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马雷海底隧道:地震带上的现代丝绸之路
2014-12-24金星宇
本刊记者 金星宇
当我们还在为“烟大海底隧道”的安全性争论不休的时候,2013年10月2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条横跨亚欧的海底隧道已经正式开始运营,它就是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连通亚洲和欧洲的马尔马雷海底隧道。这条全球最深的海底隧道的开通,意味着曾经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古丝绸之路在今天,以另一种全新的方式得到了延伸,因此它也被称为是“现代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的第一条海底隧道。
这条海底隧道还带来了一个美好的展望:将来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北京走火车出发,直达英国的伦敦。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是,这条耗资41亿美元建成的海底隧道,同样是建在地震带上。
采用了独特的抗震技术
马尔马雷海底隧道位于北安那托利亚断层之上,北安那托利亚断层是安那托利亚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右移断层,从土耳其与东安那托利亚断层交会的卡利若瓦三向联结构造开始,经过土耳其北部进入爱琴海,位于伊斯坦布尔以南20公里。北安那托里亚断层地质活动频繁,自1939年起,断层地区出现7次里氏地震规模7.0级以上的地震。地震专家预测,未来30年内,北安纳托尼亚断层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62%。
为了建设马尔马雷海底隧道,土耳其政府承受了来自民众的巨大压力。马尔马雷隧道于2005年开始动工修建,但工程被多次推迟,直到2013年方才完工。为了保证马尔马雷海底隧道的抗震性能,在施工过程中,特别采用了独特的抗震技术,隧道中1.5公里位于水下的部分将注重灵活性。组成这段隧道的管子是用厚厚的橡胶垫相连,并用钢板加固。通过这种设计,马尔马雷隧道应该能吸收地震震动,避免断裂。土耳其运输部长比纳勒·耶尔德勒姆曾向媒体表示,由于隧道海底走线的设计跟马尔马雷海底的断层平行,可减少地震损毁风险,比纳勒·耶尔德勒姆还表示,马尔马雷隧道是“土耳其最安全的地方”,隧道有能力能抵御9级地震。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过程中,工程师还意外挖掘出一批埋藏在地底至少3万4000年的古船。其中最大的货船就有40米长,考古学家称它是“泰坦尼克号”。他们相信它曾经从埃及运载小麦到君士坦丁堡,依据船上古老的木材,可以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个港湾。之后为了搬移古迹,使得施工进度不得不因此拖延,但这条隧道却因此而更具有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实现贯通两大洲的祖先之梦
按计划,伊斯坦布尔市亚欧两个部分既有城铁升级改造后,将分别与海底隧道相接,最终连成一条长约76公里的跨洲铁路。马尔马雷海底隧道的建成通车,实现了贯通两大洲的梦想。通过海底隧道,乘客只需4分钟便可横跨亚欧大陆,双向通车后,将会向周边扩展63公里的郊区线路。伊斯坦布尔的轨道交通网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个很好范例:乘客登上从锡瓦斯、安卡拉、孔亚和埃斯基谢希尔驶出的高速铁路,数小时内就会到达伊斯坦布尔,几分钟就可以穿过海峡,到达欧洲。
马尔马雷隧道未建成前,每天大约有200万人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上两座跨海大桥往返两岸,巨大的人流量使得桥上拥挤不堪。
如今马尔马雷隧道每小时就会有7万5千名乘客从一个大洲到另外一个大洲。150万的客流运输量能有效减轻伊斯坦布尔的交通负担,尤其是缓解连接城市的两大欧亚大桥的拥堵状况。除此之外,土耳其的官员们还希望马尔马雷隧道能成为连接西欧与中国的铁路线路的一部分。从理论上讲,这条隧道的开通会使从伦敦乘火车经伊斯坦布尔去北京成为可能,标志着北京和伦敦将通过这里连接起来。
除了“现代丝绸之路”的称号,媒体还将这条隧道称作“苏丹阿卜杜勒·马吉德之梦”。早在1860年,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马吉德就提出建设海底隧道、连接伊斯坦布尔亚欧两部分的设想,但那时的技术条件不成熟。1891年,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统治奥斯曼帝国时,有建筑师提交建设方案,但最终未能实施。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在出席马尔马雷海底隧道通车典礼时自豪地说:“祖先提出设想,最终由我们这代人实现了。”
但仅仅时隔一天,刚刚将建成通车的海底隧道突然断电,隧道内的列车因此停摆,乘客只得下车在轨道上行走。对此土耳其交通部官员的解释是:“乘客出于好奇而按了紧急停车按钮。”
资料链接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它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海峡全长30.4公里,最宽处为3.6公里,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中,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道关口。由于两洲各国间的商贸等各种交往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不断增多,它的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
海峡大桥: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岸,窄窄的海峡把全市一分为二,海峡西岸属欧洲,东岸则属亚洲。两岸之间,一座长达1560米的现代化网索大吊桥雄踞海面。它建于1973年,是欧洲第一大吊桥、世界第四大吊桥。桥上可并行6辆汽车,每天通过大桥的车辆达10万辆。大桥正中,醒目地画着一条白线,这便是欧、亚两洲分界的标志。凡是到伊斯坦布尔来旅游的人,都想乘车通过一次大桥,看看这条分界线,体验一下洲际旅行的乐趣。1988年,在离这座大桥8海里的地方,又架起了第二座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更便于欧亚两洲人民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