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崛起文科生
2014-12-23张恒陈劲松徐臻
张恒++陈劲松++徐臻
李皋兰是李克强的发小,最近经常想起李克强年少时的一些细节,比如他背诵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苏轼的“大江东去”,比如他放下《古文观止》开始读《资治通鉴》,比如每天早晨,他在院子里一圈又一圈地跑步……他们两人曾一同跟着李皋兰的父亲学习古文、历史,并因此打下国学基础——那都是40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李克强领衔新一届国务院。2013年3月17日,在电视上再见新总理李克强,李皋兰感觉还是那么熟悉,乡音未改,思路敏捷。
在那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用略带合肥口音的普通话,把自己在国务院的新同事介绍给世界。
循着新成员的履历,人们发现,这届中央政府组成与以往大为不同,甚至是自1949年以来,最为独特的一届。
新味道
李克强的身体先微微右倾,侧头,然后再往后靠了靠,左手放到桌子上,这让他在回答美联社关于中国黑客攻击美国网络的质疑时,显得轻松自然:“刚才你说的话,我怎么有有罪推定的感觉呀。”还没说完,李克强自己就笑了起来。
这是3月17日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一幕。李克强恰到好处地引用“有罪推定”这一法律术语,给外界留下很深印象。许多人也因此意识到,这位北大77级法律系毕业生,成为新中国首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国务院总理。
新班子的独特还不止于此。新一届中央政府的4位副总理,也如李克强一样,全部具有人文社科教育背景(以下简称“文科”)。5位国务委员中,有2人接受过系统的文科教育,25位国务院部委“掌门人”里,16人有文科背景。
本届中央政府,成为自1949年以来拥有文科背景成员最多的一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员们,大部分都因为年轻时,恰逢中国转了一个身,得以有机会接受文科高等教育,并进入仕途,经过30多年的历练后,终于相聚在这个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里,掌舵中国这艘大船未来5年的航程。
文革中,坐听“时事开讲”
1970年代初,复课后,李克强进入合肥八中,完成初、高中学业。据他的高中班主任刘世民回忆,当时的李克强博学,但是“不张扬,很低调,下课后有些同学打打闹闹,他从来不参与,很安静”。
毕业后的1974年春天,李克强到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插队。他在那里入了党,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也是在那里的地头上,他听到了中央关于恢复高考的决定。
那是国家的新方向,更是亿万中国人的命运转折点——
后来成为国务委员的杨晶,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文化馆当干事;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安徽省固镇县时,袁贵仁正在那里教课,他后来一直延续着教育系统的线路,成为中国教育部“掌门人”;而与袁贵仁一道进入国务院担任国土资源部部长一职的姜大明,则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做知青……
虽然分散各地,互不相识,但他们做了同一个决定,参加取消10年之久的高考,上大学!而另一个问题,也随之摆在面前。
读不成的历史系
虽然决定参加高考,但志愿的选择让李克强内心斗争了很久。
在《师风散记》一文中,李克强回忆自己当时对北大心向往之,却又“几不敢有奢望”,犹豫良久,还是选择本省的一所师范大学做第一志愿,北大列第二志愿。至于专业,他倾向于历史。
在当时,这并非一个主流选择。1949年后中国几次院系调整,压缩综合大学尤其文科,如,原来国民党政府留下的53所法律院系,只剩下6所,社会学系则彻底消失,理工科成为时代主旋律——这是计划一切、力推国家重工业化的政府乐见的。
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胡锦涛与温家宝,就在那个时期进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和北京地质学院学习。1964年,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进入了清华工程化学系学习。
70年代末,情况开始变化,文科院系陆续恢复。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开始有了更多新选择。北大法律系是1977年“悄悄”恢复招生的,最初还是个秘密专业,教材上都印着“绝密”字样。
日后的教育部部长,那时与李克强同一年参加高考的袁贵仁,则顺心被北师大哲学系录取了,“学哲学可能更有意思,它可以融汇所有的学科,更有高度”。
那些“洋气”的年轻人
“我轻轻地,
轻轻地,
举起了红葡萄酒……
一千个黎明啊,
我和你踏着同一个步点,
放笑颜任春风拂首。”
姜大明的许多同学,至今依然记得他朗诵这首诗歌的情景。这首名为《凝视着你》的诗,曾在黑龙江大学77级哲学系非常出名。今天的国土资源部新部长姜大明当时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在学校的晚会上,他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朗诵了这首诗歌,引起一阵风潮。
写诗是那个时代的流行风潮。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马凯,都曾经创作过诗歌,马凯还曾经出版过诗集。2011年,张高丽到南开大学调研时,曾面对年轻的学子们,朗读自己的诗作《家乡》。
正当姜大明在哲学世界“放笑颜任春风拂首”时,李克强也开始在北大法律系崭露头角。他师从中国现代法学先驱、宪政学者龚祥瑞,树立起对宪法权威的尊重,他读《社会契约论》,对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勋爵的名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情有独钟。
这个在同学陶景洲看来偶尔下围棋,但棋艺并不太高,生活上“有点土”,吃饭“都常蹲在地下”,平时沉默寡言的年轻人,看书却很“洋气”:都是读原著,比如《政府论》、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书。
