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2014-12-22刘建秋兰国谦郭利键张江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年12期

刘建秋+兰国谦+郭利键+张江伟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北省环保产业的发展规模,从调查的企业看,河北环保产业以民营小企业为主,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产值和利润不大;其次,分析了河北环保产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情况,从中看出,在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和洁净产品生产的四类企业中,企业数量分布均匀,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产值较高,环境保护服务总产值较低,总体上看河北的环保企业以工程设备为主,处于环保企业经营的低端,以技术咨询、新产品开发为主的创新型企业还不多,创造的价值更少。本文最后,提出来要促进河北省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需要解决包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市场、抓住防治重点、建立环保基地、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信息交流六项措施。

关键词:河北环保产业规模  河北环保产业类型  河北环保产业问题解决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培育和发展。2011年党中央提出把加强环境保护、振兴环保产业作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地位得到巩固。特别是近两年蔓延全国的雾霾天气,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是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经济、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河北省地处北京周边,是首都的绿色屏障和后花园,环境保护责任重大,环保产业亟待发挥重要作用。河北省的环保产业近20年得到飞速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但与我国先进区域比较还很落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支撑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规范不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不多,许多影响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是在河北省内环保产业总体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企业规模、区域分布、门类结构、产值利润、人员构成等发展现状,分析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对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1 河北省环保产业的规模分析

1.1 企业性质分析

调查涉及河北省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664家。其中,国有企业56家,占8.4%;集体企业16家,占2.4%;股份合作企业15家,占2.3%;有限责任公司307家,占46%;股份有限公司31家,占4.7%;私营企业191家,占29%;中外合资企业7家,占1%。从企业的性质看,河北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企业占93%-95%,事业占7%-5%,生产经营性企业是环保产业的主体。从企业的数量看,环保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占比例不到10%。因此,今后一段时期环保企业的主体不会变化,如何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民营环保企业发展对环保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在调查的企业中,通过国家、省级、地市级各类推荐认定的企业有80家,占12%,获得认证的企业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领导意识不强,对规范管理认识不够。也有企业整体技术、装备和人员水平不高,达不到认证要求。因此需要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整体提升河北省环保企业的实力。

1.2 人员构成分析

河北省环保产业从业人员从1993年的4万余人增加到2013年的8万余人,从业人员总量有两个增长期,第一个时期是2004年从业人员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从2009年起进入第二个增长期。增长期的变化不仅与产业整体发展形势有关,环保得到重视,投入增加较快时,促进了环保从业人员的增加。但还有一种因素需要注意,就是伴随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员增长近年趋于缓和甚至负增长。

从地域方面分析,沧州、唐山两地的环保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较大,分别均超过了全省人员总数的20%,邯郸占15.0%,三地相加接近50%。因此,沧州、唐山和邯郸的环保产业总体发展好于其他地区。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人员占3.4%,中级职称人数占6.8%,初级职称以下占90%。一方面与环保从业人员年轻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从职称地域分布看,廊坊、石家庄环保从业人员中、高级人员所占比重较高,这与城市规模和对技术人员的吸引力密切相关。

1.3 不同性质企业的产值分析

调查的企业中,有不同企业性质,其各有限责任公司是环保产业的主体,企业数占总数的46%,但产值占总量的79%,总体运转良好;其次是股份公司,企业数占总数的4.7%,而产值占总量的15%;私有企业数量占总数的29%,但产值只占总量的12%,生产规模偏小;占企业总数8.4%的国有企业,其产值占总量的6%,活力需要提升。

1.4 企业规模的产值与利润分析

调查的环保企业中,工业总产值过亿的企业仅占调查总数的11%,而其年收入总额占工业总产值的68%以上。1000万-1亿的企业数占调查总数的36%,工业总产值份额占到近29%。而占总数58%的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仅占总量的3%。因此整合微小企业、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对企业提高创收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调查的企业中,93%的企业盈利,有7%的企业亏损。总体盈利面较大,但盈利企业的利润空间并不大。企业盈利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367家,平均盈利仅22万元。其中74.2%的企业盈利在500万元之内,7.2%的企业盈利在500-1000万元,11.6%的企业盈利超过1000万元。因此,环保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堪忧。endprint

