊觎别人的势力范围;平均成本上升成为常态,惨烈竞争的噩梦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二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水泥业界,现存的相对有限的市场份额不足以养活参与竞争的企业,况且还有来自新进入者的威胁不言,面对毛利率下降、投资回报率低,不合理债务结构正悄悄发酵,企业一方面只能被动期待能源成本价格下滑,或者是眼巴巴地盼着某一阶段产品涨价的好运光临,而“红海”环境恰恰又往往不随人愿,好运总是那样的转瞬即逝般的短暂,而背运则是如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所以,相当多的“僵尸企业”在惨烈的市场中苟延残喘,残酷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支配着水泥产业的一切。

知道什么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吧!如果迷恋“红海”从中走不出来,那么,充分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水泥企业,根本无法阻止市场份额分散化趋势,无法摆脱来自新进入者构成的威胁,无法抗衡竞争对手采取什么样的竞争策略和手段,企业唯一的选择是拿出家当中的比较优势,倾其所有投入到一轮接一轮的残酷竞争中去。一般而言,当下正在被复制流行的对策就是规模扩张、攻城拔寨,等到价格上涨时,产量规模可能成为利润增长的摇钱树,着实让人高兴一阵子,但这样的时刻往往会出奇的短暂,同时也把产能过剩的大老虎引进家门;可是价格低迷的时刻总是不请自来,产量规模又成了巨额亏损的梦魇,让人欲哭无泪。

为此,摆在水泥企业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维持现状,继续“红海”跋涉,拼尽原有的那点家底和优势,与市场份额分散化正面过招,同业竞争者们进行蚕食,我也会拼命啃咬,直到灯尽油干、鱼死网破再说吧!目前,很多水泥企业正处于这样的态势中。二是谋求产业大整合,那就看有没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本事了!延伸产业链进行产业整合,是国际上应对市场份额分散化的成功经验。你或许认为闻名全球的强生公司是一户巨型单体企业,实际上它是由200个小企业组成的,每个小企业都只关注自己那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市场,进而成就了市场分散化环境下的骄人业绩,正所谓:好虎敌不过一群狼。

其二,产业链条碎片化的直接挑战,令水泥产业饱受散兵游勇之痛。产业链条碎片化起因于专业化、社会化大趋势的推动,这对于产业链发育尚不完善的中国水泥市场来说,产业碎片化不仅有越演越烈之势,搞得企业们难以招架,乃至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按说专业化乃产业市场发展之必然,不仅不应给其加上恶名,相反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又是产业成熟的标志;没有专业化、社会化那会孕育出全产业链,更不能奢谈什么产业集群、产业网络了,如今中国水泥产业呈现出的种种弊端,只能说明在打造产业链上动作慢了,且有些跑偏了,那又能怪谁呢!

水泥产业链犹如一条长长光谱,从产业链上游一直延伸到市场需求终端,若要实现高效运行需要高度专业化、社会化。我国水泥生产制造链环的专业化、社会化,大大促进了水泥单位产品电耗下降,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比如,在专业化与社会化推动下,矿山生产经营与水泥企业分离,涌现出专业矿粉公司;水泥熟料生产与水泥粉磨分离,涌现出100多家专门从事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水泥粉磨企业产量已占全国水泥总量36.4%。大型水泥粉磨企业吨水泥综合电耗已下降到每吨35千瓦时左右。

既然如此,水泥企业如何在社会化专业分工的大背景下生存,水泥产业又怎样面对和解决水泥产业碎片化难题呐?有人可能会这样想:水泥行业本来属于传统产业,况且也算得上老资格了,还能在产业链上有什么大作为呀!问题不在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从事的产业,而在于水泥企业都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上,自然也就对产业碎片化感到一地鸡毛,对整合产业链无可奈何。

产业升级早已被说腻了,升级升什么?向哪里升级呀?其实就是要从传统的“行业、部门”升级到市场“价值链环节”上来;换句话说,企业要想把遍布市场角落中的碎片化整合起来,当龙头或领袖型企业,看的不是你有多么大的制造能力,而是看你是否具有掌控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这种能够让渡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就能一呼百应,左右逢源;这个时候,散落的碎片不再是蚕食利润的对手,而是打头阵的子弟兵。

