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白金预认证到三星级:中美绿色建筑分等评级程序的比较分析

2014-12-24郑昕JohnRomankiewicz

科学与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政策环境

郑昕+John+Romankiewicz+周南+冯威+叶青

摘要:2011年,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使用国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国,中美的建筑业所消耗的能源分别占到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5%和40%。在建筑节能领域,绿色建筑的出现为消除建筑业所带来的对能源以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了解决方法。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市场转型,推进设计和施工的差异化,中美均制定了国家绿色建筑分等评级程序以及配套政策。1998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首次推出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LEED),而中国政府则于2008年建立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GBEL)。本文对美国LEED与中国GBEL评级程序、流程、评分系统以及扶持政策作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两国所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操作评级程序的评分等级较为相似,它们在项目管理、评分要求和分配以及扶持政策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是由建筑产业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管理的。判断是否达到认证水平的灵活性更高。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则是由政府操控的。判断是否达到评级水平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中国政府将在2014年下半年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级程序作出修正。本文对评级程序以及扶植政策的相似点以及差异是如何影响绿色建筑技术以及市场的发展作了分析,还讨论了绿色建筑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政策导向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政策

中图分类号:X321;TU-9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6.009

1    引言

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使用国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国,中美两国越来越重视颁布有关能源效率的政策。举个例子,中国制定了2006-2010年以及2011-2015年单位GDP能源强度的强制性减排目标。中国还明确了截止2020年单位GDP的碳减排目标,应该控制在2010年水平的40%-45%。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越来越受重视,绿色建筑近年来万众瞩目,受到建筑师、房地产商以及居住者的广泛关注。绿色建筑部门的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围绕标识项目展开的,例如: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以及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等。

美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绿色建筑风潮席卷美国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成立于1993年,并于1998年提出1.0版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对该版本作了大幅修正并于2000年推出了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2.0版本。修正内容包括评定量表以及建筑认证四个等级。该认证已经发展成为9个相互关联的评级程序。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此评级程序。现行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级程序原定于2012年进行修正,但截止2013年11月尚未公布最新版本的具体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并非最新版本评级程序,因为截止论文誊写阶段很多细节仍然未被公布。与美国相类似地,中国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同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绿色建筑系统研究”被列为中国国家科学基金的重点领域。然而,绿色建筑评分系统以及标识并无实质性进展,直到10年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6月1日正式引进民用住宅以及商业性建筑的非强制性绿色建筑评级标准。2007年6月发布的技术性支持文件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提供了详细指导,建立非强制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Geng et al. 2012)。新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样将在2014年正式发布,替代2006年发布的版本,但最终版本尚未发布。

2    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项目

2.1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系统

分三步以超过半数以上意见为准的公开的评级流程是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系统的重要特征。第一步: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志愿者委员会、(委员会下属的)专门小组以及工作小组的成员以及工作人员制定评级程序草案。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指导委员会以及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董事会将对该草案作出审查和批复。随后,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成员将投票决定是否通过。表1所展示的是不同的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价系统的当前状况。总共有超过54,000个项目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登记申报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项目,涉及的建筑面积超过101亿平方英尺(9.38亿平方米)。在这些项目当中,超过19000个项目已经通过某个等级的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涉及32亿平方英尺(2.93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表1  2013年8月,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系统以及项目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价系统 发起时间 通过认证的项目 登记在册的项目

新建筑以及重大革新 2000 9,200 18,800

既有建筑:运行与维修 2004 2,500 6,400

直接控制区域&各自区域(结构体) 2006 1,300 4,500

商业建筑内部装饰 2004 3,800 3,800

学校 2007 600 1,400

零售商店 2010年11月 400 500

健康保健 2011 2 200

住宅 2008年2月 41,400 116,000

小区 2010年4月 103

来源: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2013a

2.2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评级以及认证流程

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认证流程的第一步:项目参与者选择登记申报何种评级程序。有时候,某个项目需要在其满足条件的众多评级程序当中作出抉择。一旦项目完成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的在线登记并支付相关费用,该项目组便有权使用软件工具,并建立起与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之间的联系。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是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认证项目的管理者,负责独立完成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的第三方技术审查以及认证。在完成认证之后,项目团队开始准备项目申请工作,明确希望获得的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分值并将相关任务分配给团队成员。对于每一个分值,责任团队的成员需要收集信息并完成计算,证明他们已经满足前提条件并达到所选分值。所有必要文件都应当在线上传至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网站并由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的项目管理员提交。

