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2014-12-25王恒玉熊兴白霞祖

关键词:外商存量生产率

王恒玉,熊兴,白霞祖

(1.西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2.西北师范大学 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产业转移是优化一国或地区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产业分工体系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推进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顺应世界范围内产业分工不断调整、国内外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发挥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2011年甘肃省全年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8个,利用外资金额2.67亿美元,比1992年增加1.4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5.82%。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陇海—兰新线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特别是兰州新区的设立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向西推进战略,使甘肃省获得巨大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和承接过程中,由产业转出地向产业承接地转出资本、技术、劳动力、产品等,这些都将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甘肃的技术进步和要素生产率提高。

一、文献回顾

Coe和Helpman(1995年)运用TFP分析模型,通过对1971年~1990年22个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外的R&D存量对国内TFP的影响是显著的[1~2]。Caves(1974年)通过对1966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制造业横截面数据研究,认为两国制造业中存在FDI的正向知识溢出效应。而Aitken和Harrison(1999年)对1976年~1989年委内瑞拉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国制造业中普遍存在负向知识溢出效应[3]。

秦晓钟(1998年)[4]、沙文兵(2011年)[5]等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分别对1995年39个行业数据和1995年~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FDI的知识溢出效应行业内显著。周燕(2005年)[6]、陈涛涛(2006年)[7]等从行业特征的视角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发现行业增长特征是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内外资企业技术分布集中,且外资企业技术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最佳。赵奇伟(2006年)通过京津冀地区1980年~200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以1995年为拐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影响趋势,直至负相关[8]。谢建国(2006年)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分析了FDI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发现FDI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且区域性差异明显[9]。杨亚平(2007年)以广东工业面板数据测定了FDI技术溢出的行业内溢出和行业间溢出,发现FDI的行业间溢出途径更重要[10]。王欣(2010年)运用DEA方法在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FDI渠道的国外知识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发现国内知识资本和基于FDI渠道的国外知识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且FDI渠道的国外知识资本对TFP的贡献度在不断上升[11]。夏业良(2010年)基于2002年~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随机分析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保持在55%时,外资企业的知识溢出最佳[12]。

从现有文献看,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研究方法模型主要有知识生产函数、TFP分析模型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等,研究角度主要有行业特征、制造业和工业面板数据等。研究样本主要对东部地区或者全国范围内面板数据展开分析,对于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C-D生产函数和TFP分析模型,研究FDI与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甘肃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知识溢出效应,进一步了解FDI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

二、理论分析和模型假定

(一)产业转移

西方学者对产业转移进行研究主要是非均衡发展理论。其有代表性的理论一是拉坦·弗农的工业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和各种工业产品均具有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不同发展阶段;二是梯度转移理论,认为经济技术是非均衡的,高经济技术梯度地区产业会向低经济技术梯度地区转移,并引致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认为某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四是卢根鑫的重合产业理论,认为通过产业投资,发达国家可将重合产业所采用的大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然后再将部分或全部返销回发达国家。

(二)知识溢出

关于知识溢出的理论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以前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展开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以后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对知识溢出进行了扩展研究。Romer(1986和1990年)最早使用溢出效应解释经济增长,认为R&D兼有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两种效应,知识溢出则是一种“免费的礼物”。此后知识溢出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拓展,一是将知识外部性划分为MAR外部性、Porte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租金外部性四种类型;二是发现知识溢出具有FDI、国际贸易、国际专利、劳务输出、人口迁移五种途径;三是对知识生产函数方法、全要素生产率方法和极值边界分析方法等知识溢出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研究;四是研究了宏观环境因素、微观主体因素、知识溢出的属性和知识溢出的途径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五是通过研究知识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分析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模型假定

建立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知识溢出效应的基本计量模型:

其中t表示时间;TFPt(即全要素生产率)表示技术水平;Kt表示每年的资本存量;FDIt代表每年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εt为随机误差项。