国际上对产业碎片化的成功产业合作模式,是构建产业网络,通俗点说就是企业群体产业价值链。至关重要的有两点:一曰转移,传统产业中的大企业,将低端环节转移出去,勇敢舍弃一块;二曰升级,传统产业中的大企业,向制造高端产品升级,向设计和高新技术研发升级,向营销及配套服务的商业模式环节升级,以核心竞争力构建产业网络,进一步激活产业活力。

其三,成本要素价格波动化的直接挑战,令水泥产业饱受心惊肉跳之痛。远的不讲,就说颇具戏剧性的2013年吧,水泥产业业绩波动幅度之大,逆转颓势速度之快,可以说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在全年平均价格同比下降的态势下,全产业利润达到766亿元,令业界高兴得手舞足蹈,媒体也大书特书。可转过身来看一看数据背后的秘密,水泥产业利润完全得益于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如从产业角度上看,不过是长期持续高位的煤炭行业利润的转移,假如剔除这一重要因素,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产业利润又将是怎样的状态呢?

以环境、资源为代价的水泥产品制造,很多企业始终徘徊在利润边缘。水泥价格的主要成本构成中,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对水泥价格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其中所占比重最大、波动最大的当属以煤炭为主的燃料成本,一般新型干法工艺水泥生产煤电成本比重约50%左右,直接决定了水泥价格及吨利润高低,生产设备折旧费用成本比重上升到6%左右;以2010~2011年沈阳市为例,2010年煤炭价格表现平静,水泥价格走势也相对平稳,2011年煤炭价格升幅达到27%,相应的水泥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由此可见,深陷“红海”的水泥产业,一边是现有的有限的市场份额,“面包”就那么大,大路货附加值低销售价格难以提升,当期毛利率高低只能看燃料及动力成本的脸色了;另一边是要素资源类成本增加趋势明显,即便是煤炭价格走低亦不过是阶段性的,环境保护政策会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所以,总不能把利润增长的油门踏板放在别人的脚下呀!

“红海”即苦海,水泥产业不拼力早日跳出“红海”,那还将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苦海中煎熬,抱怨命苦也于事无补!

——跋涉在“红海”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即便分享着要素市场红利及行政补贴红利,水泥企业为啥仍会上演“大而不强”的黑色幽默,难道是“红海”淤泥洼陷住了水泥产业的双腿?打造跻身国际业界的世界级领军企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刻何时到来?

从企业在“红海”里艰难跋涉的痛苦状中,从那黏糊糊深不见底的如同水泥凝胶状的淤泥中,版主闪出了一个业界曾议论良久的深层话题:为什么拥有了占全球水泥消费量50%的超大规模市场,全国60家大中型水泥集团掌控超过70%的水泥产能、部分区域超过90%的集中度,为什么涌现出了多家全球最大产量规模的“鲸鱼型”水泥企业,却没有造就出国际水平世界级水泥领军企业?猫腻到底出在哪里呀!尽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把目光投向“红海”市场竞争环境时,禁不住眼前突然一亮,那句俗话道出了症结之所在:“水浅养不了大鱼”。