LEED认证以及评级程序是基于满分为100分的基础分以及10分附加分用于设计(或者运作)创新以及区域优惠得分项目。附加分鼓励项目团队积极寻求创新战略以及或者解决地理性特定环境问题。40-49分的分值区间内为合格认证,50-59分的分值区间内为银级认证,60-79分的分值区间内为金级认证,而80分以上的分值区间则为白金级认证。

在各个评级程序当中,获得LEED特定认证所需的分值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各个评级程序获得分值的必要条件以及类别可能存在差异。特定分值获得的分数高低(也就是分数权重)是由特定分值项目能够对建筑相关环境造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决定的。换句话说,价值最高的分值所代表的是能够直接解决建筑类别当中最为重要问题的项目。针对每个分值,《评级程序参考指南》指出达到分值要求可用的两种甚至更多选择并辅以潜在技术以及战略。表2所展示的是LEED新(商业)建筑评级程序(2013年4月1日正式生效)分值类别以及每个类别当中的可能得分点。

表2  LEED新(商业)建筑评级程序分值类别概览

类别 可能得

到分值 分值占比 分值概览

永续性基地开发 26 24% 施工活动污染防治(必要条件)

基地选择、开发密度、受污染基地再开发、替代性交通方案

暴雨径流控制设计、热岛效应以及光化学污染防控

用水效率 10 9% 降低日常用水量(必要条件)

植物栽培灌溉用水效率

创新废水处理技术

能源与大气 35 32% 基本建筑能源系统功能验证(必要条件)

最低能源效率要求(必要条件)

基本冷媒控管(必要条件)

能源效率优化

现地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能源

系统测量与认证

材料与资源 14 13% 回收资源储存与收集(必要条件)

既有建筑再利用

营建废弃物管理

资源再利用以及回收再生材料

物料选择:当地开采的材料、快速可再生材料以及认证木料使用

室内环境质量 15 14% 最低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必要条件)

环境烟害控制(必要条件)

室外空气交换情况监测以及外气通风量的增加

低逸散性材料、室内化学物质以及污染源控制

系统可控制性、舒适热环境度、自然采光与视野

创新与设计过程 6 5% 创新设计手法

LEED认证专业人员(AP)

区域优惠得分项目 4 4% 区域优惠得分项目

可能得到的最高分 110 100%

来源:USGBC 2013b.

LEED建造与重大创新评级程序的审查方法通常包括仅设计申请审查、仅建造申请审查以及两种申请审查兼而有之。既有建筑的LEED认证,申请者应当提交某个指定时间段内的运作数据以及文本资料。对于绝大多数必要前提以及分值1 ,运作周期必须至少达到3个连续自然月度。既有建筑的LEED认证申请同样必须在运作周期结束之内的60天内(包括周末以及假期)提交评审。

正式申请审查始于完成了的申请被接收的时间节点,每种评分系统以及审查办法所涉及的申请审查流程大同小异。

总而言之,最早完成的是初步审查。初步审查期间主要完成对材料的完整性的检查,表将被归成两类,即“审核通过”和“审核未通过”。每个前提条件以及分值也将成为审查对象,被指定为“预期达成的”、“未定的”或者“被否决的”。审查团队还会给出技术性建议。初步审查结束之后,项目团队可以选择将审查结果视为最终结果,也可以选择提供额外的补充文件,接受可选最终审查。在完成最终审查流程后,项目团队可以选择接受最终决定,或者于25天内提出诉请复审并缴纳相关复审费用。如果通过认证,LEED认证项目将获得正式认证信函,并获知如何订购额外市场营销资料。项目团队还可以选择是否将项目列入在线LEED项目目录以及美国能源部的高性能建筑数据库当中。对于LEED既有建筑的运行与维修评级,项目可以每年均申请换发新证,但每五年至少换一次新证。

