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向“服务力”转变
2014-12-23
现代企业管理逻辑源于工业大生产时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理论以市场环境相对稳定为基本假设,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迁,管理理论也同步发展,但这一系列理论的基本假设从未改变。
北牛集团所面临的问题,是动态不确定环境下供应链上游企业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一个供应链系统中,越上游的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强。市场预测和产品库存准备“只是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调查数据进行模拟计算”,无异于赌博。
蒋春宇总裁的苦恼让我想到了农村种植经济作物的现状,在经济作物的供应链中,种植户处于最上游,“丰一年欠一年”是农民的宿命,丰欠不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往往“丰年薄收。”脑筋灵活的农民似乎总结出了规律——在行情最差的年份的次年加大种植力度,而行情最好年份的次年则放弃种植,这样便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但大多数农民依然随波逐流,跟着潮起潮落,跟炒股差不多。
“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调查数据进行模拟计算”,是现代企业管理路径的典型代表,表面上这些模拟计算纳入了广泛的变量,总结起来却只有两个变量——“我”与“市场”,大多数据都来源于“我”的历史表现和带着主观色彩的市场调查结果。以这两个变量为基础,企业管理建立起越来越繁杂的模型和算法,人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寻找更先进的模型和算法,正如蒋春宇总裁所问“这个方面有什么数学模型吗”,而往往忽略最根本的哲学思考——这些算法的适用前提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
现代企业管理逻辑源于工业大生产时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理论以市场环境相对稳定为基本假设,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迁,管理理论也同步发展,但这一系列理论的基本假设从未改变。
基本假设是理念系统的“门”,“门”不对,世界就不对。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加快了世界变化的速度。全球化步伐的加剧又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随着开放程度和反应速度的增强,则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强,经济社会显现出“动态不确定性特点”。
在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下,影响一个企业的变量无限增加,并且隐蔽性增强,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发生的一次小的变动,也许会通过网络放大后,形成一个大的波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应用传统算法和模型,无异于掩耳盗铃。
应对这类“无厘头”的不确定性,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需要从终端到顶端建立起一个快速反应的网络,并通过层次分明的订单关系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从而获得相对确定性。当然,这类网络不会自然形成,需要企业行为来整合。如何整合?旅游业的携程网、家电业的国美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当整合的范围和深度达到一定值,则可以获得相对确定性。
动态不确定环境下,由于基本假设的改变,企业逻辑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企业的核心能力从“个体能力”向“关系能力”转变,由“竞争力”向“服务力”转变。
传统的企业逻辑是“我模式”,一切以“我”为中心,发展路径是竞争,所以“核心竞争力”的提法几乎人人认同,只要能在同行中胜出就万事大吉。现在却需要我们跳出自我的圈子,眼光放大去思考,不仅要在同行中胜出,也要在上下左右都获得顺畅的“关系”,象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一样——自我重要,在系统中的位置更重要。(肖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