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磷钾不同调控配比模式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4-12-23王振宇

科技视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北镇钾肥氮肥

王振宇

(北镇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北镇121312)

玉米是北镇地区的主要粮食生产作物,北镇耕地面积12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80多万亩。通过几年来测土配方施肥的田间试验,初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施肥配方的施肥模式,确定玉米所需的氮磷钾的适宜用量,探索不同施肥配方及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修正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参数,对土壤检测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施肥参数及推荐施肥技术,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土壤条件

表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2 供试肥料与作物

供试氮肥为辽河牌尿素(含N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0512%),钾肥为氯化钾(含 K2060%)。

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东裕108。

1.3 试验处理

试验设6个处理,随机排列无重复,两边各有8行保护行,小区面积140平方米。

其中:处理1:空白对照区(不施任何肥料)

处理2:习惯施肥区N2 P2 K2(13.2-6.0-6.5)

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清醒程度,检测其呼吸频率、脉象,感知其肢体末端温度及肢节温度。评分标准为:①呼吸:每分钟12~20次计0分,每分钟9~11次或21~25次计1分,每分钟少于8次或多于25次计2分,患者呼吸呈抽泣、点头或张口样计3分。②神志:清醒计0分,对言语有反应计1分,对疼痛有反应计2分,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计3分;③望诊:晦黯少华计1分,青紫少华计2分,晦黯青紫少华且伴有汗出如珠计3分。④脉诊:数、迟脉计1分,急促、疏数脉计2分,无根神或无胃气计3分。⑤肢温:正常计0分,肢末厥冷计2分[2]。

处理3:推荐施肥区N1 P1 K1(12-7-7.5)

处理4: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搭配区N1 P2 K2(12-6.0-6.5)

处理5: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搭配区N2 P1 K2(13.2-7-6.5)

处理6: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搭配区N2 P2 K1(13.2-6.0-7.5)

注:各施肥处理中的1代表是推荐施肥,2代表习惯施肥。

1.4 田间管理

试验区于播种前采用犁耕人工深施肥,肥料与种子隔离5—7厘米,5月23日播种,其中氮肥的1/3和钾肥的1/2,全部磷肥做底肥一次施入,2/3氮肥和1/2钾肥做追肥。播种后出苗前用除草剂封闭灭草。6月2日出苗,生育期铲趟两次,人工除草一次,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一次,10月8日收获。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比对玉米生育性状的影响

田间调查表2看出:玉米施用不同配方的N、P、K肥对出苗期和苗期长势影响不大。进入拔节后,株高、茎粗、有效穗数、空杆率、干鲜重各不相同。其中株高,处理1为275厘米,处理2、6为279厘米,处理3、5分别为280厘米,处理4为278厘米;茎粗处理3为2.7厘米,处理2、4、6都是2.5厘米,处理5为2.4厘米,处理1为 2.2厘米;有效穗数处理2、4为876穗,处理3、6为872穗,处理4、1最少860穗;穗重处理3、4最高,分别为1.55和1.54公斤,处理2、6、5为1.47、1.46、1.45公斤, 空白区最低 1.42公斤, 处理3、4比处理 2、6、5高0.07—0.1公斤。

表2 玉米生育性状调查表

2.2 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表3 产量性状调查表

从产量性状表3看玉米施用不同配方N、P、K产量性状的秃尖、穗粗、穗长、穗重、轴粗、穗粒数、秆重、千粒重等均有差异。其中处理3、4、6的秃尖为0,处理 2、5为 0.10厘米,处理1为 0.12厘米;穗粗处理 3、2 为 5.1 和 5.0 厘米,处理 4、6、5 分别为 4.9、4.8、4.7 厘米;穗长处理3、4为13.6和13.5厘米,处理2、6为13.3和13.1厘米,处理 5、1为12.9和12.6厘米;穗重处理3最高为157.5克,其次是处理4、2分别为154.1和154克,再次处理6、5为151.3和146.8克,空白最少142.5克;穗粒数处理4最高为397.6粒,其次处理4、6、3分别为388.6、383.8、382.2 粒,处理 2、1 为 378.6 和 366.2 粒;千粒重处理 3、6最高为 386.0克和 376克, 其次是处理 5、2、4分别为 367、365、362克,空白最低344.2克。

2.3 产量结果对比

从产量对比表看出,空白区亩产516.4公斤,比习惯施肥区576.7公斤少60.3公斤,与其它处理区没有可比性。其它处理区之间产量均有差异。其中处理3推荐施肥区产量最高612.9公斤,处理4居第二位 600.7 公斤,处理 6、5、2 分别为 599.5、584.3、576.7 公斤,处理 3、4比习惯施肥增产36.2和24公斤,增产率6.3%和4.2%,处理6比习惯施肥增产22.8公斤,增产率4%,处理5增产不明显,只有7.6公斤,增产率1.3%,接近习惯施肥。

新立农场地处北镇东部,地势较洼,在雨水调和的年份玉米产量水平均在700—800公斤左右,由于今年降雨多,湿度严重影响了玉米的开花、授粉、结实,产量较常年下降30%左右。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按照玉米的需肥规律,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较合理的调整了N、P、K的配比,推荐了较习惯施肥少氮肥1.2公斤,分别增施磷、钾肥各1公斤,虽然没能实现目标产量,但和当地的习惯施肥比较,产量还是可观的,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2.4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表5 经济效益分析表 公斤、元

在试验的6个处理中,以习惯施肥为对照,其中处理3氮肥减少1.2公斤,磷、钾肥各增加1.0公斤,扣除化肥成本,净增收50.17元;处理4氮肥减少1.2公斤,净增收51.15元;处理6钾肥增加1.0公斤,净增收30.78元;处理5在磷肥增加的同时,由于亩增产量低,亩增效益不理想。从总体效益看,减少氮肥与减少氮肥同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效益高,至此从施肥配比上适当减少N肥,增加K肥与习惯施肥比较,还是划算的。

表6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从不同处理的产量,产值及投入分析,处理2、4、6的产投比大些,其次是处理 3、5。

3 结论

3.1 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区(N1P1K1:12-7-7.5)和习惯施肥与推荐施肥搭配区(N1P2K2:12-6.0-6.5)产量最好,施肥配比比较较合理,肥料利用率高,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

3.2 在调控氮肥方面,适当减少氮肥用量的玉米产量高于施用习惯施肥区氮肥用量的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但从多重比较和产出投入比来看,优势也不算太明显。

3.3 在调控磷肥和钾肥方面,增施磷、钾肥,也有增产效果,但也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适当增减。

3.4 氮磷钾养分肥料的施肥调控配比,要结合当地土壤状况,因地制宜,建立本区域的施肥模式。

猜你喜欢

北镇钾肥氮肥
花样宇宙世界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钾肥迎来零关税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