3    中国绿色建筑评级标准以及标识项目

3.1   中国的评级程序

中国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区别对待民用住宅和公共建筑(例如:商业建筑以及政府所有的建筑)。除了支持国家标准之外,GBEL项目旨在从上至下加速环保绿色建筑的市场准入并且使得绿色建筑评估制度化和大众化。自愿性GBEL项目是由绿色建筑设计标识(GBDL)和运作性绿色建筑标识(GBL)两部分组成。两个标识均采用三星评级程序。其中,三星级是专门授予得分最高的绿色建筑,而一星级则被授予得分最低的绿色建筑。

GBDL协助完成对绿色建筑的预认证,根据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将建筑设计分为一至三星级。该分级的有效期为2年。绿色建筑设计评估系统是由三类标准组成的。其中,每类标准涵括六个类别的评估内容:建筑当中必须涵括的强制性因素、一般因素以及优选因素。建筑设计当中每涵括一个项目便可以获得一分。

举个例子,民用住宅的强制性节能项目包括满足供热以及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的节能标准要求、在带有中央供暖或者中央空调的建筑内安装植入性温控装置以及供热计量表等。一般节能项目包括高效率设备、照明、能量回收机组以及可循环使用能源技术(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光电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优选项目包括更为高效的供热、空调以及超强可再生能源集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该评级程序与LEED的相似之处在于:强制性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一般因素是分值类别,而优选因素则可用来获得较高星级的附加分值。

标识星级评级的最终结果是由六项各自的最低分而不是总分决定的;因此,为了达到一定分值,建筑必须同时满足六项内容当中的最低数量的要求。这种做法使得六项内容权重相当,不允许出现用某项当中表现特别优异的抵消另一项当中表现相对较差的情况。

实际上,三星级绿色建筑必须在六个评估项目当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包括优选因素。表3和表4分别展示了民用住宅和商业建筑的最低要求以及评级程序。

与GBDL相比,运作性GBL的绿色建筑预认证的评估内容的综合性更胜一筹,因为它还将建设过程当中的质量控制考虑在内。GBL仅需为期至少一年的建设运作即可授予,有效期为三年(Song 2008)。GBL评估流程同样要求实地探访;建设物料及其来源的记录;水、能源以及物料的保存的资产管理计划;逐条记载的财务记录,比如:工程量表(Zhang 2011)。然而,对实际运作当中的能量消耗量的报告并不做要求,因为GBL的主要考量对象是建筑设计以及设计内容是否能够在建筑流程当中得以成功完成。

表3  民用住宅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相关标准

评级水平 所含强制性项目(27) 一般项目 优选项目

基地使用&室外环境 能源效率 用水效率 资源使用

效率 室内环境 运作管理

合计: 8 合计: 6 合计: 6 合计: 7 合计: 6 合计: 7 合计: 9

★ 是 4 2 3 3 2 4 0

★★ 是 5 3 4 4 3 5 3

★★★ 是 6 4 5 5 4 6 5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

表4  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相关标准

评级水平 所含强制性项目(26) 一般项目 优选项目

用地&室外环境 能源效率 用水效率 资源效率 室内环境 运作管理

合计: 6 合计:10 合计: 6 合计: 8 合计: 6 合计: 7 合计: 14

★ 是 3 4 3 5 3 4 0

★★ 是 4 6 4 6 4 5 6

★★★ 是 5 8 5 7 5 6 10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

表5  中美LEED以及GBEL认证项目和建筑面积的比较

年份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LEED项目美国 2 6 17 44 111 180 297 517 938 2210 2938 3309 3653

