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说“不”不惊心
2014-12-23齐欣
齐欣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通知,明确“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广告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都列入暂停播出范围”。此举被坊间称为“封杀令”。此令一出,意味着我们那些年追过的一些明星会暂时消失在荧屏上。比如曾红极一时的柯震东和房祖明,一个是事业如日中天的当红小生,一个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龙少爷,这对“难兄难弟” 在一起吸毒,到底是谁带坏了谁不得而知,但现在二人必须要为自己所犯下的过错买单。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还不知道吸毒是违法的事情呢?如果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人能够理智地对对方说“不”,是不是就会避免一个悲剧的产生呢?友情诚可贵,兄弟如手足,可凡事也要讲究个原则吧!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职场小生们,该说“不”时就得说啊。
难以说出的“不”
“经理,最近老家有些急事,需要我马上回去处理一下,所以我打算辞职……”
“经理,最近工作压力有点大,状态不是很好,我想辞职出去走一走、散散心……”
“经理,我想辞职,这几天办一下交接手续吧……”
李岩的手虽然按着微信的语音说话,可是手指却迟迟没有松开,尽管想了无数种理由,他的手指还是上滑取消了语音发送。
李岩是一个十分有职业理想的年轻人,在他的眼中,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工作,只要是能让他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他都会全力以赴地做好。大学四年级时,他来到一家规模不大的IT公司实习。李岩十分珍惜这个实习机会,他心想,正因为公司在起步阶段,所以发展的空间会很大。经理也看出李岩在工作上的冲劲,所以很用心地教他,也对他给予厚望,希望他毕业后能留在公司,毕竟小企业能招到一个忠心可靠的人不容易。所以李岩在公司名为经理的员工,实为经理的徒弟。大学毕业后,李岩顺利留在公司。正式入职的那一天,经理找李岩谈了一次话。
“小李啊,你来公司也一年了,恭喜你正式成为公司的一员了。你还年轻,可以说是在和公司一起创业成长,在这里你可以无限发挥你的热情和才能。在大公司或许比这里赚得要多一些,可是那里分工明确,你也未必能有这么多锻炼的机会。好好干,等公司发展起来了,你就是元老了,待遇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
“经理,您放心吧,在我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您愿意手把手教我,我一定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效益,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涨工资。”
一晃两年过去了,李岩努力学习公司业务,与经理一起谈客户,和同事一起编程序,与售后一起处理
后续问题。可以说整个公司的业务流程哪样也没落下他。李岩手里掌握着很多客户资源,在谈判技巧和业务水平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能力是涨了一大截,可是工资却只涨了一小截——从原来的2500元涨到3000元。
最近,李岩的心情有些沉重,虽说经理很器重自己,可是这样事无巨细地工作,根本没办法在某一领域深打井,其实心里最大的疙瘩要属每个月微薄的薪水。既然在这个公司已经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不如换个环境施展一下。可是如果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对经理说出来,经理一定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挽留。毕竟经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在李岩看来,这种时候提出离开公司,就是忘恩负义。
李岩的烦恼是职场路上不可或缺的经历。一个人的成长是由“是”到“不”的过程,职涯之路也如此。从“我是来学习的”“薪水多少没关系,积累到经验就好”的态度,逐渐变成“我是有价值的”“我付出劳动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个时候说“不”,意味着一种主动的选择,意味着你有能力看清什么才是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事,并且有资格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适当地说“不”,其实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从服从到拒绝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个转变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状态息息相关。故事中的李岩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职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拒绝和被拒绝总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在自己想说“不”的时候,需要认真考虑三个问题:我是否有能力接受这件事?如果接受了,我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不愉快?如果拒绝了,我是否能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果在想清楚这三个问题之后,你内心的声音依然是说“不”,那么就果断地做出决定吧。不必过分担心你说“不”会带来什么样的状况,因为没有什么要求是天经地义必须由你来完成的。当你放下那些对自己不合理的期待,事情就简化成“落落大方地提出离职了”。
不敢说出的“不”