距离北大并不太遥远的人大校园里,马凯也正以这种疯狂的劲头读书,他当时读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2009年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马凯回忆道,那时读书学习真是“拼命”了,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自己每天晚饭后,逐段逐节地读《资本论》。
马凯在人民大学的导师卫兴华教授说,恢复高考后,像马凯这批学生,来学校之前都有了丰富的工作经历,他们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非常用功。
“下海”从政
临近毕业,卫兴华极力挽留马凯继续学术生涯,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计划价格形成的因素分析》曾被理论界视为“双渠价格论”的代表作。
但马凯还是决定从政,他称之为“下海”。希望将经济理论研究实践化。 李克强毕业时面临的是另一种选择,当时许多同学都准备出国留学,他英语很好,留学的机会也很大。但经过多次恳谈,他接受了时任北大党委副书记马石江的挽留,留校担任团支部书记。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从政之路。
1983年,留校北大刚刚一年,李克强就由北大团支部升任到团中央任职,从此走上政途的快车道。
这时候,姜大明也从黑龙江大学毕业了。1984年,他坐了一夜火车,回到了北京,被分配进团中央工作。马凯则“下海”到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一年后,又调任北京市西城区计委,其后在计委、体改系统工作。
袁贵仁却没有立即走上仕途。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又拾起老本行,留校任教。等他进入政府机关工作,要到1998年了,那时候,他已是北师大党委书记。
这批获得提拔、具有文科背景的年轻官员,因为各种机缘,在未来进入中国权力的最高层级,开始影响中国的发展走向。
破格提拔官员多
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俊生做了一份《“60后”省部级干部成长路径分析》,在分析了21位“60后”省部级官员的详细晋升资料后发现,几乎每位“60后”省部级官员都有被破格提拔经历。
李克强即是这种情况。在团中央工作了15年后,李克强空降河南,担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省长”。
他的博士学历是1994年取得的。从1988年开始,本科就对经济领域很感兴趣、曾专门研究商法的李克强,回到北大,攻读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
在整个90年代,官员在职进修的现象非常普遍。刘延东1990年到1998年,相继在人大、吉林大学学习,分别获得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硕士学位和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而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也分别于1989、1997年到中央党校进修学习党政管理等课程,1993年到1995年,还曾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他们的学习含金量很高。曾给汪洋授课的中央党校教授陈雪薇回忆道:“当时他们学马列原著,是一句一句地抠,一句一句地讲。所以说汪洋的理论功底是比较扎实的。”
这段时期,一场变革正在政府内部进行。市场经济导向确立,从1993年到1998年,政企分开、几乎撤销了所有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技术性的工作,逐渐转移给社会与企业承担,政府部门开始更倾向于调控经济管理、制定公共政策。这就给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有文科背景的年轻官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李克强在河南工作了6年,2004年底,调任辽宁担任省委书记。
一股浓烈的文科味
在李克强调任辽宁前,该省的省委书记是闻世震,1940年生人,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制造系,当时即将年满65岁。
当时《中国新闻周刊》将这次调整看作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人事交接:“如果把闻世震算作工程型专家治国的一员,李克强则可以算作社会管理型学者治国的代表之一。”
该刊引用一家研究机构的分析称,2003年“两会”后,中国的省部级领导中,文科出身的已经占据多数,根据公开资料,理工科和文科出身的比重分别为40%和60%。半个月后,该刊的另一篇报道中又指出:“从前一代官员多是工程师出身,到新一代领导者以经济学者与法学学者为主的代际变化,隐含着治国方略的调整。”
“这也是国家越来越成熟的标志,”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道,“学工程技术的人员研究具体的自然规律、实施工程制造等,主要是和‘物打交道,长期以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文科背景的官员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历史的感悟一般比学习工程技术的人员要更为深厚一些,对社会矛盾的化解,有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2003年,中国加入WTO初期,国务院5位总理与副总理中,还有4人拥有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职称。但到2008年则变为其中4人拥有文科教育背景。再到2013年,5位正副总理全部拥有文科教育背景。文科的味道越来越浓。
这并非偶然现象。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人民日报海外版》细数205位中央委员履历发现,除了21人(占比10.2%)是理工科背景外,其余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委员均是人文社会科学背景,或者是具备理科、文科复合背景。
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报道中还认为:这“预示着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将全面进入一个经济学家、法学家等具备人文社科知识背景的精英治理时代”。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