LEED项目中国 -- -- -- -- -- 2 4 8 30 65 82 110 101

GBEL项目中国 -- -- -- -- -- -- -- -- 10 20 83 113 494

LEED建筑面积美国 0.1 0.2 0.4 1.0 2.2 4.3 7.5 12.9 24.7 65.2 116.5 164.1 201.4

LEED建筑面积中国 -- -- -- -- -- 0.1 0.1 0.1 0.7 2.7 7.9 12.4 16.3

GBEL建筑面积中国 -- -- -- -- -- -- -- -- 不可得 不可得 7.0 不可得 不可得

注意:所有数据均针对认证合格的项目。建筑面积的单位是百万平方米。

从表5当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1年,参与GBEL认证的建筑项目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上升。绝大多数项目都被授予了设计标识。其中,与民用住宅项目相比,商业性建筑项目所获得的设计标识数量稍多。项目数量及其增长率水平与LEED项目早期发展(2000-2004年)极为相似。

3.2   中国绿色建筑评级认证流程

GBEL项目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属的能源效率科技部负责管理的。管理责任具体划分给两个机构的办公室,包括隶属于科学技术建设中心的绿色建筑管理办公室以及隶属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绿色建筑发展研究中心。仅有上述两个国家办公室有权完成对三星级建筑标识申请的审批,而一星级以及两星级标识的申请则可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21个地方办事处受理(Li 2011)。

一旦申请被接受,绿色建筑标识申请审查流程即告开始。收到申请的权力部门将对申请材料作出初步审查,决定申请材料及其证明材料是否充分完整。在完成初步审查之后,申请材料将被递交给特派专家或者具备相关资质的办事人员,并由他们完成对证明材料细节的专业审查。如果申请材料顺利通过上述两轮审查,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在超过400个专家数据库当中选择)讨论会,对申请作出审查和评估,决定授予几星级标识(Li 2011)。评级结果将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而建筑则将在公开审查流程结束之后,被正式授予标识。

虽然GBEL是一个国家级的评级程序,但在省市层面具备一定的灵活度,因为各个地方性评估认证权利机构拥有根据当地的地理或者气候条件排除标准当中的某些不兼容项目的自由裁量权。举个例子,位于中国东北的沈阳市要求所有参与绿色建筑评级认证的公共建筑均考虑使用地源热泵用于取暖,但是这个要求对其它地区而言,则是不存在且不合理的(Geng et al. 2012)。各个省份之间的评级严苛程度同样存在差异。

4    中美绿色建筑评级程序的比较

4.1   项目管理

虽然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评级项目均是自愿参与的,但美国LEED项目是由非政府机构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监管的,而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则是由中央以及省政府机构负责监管。特别地,LEED评级程序的发展以及完善是由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协会委员表决通过的。委员会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建筑师、房地产商、业主、律师、环保主义者以及行业代表。LEED项目登记以及认证 LEED是由绿色建筑认证协会负责管理的。该协会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的第三方组织,独立完成对专业化证明以及项目认证的监督。然而,中国GBEL评级标准以及标识申请和认证的发展均接受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建筑节能技术部门的政府机构的管理。在评级程序的涵括范围层面,中国GBEL项目区别对待民用住宅与公共建筑,但并不像LEED那样具备专门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评级程序。两个项目均为设计建筑与运作设立不同评级项目,但是运作评级的报告要求存在差别。对于绝大多数LEED既有建筑运作和维修分值,LEED所要求的运作周期仅为三个月。但是,中国运作性GBL的每个分值都需要长达1年的居住以及使用。然而,中国绿色建筑运作评级并不要求提交实际运作能源消耗量的报告。在中国,仅有那些成功获得设计评级标识的绿色建筑才有资格申请运作性评级标识,虽然LEED新建筑以及既有建筑项目是独立的、单独存在的项目。

4.2   评级程序

对于特定评级程序,LEED与中国的GBDL项目存在相似以及不同之处。两个项目的关键相似点在于它们均采用分值制,但建筑开发商拥有决定分值或者措施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认证必须满足强制性要求。对于新建筑设计,LEED和GBDL同样采用相类似的评级标准,重点关注土地、能源、水、资源/物料效率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图1所展示的是各个评级标准类目所占的权重对比情况。

图1  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与LEED评级标准和权重因素对比

注意: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评级图是根据公共建筑的分值分配绘制的,不考虑优选项目。优选项目未被分配给以上六个类别。LEED评级是基于2009LEED新(商业)建筑评级程序绘制的。