如果简单以水泥产能和产量为尺度,中国建材(CNBM)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海螺(Conch)产能高达2.09亿吨,年产量达1.84亿吨,且扩张之势头不减。然而,一批产能规模巨大的“鲸鱼型”企业称霸国内市场,可它们的国际影响力又怎么样呢?2012年度水泥企业全球排行榜前6强中,中国公司仍榜上无名,足以说明单凭水泥产量之多,很难登上世界顶级水泥公司榜单。与那些大名鼎鼎的跨国水泥公司相比,有两点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国际化程度低,缺乏跨国公司内在综合实力;一个一边制造生态污染负资产又一边享受行政巨额补贴红利的企业,即便在产能规模上膨胀到了超重量级的大块头,又怎么可能自立于世界产业之林呢!二是人均创利水平低,年度人均创利值波动较大,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差;情同此理,一个自身创造价值的“造血”功能差又高度依赖公共项目投资增长及行政补贴的企业,即便在产能规模上已经把全球同业大佬们远远地甩到身后,又怎么可能成为称雄同业的全球企业呢!现有的、有限的市场份额是“红海”的本质特征,且新进入水泥产业的威胁者又络绎不绝,哪些企业会在产能过剩超饱和风暴中瑟瑟发抖呢?(1)不管企业大小已经患上“糖尿病”的规模不经济的亏损企业;以产能过剩约达9亿吨的2012年为例,水泥企业亏损面竟高达24%。(2)不管企业大小已经患上“三高症”的高负债率企业;有相当一部分高杠杆率的水泥企业,经济效益低于银行利率,“花钱赚吆喝”。(3)不管企业大小已经患上“窒息症”的“趴窝”企业;一些水泥企业或生产线总是处于打打停停状态中,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有的甚至不足全行业平均值的1/2。(4)不管企业大小已经患上“造血功能障碍症”的企业;一些水泥企业创新能力处于停滞甚至枯竭的状态,失去了在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等某一项上领先对手的能力,只得亦步亦趋吃“别人嚼过的馍”,在现有存量的低端水泥原料市场份额中抢饭吃,无法摆脱慢慢萎缩煎熬的困境。

闻听此番阐释,自恃“鲸鱼型”企业优势的大佬们,可能会发出不认同的质疑:只要拼尽全力把几千户中小企业挤出市场,那20几亿吨的水泥市场规模岂不是咱几十条“鲸鱼”的饕餮盛宴吗!上述美好想法不外乎基于以下理由:第一,少数水泥集团坐吃每年24亿吨销售规模,就是卖水泥原料也是盆满钵满;第二,分享按水泥产量给予的政府补贴,只有卖水泥原料才能满嘴流油;第三,坐等高集中度相对垄断市场的产品涨价,只有卖水泥原料才能直接增加收益。

水泥企业大佬们的美梦能成真吗?不仅由于“红海”的水泥市场份额的局限性,而且随着宏观经济增速回归合理空间、公共投资高峰期过后,水泥消费峰值拐点到来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这些都不以企业大佬们的意志为转移。尽管“七八年甚至十年”黄金期的乐观说法,仍在业界流行着,但此时还是想问水泥企业大佬们几个“你曾想过吗”:(1)在企业年利润构成中,分享补贴部分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有多少,你曾想过吗?(2)发达国家水泥消费峰值拐点后销售量大幅下降、产能利用率也难维持常规水平,你曾想过吗?(3)通过垄断水泥资源市场达成涨价增加利润,在现实水泥市场资源禀赋条件及产业格局下可能性有多大,你曾想过吗?(4)在环境约束成本增加、科技投入成本增加、要素成本刚性增长的多层叠加之下,没有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高利润怎么活,你曾想过吗?可见,“红海”对于“鲸鱼型”大企业和“鲨鱼型”小企业来说,既是平等相待也是冷酷无情的,尽管大企业肯定比小企业的抗击打能力更强一些,选择的机会更多一些,但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实际上,“鲸鱼型”企业不死的神话,早已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破灭了,君不见,那自然界中称霸大洋的鲸鱼,不也常有集体暴尸海滩的时候吗。

还有“走出去”不就成为了国际型企业了吗?关键看“走出去”干什么,近闻国内知名水泥企业海螺高喊着“走出去”,如果还是简单复制建厂规模那一套,不能占据产业高端,可能基期经济效益可观,但对于全球领军企业来说,不过是涂了一层国际“金色”而已,并没有根本提升水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走出去的水泥企业多是到欠发达国家捞上一勺羹。

——在面对“褪黑”与走出“红海”再拥抱“蓝海”的战略选择时,是顽固的“守摊子”还是勇敢的“破茧子”,哪种战略路径更现实可行应纳入优先排序中,国际同业经验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强大的生态环保洪流的压迫冲击,一种偏狭的产业发展理念长久笼罩着水泥产业,人们把眼睛直勾勾地盯在“黑变绿”上,这本来没有什么错呀!绿色水泥产业既是美好的战略愿景,更事关产业的前途命运;然而有失偏颇的是,此时却把“红变蓝”管理模式的变革置于脑后,长时期内水泥业界很少提及。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只要水泥产业“漂绿”染绿了,只要工艺技术上污染排放达标了,一切都“OK”了,甚至把“黑变绿”与“红变蓝”割裂开来,当成了毫不相干的两码事。

