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

2014-12-25黄雪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

黄雪润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中医院外科 和平517200)

糖尿病(DM)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生活环境的改变、饮食条件的改善、老龄化的加快到来,糖尿病的患病人群逐日增多,据调查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85亿,而我国估计现有糖尿病患者将近7 000万。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并发症,糖尿病足是DM四大并发症之一,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可波及大中小微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部位,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导致肢体缺血、营养障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显示国外糖尿病85%的截肢起源于足溃疡,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的25倍。因此在糖尿病的诊治过程中,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如何对糖尿病足进行长期有效的干预护理,延缓病程发展,提高生命质量是临床面临的挑战。我院近年来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糖尿病足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50~72岁,平均61岁;按Wagner糖尿病足分级法,2级10例,3级6例,4级2例;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高血脂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52~72岁,平均62岁;按Wagner糖尿病足分级法,2级10例,3级5例,4级3例;合并高血压9例,冠心病7例,高血脂4例。两组患者均经临床病史及相关检查,符合WHO及国内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足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足分级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在药物控制高血糖情况下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功能;合并感染者应用有效抗生素,进行局部清创,保证溃疡创面清洁,使用3%硼酸或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

1.2.2 观察组 (1)卫生宣教:进行疾病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进行糖尿病足的教育,包括增强糖尿病足的预防意识、识别感觉缺损和循环不足;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的护理等。(2)预防护理:每天使用<40℃温水洗脚,使用温性肥皂清洗不超过5 min,擦干皮肤涂润肤霜,洗脚后仔细检查有无皮肤病变。嘱患者不能赤足走路,不要用热水袋温暖足部,每日做小腿和足部运动。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防止干燥瘙痒,避免抓伤。(3)足部护理:注意足部卫生的清洁,及时修剪足趾甲减少甲下细菌的滋生,以及防止由于趾甲过长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每天用双氧水或洁尔灭液清洗后,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胰岛素等药物湿敷,有感染者局部清创,应用有效抗生素,使用中药、多孔半透膜敷料促进伤口愈合,有条件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4)中药熏洗: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治疗选药,将中药放入3 000 mL水中煎煮30 min,将患肢架于盆上使药液蒸气熏蒸患肢,待药液不烫时将患肢浸泡于盆内熏洗。(5)心理护理: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特征,做好沟通,给予患者安慰体贴,消除焦虑、急躁等心理,取得积极主动配合。

1.3 疗效评定 对患者跟踪随访,于8周后观察症状、体征,进行效果评定,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糖尿病足坏疽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糖尿病病情稳定,0级患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I级以上患者创面完全愈合,伴发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0级患者皮肤颜色明显改善,I级以上患者创面愈合7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0级患者皮肤颜色改善,I级以上患者创面愈合30%~70%;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观察 (±S) 例(%)

表1 两组护理效果观察 (±S) 例(%)

注: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血糖值(mmol/L)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对照组观察组18 18 8.8±1.6 7.1±1.4 11(61.11)7(38.89)6(33.33)7(38.89)1(5.56)4(22.22)17(94.44)14(77.78)*

3 讨论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为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足部是糖尿病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早期感觉改变通常呈袜套样表现,后期可出现溃疡、感染、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轻者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有穿透性溃疡,严重者甚至出现全脚坏疽[1]。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对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护理实践中,糖尿病足是一个慢性的渐进性病理过程,及早地综合性防治能有效延缓疾病病程。临床除积极进行内科治疗,控制高血糖、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功能外,有效的糖尿病足护理至关重要。糖尿病足发病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循环障碍、免疫障碍以及皮肤中促进皮肤生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减少。护理实践进行血糖监测、药物应用和糖尿病足教育等多种手段结合,一些研究表明对严重感染溃疡的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切除溃疡及溃疡下骨性突出物,祛除死骨或感染部分进行减压,此外还可借助鞋垫、鞋和靴子、石膏托、吊带、拐杖/助行器械等措施减轻压力。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认为常规的护理方法较单一,效果不是很理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中对患者采取熏洗疗法,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多种功能,通过药液的浸洗和蒸气作用使中草药的药力直达病灶,加速足部的血液循环,对糖尿病足有着积极有效作用[2]。研究表明采用不透气敷料可能引起严重感染,使用时应谨慎。为缩短治疗时间、缩小溃疡面积,我们使用中药、多孔半透膜敷料,能明显促进伤口愈合。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恢复皮肤颜色、愈合创面,值得临床应用。

[1]司艳波.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足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8(11):222-234

[2]程孝平,高建英,宋翠琴,等.中药泡洗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干预[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4(3):245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都是“溃疡”惹的祸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