从图示当中可以看出,GBDL的六个供选类别之间的权重分配更为平均,虽然能源效率以及资源/物料能效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略微高于其余四项内容的占比。LEED同样将最高比例的分值给予能源和大气类别,永续性基地开发所占比重位列第二,而资源/物料能效占比则排在第三位。鉴于两国的不同国情,在每个分值或者选择类别中,两个评级程序可得分值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用水效率方面,LEED分值着重强调水保护计划、废水循环使用以及水资源保护,而GBEL则更看重雨水利用、污水再生以及海水再生(Geng et al. 2012)。此外,中国评级程序还提出了减少建筑总土地使用量的独特要求,因为中国的人口密度非常高,而LEED的永续性基地开发分值则关注其他环境因素,例如:替代性交通方案、热岛效应以及基地开发等。对于那些与能源相关的分值或者选项,中国GBDL评级程序明确地将能源效率置于其他专门用于节能设备、节能措施以及设计等选项之上。与此不同的是,LEED新建筑不仅强调节能,还非常重视其他与能效无关的项目,比如:可再生能源以及绿色能源、冷媒控管、性能测量以及认定。

LEED和GBDL之间的另一关键差异在于如何针对特定建筑决定应当授予的等级。根据中国的GBDL评级体系,最终评级等级是由达到各个类别的最低评级要求或者分数决定的,而LEED评级则是由所有类别所得分值的总和决定的。因此,获得GBDL三星级标识的建筑应当满足所有类别当中的最低要求,而差不多级别的LEED建筑则在争取获得最高的铂金级别认证过程当中拥有更多选择余地。LEED建筑可以在某些方面优胜,但在其他方面表现较弱。举个例子,根据中国GBDL项目,.三星级商业建筑必须满足能源效率类别的10项要求当中的8项内容,而从理论上说,获得LEED铂金认证的商业建筑只需争取在除能源与大气类别之外的其他项目获得满分或者高分,能源与大气类别仅获得较低分数也是没有问题的。

5   中美绿色建筑所面临的障碍以及扶持政策

除了绿色建筑评级程序所存在的差异之外,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障碍以及政策形态,虽然相似之处也同样存在。某些障碍是中美两国所共有的特征。举个例子,对医疗卫生、火灾安全、土地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等实施监管的政府机构可能并不乐于修正相关规范,更好地服务绿色建筑(制度障碍)。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所需的设计以及建造成本均较为高昂,因为它们对系统集成化的要求更为严格,涉及更多的建筑控制和测量点。高昂的前期投资通常会给旨在建设集成化绿色建筑的建筑和设计公司带来资金问题以及资金风险。最后一点,中美两国的建筑行业均存在很多惯例。这些惯例使得各种利益相关者不愿意轻易尝试新的或者不同的做法。建筑流程当中的次级承包商通常会将绿色节能技术视为固有风险。因此,他们会担心在项目施工过程当中植入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因为他们才是项目的最终责任人。

与美国相比,中国同样面临着某些独有或者更为显著的障碍。首先,类似于LEED认证专业人士流程的绿色建筑经理人认证流程的缺失限制着中国绿色建筑从业人员的能力发展(信息障碍)。虽然中国各地陆续创办了很多建筑研究所,绿色建筑设计的教育在大学建筑以及工程项目当中并不常见。.其次,与美国相比,财政障碍在中国更为显著,因为中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更不成熟。房地产开发商将较高的增量成本视作绿色建筑行业投资的最大障碍。最后,中国的绿色建筑产业需要更多监管力量,改善建筑质量(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材料(确保他们确实履行承诺)。

中美两国均采用了五项政策机制,以期解决这些障碍,促进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表6对中美两国所采用的扶持政策作了对比和总结,覆盖政策支持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在建筑规范以及标识当中,中美两国均未能提出详细改善计划,明确如何建立规范以及标识项目,使得高效绿色建筑具备更高的渗透性。然而,两国均拥有综合性的规范和标识系统,虽然更新频次各不相同。在美国,各州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施行建筑能效规范。这些规范通常是由职业协会(例如:ASHRAE以及IECC)制定和定期更新的。在中国,国家建筑能效规范是由政府委员会建立的,且更新频次不及美国。

