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基础课程的创作教学探析

2014-12-24张静赟颜真卿

艺术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自画像表现形式艺术家

张静赟 颜真卿

摘 要:高等院校的美术基础课程是美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存在水平的差异,这就需要高校美术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除了对学校生基本功的训练外,还要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加强他们对所学门类的热情和兴趣,这对大学生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基础课程中的命题绘画“自画像的创作”为例,了解创作课程在高校美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创作课程不仅仅是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更应在学生刚开始进入高等艺术院校之初就应当培养起来的一种习惯。

关键词:创作;自画像

在我给学生基于之前几周课堂上的人物写生练习和大师作品临摹欣赏之后,我把最后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义在: (1)让学生对自画像的概念和含义有大致了解。(2)了解自画像的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3)感受艺术家在作画过程中的精神状态。教学难点是了解不同性格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刚开始通过提问导出自画像的概念,水仙的话语——自恋。学生对于这个概念可以说是既熟悉又新鲜,揭示自画像的创作与人对自身的关注是分不开的。因此,自画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恋这种自我意识的产物。而对于自身关注的几种形式可分为自传式的记录手段,了解自我,分析自我,评论自我和自我的理想化欲望。回到课堂刚开始的提问,由水仙的花语讲述古希腊传说,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而自画像最早产生在没有摄影作为记录手段的时代,画家的自我形象只能通过自画像的方式获得某种程度的保存,此处向学生展示伦勃朗的自画像,介绍其生平,表现自画像作为一种文献记录的方式。维米尔的画宁静安详,角度特别,如同日记一般。而科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则向学生展示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质也是赤裸裸的文献记录方式,因为真实而刺痛人心。

课程的第二部分提到自画像的另一种关注目的,了解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凡·高和毕加索是最好的示例,他们的作品视觉冲击强烈,为大多数学生所知,生平事迹更是生动,由此来了解作品的特点和作者的个性更为鲜明。佛理达和席勒则能从自身关注的角度出发,挖掘灵魂深处的伤痛,学生很容易得出,自我是多重矛盾的混合体。

课程第三部分,提升了自画像的最高境界,它是一种自我理想化的欲望,是艺术家对内心自我的一种定位。伊丽莎白·勒布兰和奈良美智的作品虽截然不同,但都是作者理想中的自我。漫画作为中学生最为熟悉和喜爱的艺术形式,其中也不乏包含作者自嘲的作品。

课程第四部分则列举其他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手段,影视,文学(不仅仅限于绘画类),向学生揭示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并不局限在美术上,自画像的定义可以是广泛的。最后,请学生结合自身,完成一幅自画像,请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找一幅最能体现你个人气质特点的照片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通过这个系列的课程研究,让我认识到,自画像自古以来一直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热衷于表现的一个艺术题材,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藝术生涯必然离不开对自身的探索与表现。因此,想要了解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就必然要从他的自画像着手,早在准备给学生上自画像这门课程内容时,我就查找了许多书籍图片资料,整合了各种类型,各个时代背景的艺术作品,给学生进行赏析,反响是不错的,特别是看到后印象派大师凡·高和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加之对其生平的讲述,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伦勃朗作品则让每个学生眼中充满惊叹与崇拜。不同表现手法的自画像让学生大开眼界。这一段时间的课程下来,我深深感到,这块教学内容有趣,深入探索研究能够开发出新颖生动的课程。于是,接下来的一周内,我趁热打铁,在课上直接提出,让每个学生放开手脚,抛开以往由于技法限制的束缚,随心所欲地画出一张自画像来。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效果并不像所期望的那么理想,但我已从每个人的笔下看到了努力探索的痕迹,看到了想要表达的欲望,有些学生的现场作画还让人感到惊喜。接下来,我选出了画得颇具特色的自画像给大家共同鉴赏,让他们肯定自己的天赋,发现彼此的优点,还将画得好的张贴在教室的墙上,用于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接下来的一周,我回顾以往自己所读的心理学关于人的认知方面的知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热情其实是源于对自我认知的一种渴求,同时对加德纳的多种智元理论有了感同身受的了解,甚至觉得人的自我认知智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质上也是对于自身的了解升华的一个过程,于是我决定,整合所学所想,及在以往课堂所得,开设这堂汇报课,课题直接从艺术大师着手,由他们的画引发思考,引发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注。由于同学们之前几节课已经鉴赏过一批艺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同时自己也参与了自画像的创作,这堂课的内容就打算定位在结合名画进行理论总结和理性分析,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类比的,课堂内容的总线在于艺术家们对于自身关注的几种表现形式,通过记录手段,剖析自我,及理想化三方面层层递进,艺术不仅仅局限于绘画,雕塑等传统表现形式,还存在于影像,文学作品之中。

因此,自画像中的艺术家们,直观,真实,坦诚的自我剖析,有时赤裸裸的,又是纯理想化的,这个表达的过程,必然将社会于他的影响倾注其中,而自我认知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目的,他的本质是提高生命的意义,提升生活的品质,更好地驾驭人生。让学生可了解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也是基础创作课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他们打好知识的美术基础,学会欣赏作品,更在于让他们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从而学会创造,品味丰富的人生。

作者简介:张静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雕塑设计。

猜你喜欢

自画像表现形式艺术家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五月·自画像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我的自画像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