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物意用”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实践探索
2014-12-25葛平伟
葛平伟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与当代雕塑的关系?它与外来的艺术样式相互对话,能否进行新的意义生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百物意用”从“百物”与“意用”两方面探寻当代雕塑创作实践的可能性。
关键词:物;意;当代雕塑创作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西方影响,国内艺术家开始尝试西方极少主义、大地艺术以及观念艺术等对“物”的解构方式。到本世纪初,一批艺术家又表现出对日本物派物性研究的热衷。关于物的探索,西方现当代艺术以及日本的物派创作与理论研究对中国当代雕塑创作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等的不同,中国的当代雕塑创作在长期学习和跟从的过程中,创造能力被淹没和弱化了,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中国传统文化与今天雕塑的关系?它与外来的艺术样式相互对话,能否进行新的意义生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百物意用”针对当代雕塑的创作实践,提出在自身语境中有效生长可能性的探寻。其研究意义在于,媒介物的“物意”作为当代雕塑创作实现其艺术表达的重要途径;对当代雕塑创作评价中的“感觉”“意思”等,在“意用”中提供明确的审视依托和读解注脚;正是“百物”的广泛性,使得当代雕塑创作可以与相关学科进行合作的尝试;“百物”出离于传统物的纯一,而包纳百物万象。以对诗意景象的重新诠释,给探索艺术当代性另一种机遇;“意”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更多地与诗、书、画联系在一起。在雕塑中,对“意”的重视和表现始终没有成为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尚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取“百物”致“意用”,进行“意”的新生,为“意”的当代语汇表达提供可能。
“百物”将各艺术流派中的媒介物,如集合艺术中的现成品,极少主义中的工业性材料,观念艺术中的现成品、图像、文字、物件、文献、文字,贫穷艺术中的废旧品和日常材料,大地艺术中的(自然物)具有物质意义的广大土地或地球的表面,新媒体艺术中的“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装置艺术中的自然材料、新媒体,日本物派中的天然物材等纳入进来研究,并不把将其限定在某一种类型中,而是一个更加丰富的“百物”,成为当代雕塑创作的媒材。如蜡、金石、木陶、皮毛、粉尘、声光、影像、风火、流水等。主要归类为:①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②内容、实质;③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
“意”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理论中的最高目标,追求尽意是中国美学的最终目的,但由于“意”的游离和难于把握,需通过立“象”来予以弥补,正如《易经》所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象”虽然也是意念化的,但“象”侧重的是感官可以捕捉到的,“意”是它的视觉依托。另外,“境”又是“象”的升华,是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思想、艺术所能达到的境地,与中国人的哲学意识相联系。
“意用”在“意”的美学上进行当代雕塑创作中,“人、物、场”三个因素上进行有“意”运用的方式。通过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意念、意象和意境,来实现“百物”在当代雕塑创作中“意”的表达方式,具体表现在:人的意念上,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思维理念。艺术家回归到现实存在,自我认知,自我表达的思考,将自身精神思维理念物质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对感性的把握、自身创作理念的思考。物的意象上,指艺术家对媒介物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隐喻性的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融入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物象,使其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美学意味的具体形象。通过对事物由渐到悟的认识,经过“豁然贯通”,从而由心里合一达到天人的合一。场的意境上,我们知道,意境一词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基本的概念范畴之一。“意境的构成以空间镜像为基础,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构成意境,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于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往往通过富有引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这里的场强调的是一个场域的概念。是艺术家对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的运用。考虑整个场域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所带给观众的心理体验,个人独到的理解与感受,将观众带入到一种预先设计好的情境之中。