表6  中美绿色建筑政策对比

政策 美国 中国

建筑规范以及标识计划 规范:国家实施规范主要基于职业协会所制定的规范样本。合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标识:建立于2000年的LEED系统非常受欢迎,发展平稳,定期更新其要求。最新版本是在2013年11月份正式发布的。 规范:国家层面提出针对民用住宅以及商业建筑的能效规范。合规性出现在设计阶段。

标识:GBEL系统建立于2007年,起步阶段发展缓慢,但如今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预计2014年GBEL将推出新版本。

政府导向型目标以及示范宣传 市政和联邦政府的表率行为有效地刺激了早期的LEED活动。 第12个五年计划要求80%的新建大型公共建筑获得GBEL评级认证。很多城市的发展目标更为大胆。

教育以及知识普及项目 LEED教育以及职业发展是成功的关键所在。LEED委员会成员来自于产业以及专业协会,使得LEED标准的质量、可行性以及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 GBEL流程是完全政府驱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没有机会参与系统内容制定;人力资源发展以及教育匮乏。

财政政策 地方上可以获得小额补助,享受物业税优惠政策;证据显示,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的租赁价格以及售价均高于普通建筑。 GBEL两星级和三星级建筑可以获得分层奖励措施;预先支付的费用较高,这是现存最大障碍。

集成化设计推广 加利福尼亚州推出早期推广以及集成化设计奖励措施。 无

中美两国绿色建筑评级体系的共同之处在于政府主导型的目标及其模范带头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率先采用LEED标准。在项目的早期,占到LEED认证总数的40%以上(Payne & Harris 2004)。联邦政府的认证行为逐渐引致更大规模的市场转型(更为资深的建筑师和承建商、更为低廉的费用以及相对较少的障碍),进而使得绿色建筑评级程序被广泛采用。LEED最近四年发展迅猛,扩张速度甚至超过前八年。目前,已经有14个联邦机构或者部门、30个国家政府部门以及超过400个地方政府选择了LEED。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尝试。第12个五年(2011-2015年)发展计划要求80%的新建公共建筑参与GBDL评级,并且提出2015年认证合格的绿色建筑建筑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的奋斗目标,期待政府导向行为能够刺激GBDL市场的长足发展。2012年,整个美国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面积总量仅为2.34亿平方米。此外,深圳、南京以及重庆等城市为提升各自绿色建筑占新建筑的比重(从30%到80%均有)所树立的2015年和2020年的远景目标更富挑战性。

虽然两国以政府为主导以期实现发展目标的做法是相似的,但是中美两国用以支持绿色建筑投资的财政政策存在明显差异。

在美国,为了刺激更多人参与LEED项目,参与者仅仅可以获得小额补助,享受物业税优惠政策。但是,中国政府为了吸引更多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并建造二星级甚至三星级绿色建筑,按照建筑平方数量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相对应的物质激励。然而,这种处理方式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致的:对于相对不成熟的中国房地产产业而言,一次性投资所需的建设费用才是最大的拦路虎;而美国,尽管也存在着费用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的更为高昂的租赁费用以及销售价格才是LEED认证的魅力所在。根据对多个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Watson 2011),LEED认证合格的建筑的租金比普通建筑高出5-17%,而销售价格则比普通建筑高出11-25%。

中美两国民众对绿色建筑的受教育以及了解程度也存在差距。USGBC有条不紊地大规模推进LEED的宣传教育工作,对LEED的专业化发展而言,功不可没。近年来,LEED越来越受到美国民众的欢迎。此外,绝大多数主导着LEED评级程序发展方向的委员会成员都是产业内人士。这就使得LEED的要求能够与时俱进,具备较强可行性,能够与绿色建筑产业内的现行最佳做法保持步调一致。GBEL评级流程的发展是政府主导的,产业意识可能跟不上产业以及市场发展的节拍,接受度也相对较差。这也就意味着GBEL评级程序的发展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参与,才能激发民众使用GBEL评级程序的浓烈兴趣。

