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争
2014-12-24本刊编辑部
日前在“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 O杨元庆在肯定互联网带来诸多变革同时,也直言“互联网并不能代替一切,不能代替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也不能代替供应链管理。互联网没有、也不可能颠覆传统产业的根本价值、核心价值”。此观点引发业内热议。
互联网究竟带来了什么?
由蒸汽机和电力发明引发的两次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其本质特征是用更先进的工业生产制造能力,大规模满足人们的标准化需求。在工厂流水生产线上,大批标准化商品如电视机、冰箱、汽车等被制造出来并推向市场。规模化和标准化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影响着工业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将规模做大几乎成为那时所有企业的发展目标。
互联网的出现却颠覆了工业革命以来企业家奉为“圣经”的发展理念,因为互联网的核心是让“大规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成为可能。
释放个性化需求时代
规模化与个性化在以往是非常矛盾的,只有规模化才是工业时代的特征,而个性化是手工业时代的特征,两者不可调和。进入工业时代的生产制造企业希望市场需求越标准化、共性化越好,只有这样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流水线的生产和供应,传统金融、电信、钢铁等行业均依此壮大。然而个性化需求客观存在,没人希望和别人穿同样衣服、开同样车子,互联网的出现让倾听每一位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了可能。大量个性化需求信息涌入了互联网,以往被束缚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释放,并汇聚成股股洪流,冲击着传统工业的生产和供应模式。
新时代大幕方启
纵观过去20年成功的互联网企业,都是找到大规模个性化需求市场领域,运用互联网技术加以满足进而成就商业价值的。亚马逊售书发家、谷歌和百度搜索起步、腾讯Q Q和微信在即时通信市场称雄、阿里巴巴让电商风靡中国……这些市场领域都符合互联网时代“大规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典型特征。
在工业时代走入“供大于求”后,市场从过去“以产品为中心”、“以生产供应为中心”开始全面向“以需求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谁离“中心”更近,谁就在供应链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就有资格攫取更大的商业价值。
所谓互联网企业,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与客户这个“中心”的距离拉到最近,甚至融为一体的企业,这是互联网企业受风险资本青睐和扶持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些企业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IT技术搭建了庞大的可容纳处理大规模个性化需求信息的平台,让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实现对接和有机融合,全方位改变了传统意义的商业世界,体现了互联网变革的巨大意义。
其实,让个性化需求形成规模,做起来很难。风投模式和免费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这两者都是达成大规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必要手段;而传统的投资和市场营销的方法手段很难奏效。
可以判断,不能有机结合规模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互联网企业最后都会死掉。为了越过规模化的最低标准以求生存,互联网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残酷。
互联网也许不能代替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但却明显地、甚至彻底地改变了它们;互联网企业也让供应链上的价值和财富分配规则发生了巨变,这值得传统企业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