“百物意用”(图1)将西方现当代艺术、日本物派艺术中不同类型物的创作研究进行分析梳理成“百物”。通过人(意念)、物(意象)、场(意境)中的“意”在凝练“意用”,从而达成“百物”与“意用”两个方面探寻当代雕塑创作实践的可能性。
“明代的陆时雍在《评古诗十九首》中说:‘含情之妙,不见其情,蓄意之深,不知其意。他指出了诗的含蓄才能形成诗之深情,蓄意不吐,才能意会深长。这种含蓄能生成‘意在言外‘韵外之致的妙悟。这是一个多义的概念,它的审美心理是东方式的温婉,是‘像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禅境(司空图《瑟极浦书》),这与西方的无意识,观念表现虽有区别,但从某种程度而言,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分别从现成品、自然物等进行这“意”妙的具体论证。
艺术家宋冬的作品《物尽其用》,它用物质性和叙事性美学来讲述对过世亲人的怀念,并且唤起人们对逝去时代的追忆。是他应对2002年父亲过世以及清理家里房间的一种方式,展示的是宋冬母亲赵湘源一生用过的物品,一万余件破旧、残缺的物品。这些特殊的生活物品以一种供奉的仪式感布满整个展场,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意念而创造出来的隐喻性和叙事性的意象,将观者带入到这个场域所营造的空间氛围的同时,亦将观者引入到了对过去忆想的时间线索的情境当中,让观众徜徉在虚境和实境所构成的意境中,通过时空的镜像呈现,在现成品与意的高度融汇后体现出了自身的艺术境界。
在1968年神户的第一届现代雕刻展上,艺术家关根伸夫展出的作品《位相一大地》是在地上挖了一个两米多见方的圆坑,并将挖出的土方堆筑成一个和坑相对应的圆柱体,在启示人们重新认识物体和空间概念。尽管艺术家无意赋予其任何形象的或者本体的意义,但艺术家无意识的塑造,圆柱体以及圆柱体的洞,这两个以实和虚为外观的物质形式是互转的,阴等于阳,黑等于白,或者主体转为客体,即不把主体和客体绝对地对立,不把阴和阳对立的意象,反而直观的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中阴阳的意场。
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隐居者,梁绍基,长期以蚕这一奇异的生命历程为素材,创作出充满隐喻性的生态学作品。《链》,用蚕吐丝包裹悬垂而下、沉重、粗大的金属链环。轻柔的蚕丝和沉重的铁链的对比、缠裹、纠结、轮回的关系,链环环相扣,恰似生命的互相关连,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悬念,生命的顽强。这都基源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蚕在中国文化里经常寓意为生命短暂、奉献精神以及一种悲情美学。”其用桑蚕在铁链上吐丝为意寓,对材料肌理、结构的物理属性的认知和把握其实就是对宇宙、生命、社会、历史和人类心灵的窥探,对文化的哲学思考。桑蚕和铁链经过艺术家独特的思维理念以一种感性的诗意隐喻出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精神在当下工业社会中所处的状态,显有中国方式的思考。在审美意识上,表现出了二重性,一是对所处状态,通过动物和工业制成品的艺术再现,二是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二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作品《链》的意境美。
徐冰的一部由混乱偏旁组成、无人读懂的作品《天书》,曾于上世纪80、90年代交界之际引发国内、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徐冰的结论却很简单。“我觉得之所以一直在讨论,是由于它所表达的坚定的中国方式与态度。不管它的创作还是与观众的接触,都是一种发白于中国文化自身的反省。这也是这件作品的真正价值。”徐冰解释自己是用中国传统的哲学和文化去处理当代艺术。提供给观者一种庙堂气象。观者在其中去朝拜、去释读。作品带给观者的,一部分是“如在眼前”的两千多个假“字”、长卷和书籍,一部分是“见于物外”的,我们所能想象的,看到徐冰每日伏案写字、刻字的身影。二者构成了一种时间与空间虚实相生的仪式感意境,这种意境同样是基于中国文化下的生长。
《髓变》(图2)是我在梳理此文过程中进行的创作尝试,用火药以摧毁的方式剔除了本为生命输送营养的原髓,整个空间由剧烈的视觉、听觉刺激逐渐过渡到烟灰朦胧,触动对生命的思考。是对自己特殊情感经历的表达及思维理念的物质化呈现。以引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通过火药和带髓的木条创造出来一种隐喻性的仪式感意象。用影像与实物共同呈现,克服了造型艺术由于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显示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让观者切身感受到整个过程由华美壮丽渐变到寂静肃穆的意境之美。
以上对“百物意用”学理的探源、研究轨迹的阐释、“百物”在当代雕塑创作中“意用”表达的案例分析及个人创作实践的探讨梳理,目的是为了将传统文化与当代雕塑相联系,在与外来艺术样式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当代雕塑艺术中国方式的探求。“百物意用”作为个人的独特理解,是我在创作理论梳理过程中总结的“物”与“意”的关系的探讨以及在雕塑创作中的呈现形态的梳理。由于能力所限,具体到“百物”还需要量的创作累积。要想使“意”成为当代的理论修辞,亦需要不断地实践运用和理论修养的提高。“百物意用”能否作为当代艺术语境的补充,还需要更加深入、全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