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句法理论的冲突现象研究

2014-12-24牛雪莲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同义句法谓语

牛雪莲 李 因

(1.渤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2.北京化工大学 外语系,中国 北京 100029)

语言是人类认知的窗口,元语言研究说明人的思维过程,因为元语言就是语言学家用来描述语言所采用的概念定义。语法提供了人类认知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语法说明了讲话人如何看待并诠释世界;另一方面,语法反过来揭示语法家是如何看待和解释人类语言的。语法描述所用的术语和关系反映了分析家们已经发现的问题及使用的概念工具。近年来,句法理论的冲突开始为越来越多人所注意。句法冲突现象在各种语言里都有体现,如句法与语义间的冲突、句法与逻辑之间的矛盾、句法理论与应用间的不一致。本研究以英语为例,总结了同义句的冲突现象及解决办法,并探索了句法与逻辑间的冲突消解方法。

1 句法冲突的定义

Wisconsin 大学的 Moravcsik 教授(2010(34):636-669)认为句法冲突是语言学家们描述语言时遇到的不协调现象。句法冲突是句法学及普通语言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即语言学家所采纳的理论模式之间彼此相矛盾的结果。这种不协调现象被认为是“不一致”、“不对称”和“冲突”等。冲突现象对语法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因此,冲突现象对于语法体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Francis and Michaelis,2003:5)。

句法冲突是某些句子结构违反语法规则或理论,致使其形式或意义不协调。同义句的两种表达本身不是问题,但从权威的标准——句法与语义的对应关系理论来看,这种现象就变成了冲突。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在数学、化学等方面都有论述(Haiman,1985:21-70)。只有当人们期望意义和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同义句的句法冲突才成为问题。

句法冲突并不是句法歧义。句法歧义是指句子中的某一个成分,可能具有两种或以上的句法可能性,必须依赖于特定的信息来加以确定和消除。歧义消解的一个早期模型是花园路径模型(序列加工模型),之后又出现了避免再次分析的并行加工模型(王沛、蔡李平,2010(5):57-63)。如After Mary mended the sock ripped again.随着每个单词进入分析过程,分析者不断地回顾更新其指派给语串的句法结构(吴红岩,2006(10):55-59)。句法冲突是指某些句法现象与句法理论相矛盾,涉及到句子之间的句法比较分析,如英语中的主被动句与句法—语义的对应关系理论相冲突;句法冲突也存在于一个句子内的两个并列句中,如省略的并列句违背常识逻辑关系:Lizards are both green and brown.因此,句法歧义和句法冲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句法冲突现象

句法冲突现象在世界各个语言中都有体现,本课题着重研究英语中的冲突现象。同义句的句法不协调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双宾语结构;主被动句;某些动词短语。

2.1 双宾语结构

双宾语结构是动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谓语后紧跟着两个宾语。如He sent me a book.中的“送”后直接加上了“我”和“一本书”作宾语。传统语法把该句型中类似于“我”的动作接受者称为“间接宾语”,把类似于“一本书”的动作直接作用的对象称为“直接宾语”。因此,这个句子可以变成同义句He sent a book to me.(梅德明、韩巍峰,2010:1)。两个句子的动词后的结构不同,第一个句子后的接受者是一个名词短语(NP),而第二个句子后的接受者是一个介词短语(PP)。英语中有大量的双宾语动词,这些双宾语动词可以接两种形式,但语义相同,因而容易造成句法冲突现象。

2.2 主被动句结构

英语中一些主动句可以变成被动形式,如The hunter killed the tiger.可以转换成被动句The tiger was killed by the hunter.传统语法规则就是把主动句中的宾语变成被动句的主语,主动句的主语变成被动句的谓语后的介词by的宾语,而主动句的谓语动词milk要变成被动句中的be done结构。类似这样的一对句子虽然结构不同,但却拥有相同的语义,所以主被动句同样违反了对应关系。

