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技术
2014-12-25张桂芬
张桂芬
方正林业局(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出现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汽车本身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汽车安全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 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 门技术。汽车检测已成为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 ,也是车辆管理部门车辆安全性能检测和汽车维修行业进出厂 检验及汽车故障诊断的重要科学手段。 汽车检测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 经济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技术
(一)检测技术
1 可根据红外光电开关信号判断受检车的位置利用数字系统指挥驾驶员进行加速、刹车、开灯、鸣笛等操作检测数据及是否合格在显示屏上随时报告。
2 利用遥控器接收驾驶员发出的条件完备信号、控制检测进程。
3 四轮定位检测系统。电喷发动机主要依靠进口,在汽车检测设
备智能化方面加快发展速度,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
(二)常见故障与原因
1 制动跑偏与侧滑。
1.1 现象:汽车行车制动时,车辆行驶方向发生偏斜;汽车车辆出现扎头或甩尾现象。
1.2 原因: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等,车辆不能维持原来的行驶方向,造成自行向左或向右偏驶,甚至失去控制。汽车跑偏都是因车轮制动器。装配调整不当引起的。左右车轮制动蹄摩擦片材料不一或新旧程度不一,车轮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靠合面积不一、靠合位置不一或制动间隙不一。由于制动轮缸的技术状况不一,造成张开力大小不一,或者是车轮制动蹄回位弹簧拉力不一。
1.3 维修技术 为了杜绝或根除因跑偏而产生严重碰撞事故,必须对制动器进行严格的检测,发现不合标准及时修理或重新调整,以策行车安全。通过改进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设计才能彻底解决,现在装配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汽车制动力与汽车制动距离有很大关系,车轮的制动力影响汽车制动性能。检验制动器要使用专用的制动试验台,注意前、后轴左右轮制动力之差分别不大于该轴轴荷载的6%为宜。制动系协调取决于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技术状况,为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须尽量缩短制动系协调时间。
2 动力性 汽车动力性是汽车在行驶中能达到的最大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能力。汽车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汽车行驶平均技术速度越高,汽车的运输生产率就越高。平均技术速度低,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
3 车轮不平衡
3.1 原因:制动鼓加工时轴心定位不准、误差大、铸造误差大,出现变形、使用中磨损不均,轮毂质量分布不均或径向圆跳动。或者是轮胎质量分布不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变形或磨损不均,单胎的充气嘴未与不平衡点标记相隔大,轮胎螺栓、轮辋、内胎等拆卸后重新组装成轮胎时,累计的不平衡质量或形位偏差太大,破坏了原来的平衡。
3.2 检测方法:用就车式车轮平衡机检测车轮静不平衡,支离地面的车轮转动时,通过转向传给检测装置的传感磁头,可调支杆和底座内的传感器。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频闪灯闪光,电信号控制频闪灯闪光,以指示车轮不平衡点位置,以指示车轮不平衡点位置,传感器的受力也越大,变换的电量也越大,指示装置指示的数值也越大。
4 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驾驶员操纵方向行驶,需要维持一定的速度,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保持稳定行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交通安全有直接的关系,操纵稳定性不好还可能发生侧滑或倾翻,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操纵稳定性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可用汽车稳态转向特性、汽车稳定极限以及驾驶员-汽车系统在紧急状态下操纵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通常情况下,根据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来制订的,并用振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加速变化率等作为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平时,对由多质量组成的汽车振动系统进行简化。在研究振动时,把汽车视为由彼此相联系的悬挂质量与非悬挂质量所组成。汽车的悬挂质量由减振器和悬架弹簧组成,需要车轮再经过具有一定弹性的轮胎支承路面上。
5 发动机的常见故障
5.1 现象:主要有机械异响,燃烧异响,空气动力异响和电磁异响等。机械异响主要是由于运动副配合间隙太大引起冲击和振动造成的。空气动力异响主要是发动机因气流振动而造成的,电磁异响引起机械中某一部分空间产生振动而造成的。
5.2 故障排除。在ECU工作原理的条件下,随便调整线路,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发动机的历史故障可以通过断电解除。
1 于忠飞;;柴油机几种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7期
2 郑淑玲;;柴油机排气烟色异常与故障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年03期
3 康瑜;蔡金金;李帅伦;马跃进;;热喷涂技术在农机曲轴修复中的应用[A];第十三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杜玉彪;;喷油器怎样往发动机上装配[J];新农业;1974年15期
5 侯瑞娟;柴油机燃用乳化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6 郑淑玲;;柴油机排气烟色异常与故障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