6    结论

随着能源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人士的重视,中美两国的绿色建筑市场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虽然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扩张速度以及管理方式,但是所采用的评级程序以及发展目标是极为相似的。美国LEED项目是由非政府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发起的,比GBEL项目整整早了十年。该项目的重大决策是由产业利益相关者协商一致作出的。从2008年开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团体(GBCI)接手LEED的管理事宜,包括登记申报、认证以及职业资格认证。然而,中国GBEL项目则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办公室负责管理的。项目管理层面的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各自国家普通民众对这两个标识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对于GBEL项目而言,信息障碍、制度障碍以及能力障碍等都是该项目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障碍。

美国LEED和中国GSEL评级程序存在着众多相同的特质,包括区别对待新设计与建设运作、民用住宅与商业建筑、强制性与积分制评分项目。评级程序内容的覆盖面同样存在差异。与GBEL相比,LEED评级程序的建筑类型针对性更强。更为重要的是,LEED所选用的是按照分值类别分别计分,而不是直接采用总分制。这些差别可以被视为是由两国住房管理部门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政策制定以及市场发展的导向意义。

在未来发展潜力层面,美国联邦以及各州政府的授权使得政府导向型的绿色建筑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大放异彩。LEED项目依然处在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因为LEED认证合格的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政策利好,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绿色建筑的租金以及售价更为可观。另一方面,中国的绿色建筑产业依然非常年轻,时刻准备着开启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除了雄心勃勃的2015年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之外,很多城市均为自己设立了奋斗目标,将新建筑获得GBEL认证的比例目标定在30%-80%之间。但是,房地产开发商依然提不起对绿色建筑的兴趣,因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一次性投入较高而国家财政激励政策却未能落实到位。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其已设定的绿色建筑目标,我们拭目以待。但是,如果目标确实得以实现,中国将轻松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建筑市场。

参考文献:

[1]  GengY., H. Dong, B. Xue,J. Fu.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概览[J].  可持续发展, 2012. (20) : 211-221.

[2]  Li, H. 隶属于科学技术建设中心的绿色建筑管理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Y. Yuan, 记者). 2011.

[3]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绿色建筑评估技术规范(中文版)[R]. 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7.

[4]  Payne, C., & Harris, J. 能源部在联邦建筑可持续能源以及用水效率当中的领导作用[R]. 加州伯克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04.

[5]  宋凌.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R]. 北京: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公室,2008. http://chinagreenbuildings.blogspot.com/.

[6]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LEED评级程序[R]. 2013a.  http://www.usgbc.org/leed/rating-systems.

[7]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新建筑以及重大创新评级系统LEED2009[R]. 美国华盛顿: 绿色建筑委员会, 2013b. http://www.usgbc.org/resources/leed-new-construction-v2009-current-version.

[8]  Watson, R. 绿色建筑市场以及影响力报告2011[R]. 奥克兰:美国环保商务公司, 2011.

[9]  Zhang, X. 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评级以及标识系统的政策建议[R]. 加州伯克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德曼公共政策学院, 2011.

(责任编辑:张    萌)

From Platinum to Three Star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a Green Building Rating Programs

Nina Z. Khanna1, John Romankiewicz1, ZHOU Nan 1,FENG Wei1,YE Qing2

(1.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2. 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Shenzhen 518049)

Abstract:  In 2011, the building sector in U.S. and China, the two largest global energy users and CO2 emitters, consumed 40% and 25% of national total energy,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realm, green buildings are emerging as a way to help reduce building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promote the market transform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nd differentiat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U.S. and China have both developed national green building rating program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The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established the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 program in 1998 whi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t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and Labeling (GBEL) program in 2008. This paper present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S. LEED and Chinese GBEL rating systems, processes, scoring systems, and enabling policies.This paper finds that while both countries use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operational rating systems with similar scoring categories, they differ in program administration, scoring requirements and allocation, and typ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U.S. LEED is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by committees of building industry stakeholders and offers more flexibility in how certification levels can be met. The Chinese GBEL is entirely government-run with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achieving rating levels, but is expected to undergo changes with a revised rating system in late 2014. Analysis of how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rating system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have shaped the technical and market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s presented. Subsequent challeng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Green buildings;Environment,;Policy

[4]  Payne, C., & Harris, J. 能源部在联邦建筑可持续能源以及用水效率当中的领导作用[R]. 加州伯克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04.