在版主看来,在水泥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黑变绿”与“红变蓝”是必须同步达成的双重目标,可形象地喻为“两个轮子”;与其说水泥产业“黑变绿”难,难就难在技术创新的大突破上;但“红变蓝”恐怕更难于上青天,难就难在产业群体素质的提升上,具体落脚点是人的素质上!“黑变绿”与“红变蓝”,标志着传统水泥产业时代的终结,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水泥产业怎么“褪黑”?从目前看,靠生产制造起家的我国水泥行业,又一次把突破点选择在了技术工艺上,期望寻找到更优于当前新型干法工艺的制造技术(称为“新二代干法”),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得出来,这不过是沿袭了原有工业化的路径依赖;如果此番直捣黄龙之举,确实能在短期内完成褪除“黑色”胎记的话,不失为在连创水泥产量世界纪录之后的又一大奇迹。

可新的疑问又来了,在现行水泥制造工艺技术短期内很难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共识之下,那么,这种咬住工艺技术路径不放的“窑业治理”路径(比照国际先进水平缺啥补啥当别论),对于本来技术创新力薄弱的水泥产业是否可行?换言之,我们是否真的具备比发达国家水泥同业们更具备啃掉这块世界级“硬骨头”的实力和条件,而达成目标需要耗费时间及资源成本该有多大?是否继续奉行跟进战略可能会更现实一些?

显然,国际同业中那些经济实力强大及技术储备雄厚的水泥跨国集团,却在这一方面有着独到的认识:他们有意暂时绕开了那条看似最直接的也是最难啃的“窑业治理”路线,而是审时度势优先选择了终端绿色产品全产业链的创新,来了一个值得玩味的迂回大包抄。

最典型的当属成立180年的法国拉法基集团,在大力推出创新战略安排中,突破口更倾向于产品及服务,而不是工艺技术“窑业治理”流程。借用他们的话来说——从建筑材料供应商向建筑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满足建筑产业市场需求,提高施工速度,关注建筑节能,提供产品基础上的解决方案,全程参与建筑物的价值链,让灰色水泥产品焕发光彩。

向来秉持效率优先的老牌水泥企业为啥会舍近求远呢?如果把水泥产业放在社会生态系统与产业经济发展系统的交叉点上,这一直一曲、一远一近的两条路径便泾渭分明:一个偏重技术工艺流程,一个更关注产品及服务;一个偏重制造链环,一个更关注全产业链;一个偏重直接降低水泥工艺本身造成的污染,一个更关注通过产品和服务减少原料用量曲线降低污染;一个偏重突破难于上青天的“瓶颈”,一个更关注水泥产业角色的市场定位。二者之间孰优孰劣,哪个更操作可行,须待来日便可见分晓!

具有丰富的水泥产业成长经历、且经济实力雄厚又技术创新能力超前的跨国集团,为什么偏偏绕开了技术工艺流程这个陡坎,却独辟蹊径地把全程参与建筑产业价值链的新定位放到了产业发展的优先排序上呢?一道待解的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的谜题,留给了中国水泥产业,也留给了有志于构建现代水泥产业的人们。

此稿尾声已是凌晨时分,版主双眼凝望着电脑屏幕出神,突然间一个开头的话题又一次响在耳畔,“红海”是什么?此刻的感悟似乎较比从前更深入了一步,“红海”象是一个强大的气场,把企业管理者的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消弭了那些企业创新的斗志;“红海”更象是盛满温水煮青蛙的大锅,表面上热气微醺,下面却是熊熊烈焰,就看那尽享暂时舒服的“青蛙们”能否勇敢地向上一跳了!

猜你喜欢

红海水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春天的小船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炙热的红海
第七章 炙热的红海
第七章炙热的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