三、数据选取和计量分析

模型的样本区间确定为1992年~2011年,原始数据来源于各年《甘肃统计年鉴》《甘肃发展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一)全要素生产率TFP

假设甘肃省经济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即TFP;aK和aL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生产函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3]。

当aK+aL=1时,有:

甘肃省1992年~2011年资本存量K采用单豪杰(2008年)根据永续盘存法(PIM)得到的资本存量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Kt表示报告期资本存量;Kt-1表示基期资本存量;It表示名义固定资本投资额;Pt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52=1);δ表示折旧率,δ=10.96%[14]。

劳动投入为甘肃省1992年~2011年年末从业人员L(万人),产出Y为甘肃省GDP(亿元)。为消除价格影响,GDP采用以1978年为基期的甘肃省GDP增长指数换算成的不变价。数据全部从历年《甘肃统计年鉴》和《甘肃发展年鉴》查取。对方程(3)和(4)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得表1。

表1 线性回归

从表1的结果可见,aK=0.759aL=0.745,且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水平。使用式(4)算得aK=0.780aL=0.220,代入式(4)得到甘肃省1992年~2011年各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表2所示)。

表2 1992年~2011年甘肃省资本、劳动和TFP数据

(二)平稳性检验

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模型中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明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平稳性。

表3 ADF单位根检验

由于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因此根据式(1)直接进行回归分析,由此我们计算出解释变量LnTFP、Lnk和LnFDI之间的长期关系如式(6)所示:

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981,调整后为0.9978,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由式(6)求出残差如下:

利用扩展的EG两步法对所得的残差εt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ADF平稳性检验

从结果看,残差序列εt平稳。可以认为,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协整关系。

(三)因果分析

对1992年~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滞后3期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是资本存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资本存量的变化并不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5期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不是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存量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长期协整关系,1992年~2011年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

2.从长期看,就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具有负的知识溢出效应,甘肃省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弹性为-0.007 6,即每当外资部门固定资产存量占甘肃省总资本存量的比重上升1%,就会导致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降低0.76%。甘肃省FDI的知识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甘肃省外资企业水平差距较大,且外资企业水平较低,投资行业多为粗放型产业。

3.从中长期看,资本存量与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甘肃省资本存量每增长100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6.65个单位。

4.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本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由于甘肃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投资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55%。而对于能源资源型和国家垄断型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存量的影响较弱。

(二)对策建议

1.优化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注重对资本、技术的吸收和转化,适时调整本地产业结构,强化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使其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的促进作用,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这也印证了区域经济学家的梯度转移理论,即经济技术是非均衡的,高经济技术梯度地区产业会向低经济技术梯度地区转移,并引致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升级。

2.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减少粗放型产业的投入。在外商投资的利用方式上,增加合作投资的比重,不仅注重资本的投入,更应该注重技术的投入。

3.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密集度和人均资本存量,积极招商引资,弥补经济落后地区资本存量的不足。

[1]Coe D T.Hel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s Review,1995,(39):859-887.

[2]Coe D T.Helpman E.R&D Spillovers and Global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7):399-428.

[3]Aitken Brian J,Ann E Harrison.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1994,1248.

[4]秦晓钟,胡志宝.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8,(4):47-49.

[5]沙文兵,李桂香.FDI知识溢出、自主R&D投入与内资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1,(1):51-56.

[6]周燕,齐忠英.基于行业特征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9):142-147.

[7]陈涛涛,陈娇.行业增长因素与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6,(6):39-47.

[8]赵奇伟,张诚.金融深化、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74-82

[9]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一个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2006,(4):1109-1128.

[10]杨亚平.FDI技术行业内溢出还是行业间溢出——基于广东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73-79.

[11]王欣.FDI、知识溢出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方法和状态空间模型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7):62-68.

[12]夏业良,程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7):55-65.

[13]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4):17-24.

[14]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 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17-31.

[15]冯等田,何欣.甘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估算及分解[J].科学经济社会,2007,(2):12-15.

猜你喜欢

外商存量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腐败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