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2013年度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2014-12-23陈梅
陈 梅
(山东万杰医学院,山东 淄博 255213)
医务人员锐器伤是指在医疗工作中由针头或其他锐器包括缝针、刀剪、玻璃碎片等所造成的意外伤害,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1]现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锐器伤已成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最主要形式,并因其传播血源性疾病的特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2]本文选取某医院进行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旨在了解锐器伤发生的薄弱环节、重点科室和重点人群,为医院感染控制职业防护提供客观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某地三级综合医院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的医院,将其2013 年度所有在岗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计2567 人。所调查科室涵盖临床、医技、行政及后勤等四大部门。
1.2 调查方法
使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
2 数据处理
将调查问卷录入EXCEL 软件,使用SPSS13.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调查结果
2.1.1 基本人口学资料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中,男性819 人,女性1695 人,平均年龄34.6±8.2岁,其中本科以及上学历者占调查人群的57%,医护人员占总人数86%。
2.1.2 锐器暴露情况分析
表1 不同科室调查对象锐器暴露情况
表2 不同岗位调查对象锐器暴露情况
据表1 可知,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医务人员锐器暴露情况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01),其中以外科暴露水平为最高,暴露率高达98.9%,另外内科、专科的暴露率也在75%以上,而后勤及行政职能科室的暴露率较低。
由表2 我们可以看出,医院中不同岗位工作人员锐器暴露情况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01),其中,护士的暴露率极高,近于全部暴露于锐器之下,其次是医生,而管理人员的暴露率最低。
2.1.3 锐器伤发生情况分析
表3 不同科室调查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
由表3 可见,不同科室之间,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情况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01),其中,以外科最为严重,除此之外,超过60%的还有专科,以行政职能科室发生率最低。
表4 不同岗位调查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
表5 调查对象锐器防护自我实施满意度情况
表4 显示,手术科室的医生发生锐器伤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护士,无论是否为手术科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均超过一半。后勤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01)。
2.1.4 锐器伤防护意识调查
在调查了锐器暴露和受伤情况后,针对工作中可能导致锐器伤的地方,调查研究对象的自我防护情况,如表5 结果显示,研究对象自我防护措施有效实施率较低,仅有在医疗废物的正确分类和放置上,达到一半水平,而其他锐器防护,乃至伤后的正确处理自我满意度均不满20%。
2.2 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中,锐器伤发生人数1278 名,人均发生1.56 次。发生锐器伤的岗位主要集中于护士和手术科室的医生。在发生锐器伤的医务人员中,仅有8.1%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处理伤口。研究对象针对工作中锐器伤害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低。
3 讨论
锐器伤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同时也是遭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3],据文献报道,目前已证实有20 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其中危险性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据资料统计医务人员因锐器伤感染这三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6%~30%、1.8%、0.2%~0.5%。[4-7]而当前我国医院中,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比例较大,但上报比例小,医务人员和医院重视不足,防护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我国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医院应加大对锐器伤的关注,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时间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同时,严格在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在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熟练度的同时,也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医院还应加大锐器伤防护措施和伤后应急的宣传与落实。在医疗器械的选择上应尽可能使用带有保护装置的,如手术刀采用伸缩式刀片、缝合针采用钝性针头、注射器采用伸缩式针头等相对安全的医疗设备。只有医院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才有助于减少锐器伤的发生。[8-13]
[1]张影华,覃金爱,甘泳江,等.广西96 所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821-4823.
[2]徐世兰,吴西亿,饶莉,等.840 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6):636-639.
[3]李霞,谷金君,马静.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因素调查与防护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2):2251-2254.
[4]李卫光,徐华,朱其凤,等.山东省28 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605-1607.
[5]Mujeeb SA,Khatri Y,Khanani R.Frequency parenteral exposure and seroprevalence of HBV,HCV and HIV among operation room personnel[J].J Hosp Infect,1998,38(2):133-137.
[6]胡欣,杨柳青,刘永芳,等.医务人员锐器伤报告的调查与分析[J].华西医学,2013,28(8):1162-1164.
[7]刘云华,王书会,李百彦,等.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主要致伤物品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674-2676.
[8]何金爱,王婕玲,张顺珠.医务人员锐器伤报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08-2509.
[9]应方方,王少群.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J].医院管理论坛,2013,13(5):15-16,24.
[10]田青,吕婕,李蕾.1320 名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591-2593.
[11]彭凌,林燕,郑舟军,等.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因素调查及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2465-2467.
[12]李敬华.中医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锐器伤后报告及处理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402-404.
[13]林凯,叶金明,钟既宁,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325-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