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2014-12-24张炜
张 炜
(中共海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江苏 海门226100)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教育带来的变革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的影响则更是全方位、深层次和最具革命性的。
1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1.1 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在教育中的运用,势必会对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表1说明的是,新媒体和新技术为新的教学模式产生提供了条件和依据,赋予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这个过程最不可缺少的仍是每位教师对于媒体和技术的理解和他们各自创造性的发挥。
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多少年来我们所习惯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现在我们有条件加强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和独立求索了。因为现在学生们可以通过校园网络、Internet,使用方便的浏览工具IE,去采集和使用网上的各种多媒体教材。这些教材用超文本、超媒体组织,既包括文字叙述、图示、照片,又包括声音、动画和教学视频等。学习者使用这类教材有如下优势:
(1)根据各自的需要可以反复使用;
(2)可根据学习内容“下载”(download)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再运用自己习惯的文字处理软件对下载的材料进行加工、提取和编辑,以供自己长远使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面对面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并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在其中学习。
1.2 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电脑、网络终端步入家庭,未来家庭可能成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场所。
现代技术的发展对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以往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学习方式将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孩子们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媒体和技术学习如何有效地处理信息,如何有效地交流信息,这比单纯地学习知识更加重要。
互联网可以向孩子们展示各种社会层面、各种价值观念、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任何流行的东西。校园文化的排它性和学习内容的单一性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一个学生完全可以从互联网上学到比课本内容更新、频率更高、速度更快的知识和信息,学习者不仅扩大了选择范围,而且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去选择学校规定的授课内容或社会约定俗成的知识结构,甚至与父母耳提面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唱反调,而去选择那些没有经过成人指导的,也许连成人都很陌生的、尚未掌握的甚至激烈反对他们接触的信息。
2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
2.1 信息技术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教育社会
信息社会的出现是20世纪末。它对未来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之一,是为人类建构了一个教育社会。信息的数字化引起了传播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场革命的突出特点是多媒体系统和互联网的问世。这些新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所有领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价教育系统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时认为:“这是一个决定性作用的利害攸关的问题,而且十分重要的是学校应处于影响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的中心地位。”毫无疑问,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及文化环境都将是个决定性的因素。
实践表明,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与使用这种技术相应的教学,它在教育环境中就毫无作用。我们还要向教师宣布这些新技术给认识过程带来的深刻变化,对教师来说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生活,寻找信息,并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
2.2 教育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育所给予的恰恰是与学习对立的东西,不是让孩子自己构筑意义,而将意义强加给他们,使得有效的教育过程成了在生产线上安装零件的知识灌输。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改变我们生活、交流、思维和发展方式的革命,我们需要与这场革命并行的终身学习革命,让所有人都分享巨大潜力时代的果实。
我们现在正处于即时通信时代,有存储世界上所有信息的能力,并且几乎使地球上差不多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即刻获得这些信息。这样就使我们可以用简单、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技巧将他们的才智与世界上最好的专家联接起来。将这一工作具体化成简单的模式,使之能以适合每个人自己风格的方式很容易地将任何东西教给每个人。
3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
3.1 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3.1.1 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
作为一个特定行业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六个要素,其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
3.1.2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以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更注重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根魔杖的魔术师。
3.2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3.2.1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有效措施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结于一个学校来说,要有效地应用网络,有三方面的因素:应用网络的兴趣和动机、应用网络的基本技能、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因此,要让管理干部、学科教师和学生都充分使用校园网,可以从这三方面来考虑。
3.2.2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阶段
大量的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地使用技术,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3.3 教育信息产业
3.3.1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产业发展
由于受我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所限,单纯依靠基础教育自身的力量和国家的投入来发展信息化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需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甚至整个社会来共同参与。未来的方向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发挥大企业、大公司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支持一批有实力与经验的企业参与网上学校、校园网络以及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基础设施是各学校的校园网和一些区域性的教育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目前许多企业都已参与校园网的系统集成和教学资源或教学软件的开发,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一批企业相继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校园网解决方案、教育教学支撑平台和管理平台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快会涌现出一批校园网应用服务的提供商,而校园网应用服务或教育信息服务是未来教育信息企业的主流。
3.2.2 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从我们现在了解的企业为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产品中,属于重复开发的产品太多,例如,几个大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管理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视频点播系统等,除了名字不同,其功能、应用对象等基本都是类似的,很难看出各自的特色是什么。从现在几个管理和应用平台看,在技术上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是应+用,有些功能很多,可是真正常用的功能就只有那么多;从开发商的角度看,是希望用先进的技术来为教育服务,引导教育信息化能够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但是,事实上,从教育应用的需求看,教育信息化并不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而首先需要的是稳定和可靠的技术。试想:当教师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时,使用了不够稳定的技术,等解决了技术问题,下课时间已经到了,怎么办?所以,那种希望把先进的技术用于教育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并不现实。
因此,开发商在进行教育信息化产品开发时,首先应该对教育和技术二方面加以深入的研究,了解教育的需求和特点,在成熟的技术中找到能够为教育服务的最合适的部分加以整合企业要想为教育实实在在服务,得到教育市场的认可,就应该投入必要的人员与时间和教育界的人员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实验,找到双方最佳的结合点。目前的教育类信息产品,从技术角度考虑得多,而从教育角度考虑的就少了,问题主要在于企业对教育不了解,他们的产品自然也就难以被教育市场认可了。
3.4 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及最新行业标准
2010年07月29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教育部又发布了七个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分别为《教育管理基础代码》、《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中职学校管理信息》、《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教育统计信息》,并于2012年3月15日起作为教育部行业标准实施。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对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发布,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将引导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向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4 平板电脑试水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日益成熟,教育信息化由宏观的区域和校园网建设逐渐走向微观课堂。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悄然变化,为新课改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平板电脑进课堂就是其中一种。平板电脑相对台式和笔记本电脑有着便于携带、互动性强等优势,教师在普通教室就可以开展网络教学,便于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领域中,平板电脑的出现如一缕东风,给教育的一池春水带来阵阵涟漪。尽管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不会一帆风顺,但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裹足不前,而应看到,作为被教育者——学生已经比教师先一步成为新技术、新事物的拥趸。对于新技术和新事物,教育工作应该持有一种宽容,甚至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它和挑战它。
2012年,平板电脑成了当前中小学校学生移动学习终端的首选对象。电子书包也成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炙手可热的问题。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选择前,学校和学生作为教育用户,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移动学习终端呢?首先,我们还是要回归自己的需求起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平板电脑市场用“火爆”一词形容丝毫不过。从500元的普通配置到近7000元的强力配置,平板电脑产品线之丰富,有直迫PC(个人电脑)的气势。从产品硬件的核心架构来看,平板电脑可以分类为:ARM和X86两大陈营。毫无疑问,ARM架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拥有压倒性优势。X86阵营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Intel平板产品线。从操作系统看,iOS、Android、Windows依次占据了产品的主流。
随着平板电脑配套软件的跟进,会有更多的学校尝试这一崭新的电子产品。随着硬件产品的快速推进,软件方案的成熟及教学应用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平板电脑必将给教学带来新突破。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平板电脑试水课堂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平板电脑的课堂应用有可能改变先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形式上观摩和示范的窘境,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够向“主课堂,主课程”常态化应用的方向发展。
[1]学习理论中的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哲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对学习理论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9(13).
[2]黄荣杯.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J].中国计算机报,2001-8-20.
[3]杨刚,杨正文,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实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4]邹景平.教育的破坏式创新上场了:颠倒教室[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5]马永纪.学生平板电脑产品小盘点[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5.
[6]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编.信息技术与教育[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