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
2014-12-25陈展图黄旭文
文 晴 陈展图 刘 娴 黄旭文
作者:文晴,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所所长、高级经济师;陈展图,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创新》编辑部副主任;刘娴,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黄旭文,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东盟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邮编:530022
一、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概述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外最早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思·K.拉森。在国内,区域创新能力一词最先由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于1996年提出,1999年其出版的专著《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但其并未进行区域创新能力的定量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颇多,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总的来说是利用各种数理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等,对国家、省区、地市等不同尺度范围展开研究。有学者对南宁市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但对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定量研究尚属空白。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辅相成,目前,很多地区和城市都在着手培育和提高本区域创新能力,以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南宁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
二、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对象的选择
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本文选取了我国东部的南京市、杭州市、广州市,中部的武汉市、长沙市、合肥市,西部的成都市、昆明市、西安市等9个省会城市作为评价对象,与南宁市做横向对比。评价对象具有较好的广泛性、代表性、合理性,有利于研究分析的进行。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朱海就(2004)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的选择和构建上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第一:R&D方面指标与非R&D方面指标相结合;第二,创新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相结合;第三,动态性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王杏芬(2010)在分析国内外以往各种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优劣并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厘清企业研发(R&D)与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关系,综合运用修正的平衡计分卡、DEA分析、技术创新审计等多种方法,将企业特色与区域特征相结合,建立了以微观企业R&D为主、科研院所和高校为辅的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许崴、林海明(2009)认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四大评价子指标体系整合而成,并对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因此,本文选取指标的原则是:
1.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不能是主观指标,而应该是能反映客观实际的统计数据。而且这些统计数据在统计口径上是一致的,是权威统计部门发布的。
2.广泛性原则。评价不仅仅是反映南宁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自身情况,更要掌握南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大体情况。应此,要注重与我国不同区域其他省会城市的横向对比。
3.可操作性原则。各指标不宜太复杂,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就能从统计资料中得到,尽量减少计算带来的误差和信息缺失。
4.可获取性原则。指标数据应该可以直接从统计资料中获取,或来自已公开发表的公报、文章等。但由于某些指标数据并未纳入统计,或难以获取,不得不另选其他指标作为替代。
5.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各指标应该存在某种联系,各指标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如上所述,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通过查阅《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南宁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等学术著作,并咨询了部分专家学者,建立起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准则层(一级指标),分别为:创新投入水平X1、创新绩效X2、企业创新能力X3、创新环境支撑X4和资源配置能力X5;每个一级指标包括4个二级指标,共20个二级指标。各指标权重是在参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的基础上,使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
表1 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各省会城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得分见表2、图1。区域创新能力排在前3位的均为东部省会,得分都在0.6以上,其中第1位的是广州市,得分0.8430,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中部城市总体次之,得分在0.3~0.6之间;西部城市最低,得分在0.2~0.6之间。可以看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现象,从东到西依次递减的梯度特征比较显著。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得分仅为0.2247,排在第10位,是广州市的26.65%。南宁市也是10个省会城市中惟一一个得分在0.3以下的,区域创新能力薄弱。
表2 各省会城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得分及排名
图1 各省会城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得分
四、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一)一级指标
通过表2可以发现,南宁市一级指标创新投入水平、创新绩效、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支撑、资源配置能力指标得分都很低,均排在所比较城市的第10位。图2进一步说明了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各一级指标得分投影落在了较低的水平,各评价城市一级指标也呈现梯度特征。由于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所有一级指标得分低,进而影响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所有一级指标得分不到广州市的50%,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最低,仅为广州市的9.16%,是平均值的17.47%。而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是广州市(最高值)的26.65%,还达不到平均水平,是平均值的44.02%(表3)。
图2 区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散点图
表3 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与最高值、平均值之比
(二)二级指标
通过与其他9个省会城市对比分析发现,南宁市各项二级指标的排位也相当靠后,20项指标中有13项指标排在第10位(图3),占指标总数的65%,如科学教育支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等,这些指标严重地拉低了总体评价得分。惟一一个排位较为靠前的指标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但也仅排在第4位,其他所有二级指标均排在第7位之后。由此可以看出,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在各个方面均与发达城市有很大差距。因此,提高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系统设计南宁市区域创新体系。
南宁市各项二级指标值与其他9个评价对象中的最大值之比如图4所示,其中有11个指标比值落在25%以内,超过指标总数的一半;有19个指标比值落在50%以内,只有1个指标比值落在80%以上;没有1项指标是在省会城市中排在第1位的。因此,尽管南宁市近几年区域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仍显落后,区域创新能力处于下游地位。
图3 南宁市各项指标排名
图4 南宁市各项指标与最大值之比(%)
五、提高南宁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南宁市企业的创新能力
1.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引导,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共同投入机制,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南宁市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实施重大技术创新支撑项目。扶持和推动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技术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对经认定的各级各类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或项目资助。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支持专利技术转化与产业化。
2.进一步增强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整合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创新资源,打造高校及各研究机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资本投入、行为管理、成果评估制度体系。加大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项目承担单位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更好地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成为地方高校科研投入的主要支持者。高校及研究机构要迎合南宁市区域创新发展的方向,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提升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水平
1.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各主体间的协调作用。培育发展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新驿站等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产业。通过扶持科技中介机构来完善对南宁市区域创新系统内各主体的管理和服务。鼓励和扶持各类中介机构的建设,突破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屏障,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对科技中介机构能够承担的工作,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计划、先进技术推广、扶持政策落实等,给以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并委托有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组织实施,让中介机构与企业联手共同推出创新成果。
2.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政府要更加有效地发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如知识、信息、教育和技术等资源的职能,对传统资源和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创新资源使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增强资源特别是新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传播资源、使用资源、共享资源、创造资源。
(三)建立创新多元投入格局
1.建立稳定、多元的创新经费投入格局。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市财政每年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不低于本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市级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总额要逐年增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动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科技创新投入格局。科学合理地安排市财政科技投入的重点,将资金集中于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新产业创业引导等领域的研究。对于增加研究与发展投入的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等给予税收优惠。
2.探索建立风投基金。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风险较大、商业性资金难以介入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期项目。争取在5年内吸引国内金融机构、国有大型企业的直接投资和国家部委的政策性资金共同参与设立南宁市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为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专业特色的研发保险服务。
(四)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1.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健全市场的制度建设、法律建设,规范市场的行为准则,使市场对创新的需求能够有效的反馈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市场在知识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制定适应南宁市现阶段科技创新发展的产权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尝试扶持、鼓励高校及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创办高新技术型企业。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市场激励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的创新激励机制。
2.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南宁市现有的相关人才政策规定,根据南宁市当前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和更为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引进拥有核心技术、产业带动力强的创新项目及创新团队。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除了加大人才引进的奖励力度外,还应从户籍、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就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3.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团结、和谐、信任、竞争、冒险、宽容的社会创新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科研诚信、学术道德建设,提升科研机构的自律意识。
[1]薛风平.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
[2]王德禄.区域创新——中关村走向未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熊国强,高清婧.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西部省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08(5).
[4]李双成,柴亮,张宏伟.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经济与管理,2009,23(12).
[5]莫琦,刘鹏.灰色评估方法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7,2(上).
[6]彭建华,任胜钢.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J].系统工程,2007,25(2).
[7]董晓丹.基于因子分析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8]侯风华,赵国杰.我国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