2 河北环保产业经营类型分析

环保企业的经营类型分为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和洁净产品生产等四类。在统计的企业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2家,占总企业数的28%,总产值占总量的49%;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企业311家,占总企业数的42%,总产值占36%;环境保护服务企业182家,占企业数的25%,总产值占11%;洁净产品生产34家,占企业数的5%,总产值占4%。其中,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两大类产值占到了总产值的85%。总体上看河北的环保企业以工程设备为主,处于环保企业经营的低端,以技术咨询、新产品开发为主的创新型企业还不多,创造的价值更少。

2.1 资源综合利用类型分析

河北省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中,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企业61家,占企业总数的30.7%,占资源综合利用年工业总产值的46.5%;其它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企业占总数的23.7%,产值占总产值的19.1%;加工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企业占总数的18.6%,产值占总产值的18.7%。这三类企业数占总数的73%,产值占总产值的84.3%,因此在综合利用领域未来占主导的还是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其他废渣的综合利用伴随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2.2 环境保护技术与产品的开发情况分析

在环境保护技术与产品开发中,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开发34项,转让技术成果次数524次;水污染防治技术开发数量为18项,转让108次;环境监测技术开发11项,转让60次。从技术开发的领域分布看,开发的新技术集中在污染控制的热点上,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薄弱,与该领域较大的产值不相称,开发潜力巨大。从技术转让与开发数量的比例看,转让数远远高于开发数,说明企业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主要依靠外来的技术支持。

2.3 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领域分析

环保设计与施工主要集中在空气污染治理工程和水污染治理工程上,两者共完成723项工程,占总数的99%以上;两者的设计收入8592.68万元,占总收入的99.54;两者完成工程施工收入61725.38万元,占总量的87%。因此近期水污染治理和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工程是环境工程的主导。但也应该看到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收入所占比例的增加,也要看到生态治理等工程的潜力。

2.4 环境咨询服务情况分析

环境咨询项目的分布和收益是反映环境技术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从事环境咨询服务的企业中,环境影响评价企业20家,清洁生产审核与培训企业22家,两者占总企业数的67%,因此这两个领域是环境咨询的主体;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完成2785项,占总完成咨询数的近86%,收入1547.51万元,占总收益的77%。这与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保持高水平、工业项目快速增长和国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密切相关。但在环境技术服务领域出现负增长,与区域技术创新薄弱、企业不中暑技术更新是分不开的,因此河北的企业技术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2.5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情况分析

河北省环境污染设施运营服务企业90家,其中从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的企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达58.2%,年收入占总收入的77%,利润占总量的46%;从事除尘脱硫的企业占总数的17%,收入占12%,但利润占到总数的47%。因此现阶段废气治理的市场较大,有可能与水处理平分秋色。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年收入在100万以下的企业数占总数的46%。年收入分布区间在1000万至1亿的企业数仅占10%,但这10%的企业收入总额占总收入的51%。因此进一步提高运营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实力是当务之急。

3 河北环保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河北省环保产业总体发展在全国处于中游,但伴随国家对战略新兴产业支持力度的加大,特别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加快,首都周边环保治理力度的强化,河北的环保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客观思考河北的环保产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专业人才短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水平落后、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环境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市场化程度缓慢,总体滞后于环境保护发展的总需求。需要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市场、抓住防治重点、建立环保基地、加强人才培养和强化信息交流,推进河北环保产业再上新台阶

3.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国家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经把环保产业上升到战略层面。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进环保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河北省重视环保产业发展,2013年10月省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环保产业发展,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十项措施》,包括吸引国内外知名节能环保企业在河北省设厂,扶持省内现有节能环保企业,创建节能环保技术联盟、服务联盟、同业联盟,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强化监督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释放市场潜在需求,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抓住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完善各种管理措施,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管理和业务流程,创新市场融资渠道,积极为环保产业发展筹措资金。建议设立省级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环保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实验室能力建设、重点示范工程及重大项目引进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国家和省新兴产业财税政策,对环保产业的创新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完善环保法规、标准和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促使企业加强污染治理,从而催生对环保设备、产品和服务的更多市场需求。落实国家的以奖代投政策,激励企业增加投资,保证达标排放。完善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绿色信贷、税收优惠、绿色价格等环境经济政策,鼓励产业发展。