2.3 某些及物动词短语

英语中有某些及物动词短语也能构成同义句,有一些动词后接副词小品词,如find out,eat out,cut down等动词短语的副词小品词的位置可以紧跟动词,也可以放在宾语之后,这样两个不同结构的句子的形式和语义无法符合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如She will find out your secret.也可以写成She will find your secret out.这两个句子中的宾语的位置不同,但语义相同,从而造成冲突现象。

3 句法理论冲突的消解方法

由于句法形式与所期待的句法理论出现了不协调现象,所以,语言学家们对于句法形式的同义现象有所研究,可以解除句法理论冲突。本部分以双宾语结构为例来探讨其消解方法。

3.1 两种形式看作一种形式

众所周知,生成语法认为虽然双宾语小句的两个表层结构不同,但内在的深层结构是同一结构,即接受对象都是PP结构,通过与格移动,可以使接受对象变成NP表层结构。

NP V NP1 to-NP2→NP V NP2 NP1

两种表层形式,实际上是一种形式,即一个深层结构。虽然在形式上构成了单向双系列的对应关系。但就形式和语义相对比的话,两个句子的深层结构的确只有一个语义,那么就实现了句法-语义的对应关系。下面是Moravcsik的图解可以进一步解释消除句法理论冲突的途径。

问题:

消解方法:

/UF=underlying form深层结构

SF1 and SF2=distinct surface forms不同的表层结构/

3.2 一个语义分成两个意思

两种不同形式的同义句可以分成两个意思。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同义句的两种结构存在两个明显不同的意思,在Dik的功能语法、Goldberg的建构语法、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等书里都有阐述。

一个句子的意思不单单是由谓语的意思组成的,还有其它成份的语义作用,还有语用学的成份,语用学的意义恰恰可以区分两个双宾语结构的意思。Dik认为两个句子结构的“有利视角”是不同的(Dik,1997:64-65)。从说话人的利益来考虑,就添加了语义内容。

Langacker则根据概念意向来区分两个意思 (Langacker,2008:394-394,520),例如:

(1)Bill sent a walrus to Joyce.

(2)Bill sent Joyce a walrus.

根据Langacker,介词to加强了“海象”的路径走向,而句子(2)中的间接宾语移至直接宾语之前,强调二者之间的“拥有-被拥有”的关系。

Hale和Keyser则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双宾语结构,他们认为Nixon gave Mailer a book.有歧义,既可以指书的实际转移——从Nixon转移至Mailer,又可以指Nixon的行为促使Mailer要写一本书。他们还证明了Nixon gave a book to Mailer.只有前一个意思——书的实际转移。以下图解可以形象概括语用分解。

问题:

消解方法:

/Trm=the semantic (truth-functional)component of meaning事实功能语义

PrM1,PrM2=semantically equivalent meanings differentiated by a pragmatic component两个语用学意义/

如此看来,把看起来只有一个意思的句子分成两个意思——事实功能语义和语用意义。通过语用分析,两个结果具有两种解释,这样就恢复了语义与形式之对应关系。

双宾语结构同义句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两种形式在深层结构上是同一形式;从语用学角度可以分析成两个不同的意思。作为概念工具,两种方法都需要分体法及分类法:一个实体——要么是形式,要么是意义——被重新视为分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实体。

4 句法理论冲突消解的逻辑可能性

解决双宾语结构的冲突需要两种概念工具,一是,把整体分成部分;二是,把部分分类。要么把一个意思分成两个语用不同的意思;要么把两种形式分析为一个深层结构。于是,用分体法和分类法作为概念工具,对冲突句进行重新分析,英语句法理论冲突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句法理论冲突的问题可以通过如下四种逻辑可能性来消除句法理论冲突现象。

