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孝天下 安宫物语

2014-12-24

科学之友 2014年19期
关键词:安宫温病牛黄

行孝天下 安宫物语

中医温病学是急性热性病和传染病的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温病学派形成于清朝中叶,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时期,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积累,医学上必然也会产生巨大的迸发,以吴塘、叶天士为代表的清朝医学家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像广东、福建沿海等地,当地人士都组织人力物力研究形成本地的温病学术理论。

提及温病劲敌安宫牛黄丸,就不能不提牛黄清心丸,虽然这两种中成药只有区区两个字的差别,但它们的产生却前后跨越两个朝代,而且药力也相差较大。牛黄清心丸原本是明代医学家万全发明的药方,温病学派的重要代表、清代著名医学家吴鞠通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它的基础上加了几味中药,就形成了安宫牛黄丸,而历史上关于安宫与行孝的民谣佳话也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确为中药至宝、清宫圣药。

老子演绎《道德经》 尊德贵生治瘟疫

“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很多人还不清楚,这段民谣和安宫牛黄丸中的牛黄有关。据说,当年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期间,当地突然流行瘟疫,许多人感染后,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甚至命丧瘟疫。这时,老子的坐骑青牛突然也病了,躺在地上,奄奄一息。郎中到来后,青牛咯出一个肉团,如释重负,开始吃草。郎中大喜,忙将肉团(牛黄)拿回家,炮制成药丸,分与瘟疫病人,病人吃后,马上见效。为了感谢老子和青牛的救命之恩,特将正月二十三定为牛节,那段民谣一直流传至今。

扁鹊妙手疗中风 阳宝心急错救父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行医渤海,其邻居阳宝之父中风,扁鹊欲以青礞石疗疾。阳宝家有一头老牛,不能耕作,阳宝请人把牛宰杀,换些散钱为父亲治病,却意外发现牛胆有块结石。扁鹊对此颇感兴趣,嘱咐阳宝留下,阳宝随手就和青礞石放在了一起。此时,阳宝之父病情加重,扁鹊忙让阳宝把青礞石研为细末入药,病情迅速缓解后,扁鹊发现青礞石还在。原来阳宝忙中出错,把牛结石研磨入药了。这偶然的差错启发了扁鹊,发现牛结石可以豁痰定惊,大胆把青礞石换成牛结石,阳宝之父的病情奇迹般好转了。阳宝问扁鹊,这结石叫什么名字?扁鹊思考片刻说:“此石久浸于胆汁中,苦凉入心肝,有清心开窍、镇肝熄风之效,它生在牛身上,凝结肝胆精髓而成黄,称为‘牛黄’吧。牛黄有此神效,堪称一宝,牛属丑,再给它取个别名,叫‘丑宝’。”

天生孝心救慈父 黄牛感恩吐丑宝

明朝时期,浙江金华有家穷苦人家,老父中风,喉中痰鸣,面颊通红,眼看不久于人世。其子天生为救老父,哭着找东家帮忙。东家让天生去养牛,但只有把牛养胖了才给工钱,如果养出个三长两短,还要赔钱。天生到了牛棚,发现东家让他养的是头骨瘦如柴的老黄牛。一心救父的天生每天把牛棚打扫干净,就去割草喂牛,还帮牛洗澡、驱蚊子、抓虱子,晚上就睡在老牛身边。有一天晚上,老黄牛对着月亮嗷嗷叫不停,天生着急,赶紧为牛揉肚皮,并提一桶水让老黄牛喝,黄牛却吐出一块滚圆金黄的牛黄。天生手捧牛黄,回家帮父亲治病,而老黄牛竟然也逐渐胖了起来。

吴瑭悼亡父弃文从医 京城闹瘟疫妙手回春

吴瑭,又名吴鞠通,是清代温病学的大家。相传吴瑭从小为博取功名,寒窗苦读。其父在他19岁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吴瑭哀痛欲绝,认为父亲病了,自己却不懂医术,不能救他,是最大的不孝,还有什么颜面立于天地间。于是,弃文从医,购买方书,刻苦钻研,一读就是10年,颇有心得,但不敢轻易为人治病。1793年,京城闹瘟疫,很多人死于庸医手中,在朋友劝导下,吴瑭开始诊治病人,把牛黄清心丸加减化裁,创制了安宫牛黄丸,救活很多危重病人,从此名声大振,成为温病学派代表人物。随着时间的检验,吴瑭创制的安宫牛黄丸成为中医最负盛名的急救之品,和紫雪丹、至宝丹一起并称为“温病三宝”。

猜你喜欢

安宫温病牛黄
安宫牛黄丸
磨刀
磨刀
安宫牛黄丸能救命
安宫牛黄丸治脑卒中
可以救命的药——神奇的安宫牛黄丸到底好在哪里?
扁鹊与牛黄
只是喝酒
浅谈养阴法在温病各阶段中的运用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