3.2 培育壮大市场

目前的环保市场还不够健全,还处于依附地位,没有形成产、供、销、服务一体化市场,因此也影响了产业体系的建立。为此,环保产业的市场建立要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技术升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需要,集合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创建集中环保技术研发与转让、环保产品交易、环境工程施工与运行、环保技术服务、环保信息咨询和综合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大市场。endprint

要建立和形成一体化市场,就需要强化政府引导,建立和维护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环保市场秩序。要制定完善的市场管理规章,建立环保产业市场行为规范,确立环保产业运作的基本准则。要建立健全环保产品、环境工程建设、污染设施运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环保工程与技术装备招投标制度、环保工程和关键设备质量监理制度,实现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

对河北来讲,要与京津冀三地的高校建立技术合作平台,加强新技术的研发与转换。要吸引国内外一流大型企业与河北的企业合作与融合,建立工程、技术和服务平台,建立龙头企业牵头的工程与运营公司。要集合河北的环保服务公司,根据各自优势进行服务项目优化,建立门类齐全、服务优良的环保技术服务与信息咨询平台。解决目前环保市场小、散、乱的局面。

3.3 抓住防治重点

环保行业要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着重发展环保制造业、环境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洁净技术产品四大领域。近期要关注烟气脱硫脱硝问题,关注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等升级改造,关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农村污水与垃圾处理,关注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关注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关注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地生态修复,要关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污染控制重点,还要关注环境监测与预警等环保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在抓住重点的同时,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用新技术解决难问题。要加强技术攻关,解决引进环保技术装备的技术难题,提升装备制造水平。要把环保重点与培育市场相结合,以治理热点带动市场发展,反过来完善的市场又促进重点环境问题的解决。

3.4 建立环保基地

河北的环保产业发展需要产业园的依托,国内有建立环保基地成功的经验,长沙、苏州、宜兴、沈阳等地已经成功建成环保科技工业园,有效的带动了区域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园区建设的经验,运行良好的园区必须得到政府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有大量资金做保障,有优势门类做支撑,有大型企业做引领,有多家企业相融合。河北已经具有了建立环保科技基地的基础,邯郸、邢台、唐山等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已具雏形,沧州(泊头)、张家口宣化的除尘设备生产基地也具有一定影响,唐山、石家庄等地也在筹备建设环保产业园。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进一步优化环保产业园的功能划分,明确不同工业园的主导经营门类,做好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同时要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吸引企业入住产业园,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同时还要优化管理、增加投资、简政放权,推进产业园快速发展壮大。

3.5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没有高科技人才作后盾,就不可能有河北省环保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培养、引进和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是环保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针对目前河北环保产业的人才结构,需要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上进行创新。要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良好契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河北的环保技术工作,指导河北环保技术发展的方向。要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提供优惠政策,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安于奉献河北。要立足自己培养,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使之成为环保行业的主力军。要加强环保科技人才的管理,要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上关心他们,使环保科技人才专心投身于环保事业。

3.6 强化信息交流

时代信息交流作用巨大。为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环保产业信息化平台,利用其网站及时将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管理重点,以及新扩改“三同时”、公共环境基础设施、限期治理、污染减排等环境保护要求和投资信息向社会发布,引导环保企业展示环保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从信息化入手,建立环保信息数据库,为信息咨询服务提供服务平台和基础信息。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环保技术、产品推广和技术转让网络,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调查,2010.

[2]宁宁.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论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3]徐伟朴,孙旭霞.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机遇与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4.

[4]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十项措施》.http://info.hebei.gov.cn/hbszfxxgk/329975/329982/6156448/index.html.

[5]“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http://www.gov.cn/zwgk/

2012-06/29/content_2172913.htm.

作者简介:

刘建秋(1963-),男,河北辛集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书记,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技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