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空白的误会:雷曼的极简主义绘画
2014-12-23
关于文化与艺术的误会,无处不在。19世纪的西方人认为,中国画没有意义,因为中国画没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没有逼真的造型。今天的西方艺术界已经不再如此看待中国的传统绘画,轮到中国的普罗大众来批判与鄙夷西方的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了。
前不久,美国极简主义画家雷曼的一幅《无题》在纽约苏富比拍出了1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000万元。与以往的许多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作品一样,雷曼的此幅近乎“空白一片”的绘画也引起了我们许多观众的质疑。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西方艺术史的认知空白,劈天盖地的质疑声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西方艺术史有着清晰的脉络。中世纪的宗教画力求简单易懂,希望人们忘掉“这是一幅画”的概念,让信众认为图中的宗教人物都是真实的存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家思考如何逼真地再现自然,绘画的观众不再是信众,而是达·芬奇所说的:“创作的原动力在于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专业的艺术家所欣赏。”
摄影技术发明之后,绘画的意义受到极大的冲击,相机对自然的模仿和表现远远超过绘画。于是绘画迈向印象主义,绘画不再逼真地模仿自然,而是表现光线的神奇和物体的形态。艺术家说:“不要去画事物,而要画它所产生的效果。”
印象主义之后是抽象表现主义,格林伯格提出,我们要找到现代绘画有而其他艺术所没有的东西,这件东西就是平面性,格林伯格拉开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大幕,艺术家完全抛弃了三维立体,试图用二维的线条和点来表达自身强烈的情绪感受—艺术家的精神取代了眼睛。
20世纪60年代,包括雷曼在内的年轻艺术家认为,抽象表现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们要创作一种完全没有情感的作品。艺术家坚信叔本华的“艺术无用论”—“天才的作品可以是音乐、哲学、绘画或诗歌,它们没有一点儿用处或利益。无用和没有利益是天才作品的特征之一,这是它们高贵的专利。”
雷曼等极简主义者反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泻自己的情感,极简主义者用格子、条纹、方块、整片的单色来探寻绘画的本体逻辑。极简主义艺术的色彩与线条越来越简化,直到画布上只剩一条线或者一片白色—至此,现代绘画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因为人们已经无法分清一面白色的墙和一幅白色的画作之间的区别。
现代绘画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其价值的消失,艺术史上的每一具“尸体”都是后来者前行与超越的垫脚石—模仿自然走到尽头,艺术家开始表达印象;印象模糊之后,开始表现内心;内心凋零之后,开始无情感的空白画面;当画面与墙融为一体,现代绘画自己杀死了自己,当代艺术接棒,启程走向多元化的艺术探索。
如果我们了解西方艺术史一路走来扎实的每一步,也许就不会简单地质疑一句:看不懂,没价值。事实上,质疑现代绘画与当代艺术的我们不仅看不懂西方艺术,其实我们也不懂中国艺术,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1000多年过去,今天我们多少人在评价一幅画的时候,还在以像与不像为标准?我们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逸品、神品、妙品和能品的奥妙吗?我们能分清一幅精英文人画与一幅市井风俗画的区别吗?
今天的我们对艺术的了解恰如雷曼那幅《无题》—近乎一片空白。空白意味着无知,空白也意味着无尽的可能性,何去何从—这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靠近艺术,在了解艺术中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