4.1 把一个主题重新分析成两个不同的主题

重新分析一个实体为两个实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可能来消解句法冲突。首先把冲突句分成明显不同的两个部分 (分体法),如可以把Lizards are both green and brown.变成Lizard heads are green and lizard bodies are brown.即分别说明这两部分的颜色,语义就明确了。除了用分体法来消解冲突,也可以采用分类法,可以把冲突句分成两个种类如:Young lizards are green and mature lizards are brown.(把蜥蜴分成两个次类别:小蜥蜴和成年蜥蜴),或Lizards are green and snakes are brown.(把蜥蜴分成两个类别:蜥蜴和长得像蜥蜴的蛇)分体和分类后的句子的语义符合逻辑,可以消除语言学家们所预设的句法理论冲突。

4.2 把两个谓语重新分析成一个谓语

冲突句Jim lives at 12 Plum Street and at 13 Cherry Street.是个并列句,共用一个谓语动词live,此句不符合逻辑,Jim不可能同时住在两个地址,因此可以重新分析为Jim lives in a building which has two entrances:one at 12 Plum Street and the other at 13 Cherry Street.也就是把两个谓语变成一个谓语,并加以说明,以消除冲突。另外,冲突句Lizards are both green and brown.可以重新分析为Lizards are of dark colors.也就是把两个谓语成分置于一个总谓语之下。

4.3 使句子的两个陈述语境化

面对一个冲突句,可以通过改变语境来消解冲突,如把冲突句Jim lives at 12 Plum Street and at 13 Cherry Street.改成Jim lives at12 Plum Street from Monday to Friday and at13 Cherry Street on weekends.把冲突句中不协调的部分语境化可以使句法符合逻辑思维,并能形成平行结构,使句法更加完美。

4.4 忽略一种或两种陈述

忽略一种或两种陈述,就是在两项内容并列时,容易造成语义矛盾,形成冲突。可以忽略其中一项内容,或忽略两项内容,以达到符合逻辑及句法理论。例如:Lizards are both green and brown.在消解句法冲突时,可以分析成Lizards are green,not brown.或Lizards are brown,not green.或干脆Lizards are neither green nor brown.这种消解可能性基于数学逻辑思维,达到语义明确。

5 结语

同义句是最典型的句法冲突现象。像双宾语结构、主被动句及动副词短语都能构成句法同义,从而造成句法理论不协调。因为不同的句子结构表达相同的语义,违背了句法-语义的对应关系理论。这里的句法冲突并不是句法歧义,而是指某些句法现象与假设的句法理论相冲突的问题。本研究讨论了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理论的冲突解决办法,可以把两句话的结构形式看成是一种形式——深层结构(从生成语法学来看),也可以把一个意思变成两个意思(从语用学来看),符合句法-语义的对应原则。同义句的句法冲突的消解可以通过分体法和分类法完成。这两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的句法冲突消解。Moravcsik总结了四种可能用来消除句法理论冲突的方法:把一个主题变成两个,把两个谓语变成一个,把两个陈述各自语境化,否定其中一个陈述或两个陈述。这些具体的方法可消解句子冲突。

句法理论冲突是句法学及普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句法理论的冲突的消解方法则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甚至是数学。针对其矛盾或冲突的地方,语法学家们尝试着给出合理的解释及解决办法,有助于语法的完善和发展。句法冲突的消解更有利于指导英语的教学与学习。如在学生的作文和翻译中经常出现句法冲突现象,有时教师能猜出学生所想的内容,可以马上给出修改意见;而大多数情况是,教师不知所云,则无法修改。如果学生了解到句法冲突消解的方法的话,在他们写作和翻译的过程中,冲突句自然就消灭了。因此,本课题在英语的教学与学习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1]梅德明,韩巍峰.典型双宾语结构的主题化分析[J].中国外语,2010(1):22-32.

[2]王沛,蔡李平.工作记忆与句法歧义消解关系的脑功能研究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0(5):57-63.

[3]吴红岩.花园路径句的优选句法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0):55-59.

猜你喜欢

同义句法谓语
Dale Carnegie
非谓语动词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非谓语动词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非谓语动词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