[5]  宋凌.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R]. 北京: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公室,2008. http://chinagreenbuildings.blogspot.com/.

[6]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LEED评级程序[R]. 2013a.  http://www.usgbc.org/leed/rating-systems.

[7]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新建筑以及重大创新评级系统LEED2009[R]. 美国华盛顿: 绿色建筑委员会, 2013b. http://www.usgbc.org/resources/leed-new-construction-v2009-current-version.

[8]  Watson, R. 绿色建筑市场以及影响力报告2011[R]. 奥克兰:美国环保商务公司, 2011.

[9]  Zhang, X. 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评级以及标识系统的政策建议[R]. 加州伯克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德曼公共政策学院, 2011.

(责任编辑:张    萌)

From Platinum to Three Star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a Green Building Rating Programs

Nina Z. Khanna1, John Romankiewicz1, ZHOU Nan 1,FENG Wei1,YE Qing2

(1.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2. 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Shenzhen 518049)

Abstract:  In 2011, the building sector in U.S. and China, the two largest global energy users and CO2 emitters, consumed 40% and 25% of national total energy,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realm, green buildings are emerging as a way to help reduce building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promote the market transform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nd differentiat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U.S. and China have both developed national green building rating program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The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established the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 program in 1998 whi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t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and Labeling (GBEL) program in 2008. This paper present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S. LEED and Chinese GBEL rating systems, processes, scoring systems, and enabling policies.This paper finds that while both countries use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operational rating systems with similar scoring categories, they differ in program administration, scoring requirements and allocation, and typ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U.S. LEED is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by committees of building industry stakeholders and offers more flexibility in how certification levels can be met. The Chinese GBEL is entirely government-run with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achieving rating levels, but is expected to undergo changes with a revised rating system in late 2014. Analysis of how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rating system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have shaped the technical and market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s presented. Subsequent challeng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Green buildings;Environment,;Policy

[4]  Payne, C., & Harris, J. 能源部在联邦建筑可持续能源以及用水效率当中的领导作用[R]. 加州伯克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04.

[5]  宋凌.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R]. 北京: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公室,2008. http://chinagreenbuildings.blogspot.com/.

[6]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LEED评级程序[R]. 2013a.  http://www.usgbc.org/leed/rating-systems.

[7]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新建筑以及重大创新评级系统LEED2009[R]. 美国华盛顿: 绿色建筑委员会, 2013b. http://www.usgbc.org/resources/leed-new-construction-v2009-current-version.

[8]  Watson, R. 绿色建筑市场以及影响力报告2011[R]. 奥克兰:美国环保商务公司, 2011.

[9]  Zhang, X. 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评级以及标识系统的政策建议[R]. 加州伯克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德曼公共政策学院, 2011.

(责任编辑:张    萌)

From Platinum to Three Star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 and China Green Building Rating Programs

Nina Z. Khanna1, John Romankiewicz1, ZHOU Nan 1,FENG Wei1,YE Qing2

(1.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2. 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Shenzhen 518049)

Abstract:  In 2011, the building sector in U.S. and China, the two largest global energy users and CO2 emitters, consumed 40% and 25% of national total energy,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realm, green buildings are emerging as a way to help reduce building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To promote the market transform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nd differentiat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U.S. and China have both developed national green building rating program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The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established the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 program in 1998 whi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it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and Labeling (GBEL) program in 2008. This paper present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U.S. LEED and Chinese GBEL rating systems, processes, scoring systems, and enabling policies.This paper finds that while both countries use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operational rating systems with similar scoring categories, they differ in program administration, scoring requirements and allocation, and typ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U.S. LEED is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by committees of building industry stakeholders and offers more flexibility in how certification levels can be met. The Chinese GBEL is entirely government-run with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achieving rating levels, but is expected to undergo changes with a revised rating system in late 2014. Analysis of how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rating systems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have shaped the technical and market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s presented. Subsequent challeng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Green buildings;Environment,;Policy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政策环境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环境清洁工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