“如果有一天我把你拉黑了,不是因为我不爱你了,而是因为我买不起了。”这是网友“首席乐宝宝”最近在微博里发表的一条说说。不知从何时起,代购之风盛行,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铺天盖地的代购广告冲击着我们的眼球,都是“好基友”,捧个场吧。今天买一套初中同学代购的化妆品,明天买一个高中同学代购的名牌包,再便宜也得花钱呀,这场真真是捧不起了。无奈,只能把这些“好基友”开启成“消息免打扰”模式。别人也就罢了,上司代购,你敢设置成“消息免打扰”吗?孙旭点儿正,恰巧她上司的老婆代购韩国品牌。平时有事儿没事儿,上司就会给孙旭发个链接,截个图片,向她推荐他老婆代购的衣服、化妆品。一天,上司给孙旭发微信说,他老婆代购来的名牌包,客户突然不要了,想便宜点卖给她。孙旭想反正自己也得买包,就捧他一个场,花了四百多元买下了。本以为花钱买了上司的面子可以松一口气,可“交易”却才刚刚开始。没几天上司又向孙旭推荐一些代购的护肤品,孙旭不敢当面拒绝,只好当作没看到,或说有合适的再买。孙旭向同事打听,其他几个同事也在为上司的面子买单,大家对此苦不堪言。当面拒绝怕得罪上司,如果购买这些毫无必要的东西又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会遭遇上司提出的无理要求,上司的不合理要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工作部分的公事,除非有违职业道德,作为下属最好的选择是执行;另一类是工作以外的私事,很多人都觉得不好意思说“不”,怕得罪上司,所以选择默默接受。endprint
作为一个下属,对上司说“不”除了要有勇气还要讲究方法,不管上司的要求有多无理,断然拒绝都不是好的处理方式。很多人没有勇气拒绝上司,觉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和平等的,没必要不分善恶是非一切都得绝对服从。拒绝上司有多种方式,可以根据其性格和脾气,用委婉的方式拒绝其不合理的要求。
对于像孙旭这种情况,除了给予同情之外,还希望她能够用一些技巧来对上司说“不”。通常采取的策略是先肯定后拒绝,给对方一个“软着陆”的机会。这样就会消除因拒绝而带来的不愉快。例如谢谢领导推荐我这么好的东西,但是这个月结婚的朋友较多,手头有点紧,囊中羞涩,让我缓一缓吧。一个合理的理由会让你的拒绝看起来没有那么生硬。如果直
截了当地说“我不需要”、“这个我不喜欢”,则太呆板,缺乏艺术性,会让对方下不了台。我们还可以这样说:“领导,我在我的朋友中帮你推荐推荐。”这种建议和表态,一方面有利于问题以一种最周全的方式得以解决,另一方面也是对被拒绝者的情绪加以安抚。
总之,在职场上说“不”不必强求,也不必畏惧,因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需要记住的一点就是,即便态度再怎么决绝,语气也不能过于生硬。毕竟,山高水长,谁知道哪一天你会不会也加入代购的行列,或者也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呢。
说“不”不伤感情
早年间郭冬临有个小品叫《有事您说话》,看小品的时候觉得他扮演的角色很可笑,明明自己做不到,可为了巴结领导、讨好同事,却大包大揽地说“没问题”。殊不知,真正能让领导和同事对其刮目相看的,不是排了多长时间队买了多少张卧铺票这些小事,而是你能否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价值。在职场上,确实有这样一种人,笑面虎似的什么都“好好”,什么都没问题,遇见谁都会说“有事您说话”,直拍胸脯,虚张声势,给人一种他什么都可以做的幻觉。就像小品中的男主人公,累了自己,误了他人。有些事情,你做不来,别人却能做,那就坦诚地说不,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耽误别人的工作。在一个单位里,谁也无法避免有求于人,或许你正在埋头苦干做自己的工作,忽然领导或同事交给你一件棘手的事情,接下这个活儿吧,自己的工作完成不了;拒绝吧,人家会以为你不给面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把问题想复杂了。一位培训专家表示,不拒绝,就会给对方一个信号:这件事你可以完成。那么,当你没有能力完成时,不但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责任心或缺乏可信度,还会给工作本身带来麻烦,使本应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适当地说不,并不表示你没有工作能力或工作不认真,相反,这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并不伤害感情。
王家卫电影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要想不被别人拒绝,你最好先拒绝别人。”同样,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有拒绝别人的意识和勇气,要知道一味地逢迎、妥协、逆来顺受,并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反而会让别人看轻你。
王洋在这方面就吃过一次大亏,一次公司要和一个大客户谈判,经理对王洋说:“这是一个很锻炼人的机会,我可以带着你去和客户谈谈关于售后的处理问题;我们互相配合一下,唱好二人转,为公司多争取点利益。”王洋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业务,时间又紧,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是经理说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如果不去,显得自己太不上进了。可是去了,自己又不知道说什么。结果,这次谈判很失败,经理生气地说:“你什么都不懂,为什么还要答应和我一起去?这是工作,不是游戏,逞什么英雄!”看看吧,这就是“好好先生”的下场。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从说“是”开始的,但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是在学会说“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因为只有不被琐事淹没,才能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擅长且必要的事情上。都说职场复杂、充满变数,但守住底线、压住底火,去开垦一方净土,才是上上之策。只要我们能够处理好“不不惊心”的事情,才会在职场上“不不为赢”。 责编/齐向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