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提升薯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014-12-22五谷
五谷
山高坡陡、海拔高、气候冷凉,是人们对地处黔西北的毕节市自然环境的总体印象,也正因为如此,过去人们形容毕节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既边远高寒,又贫穷落后。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以来,在贵州省各级党委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在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稳步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人民增收,使山区迅速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
据了解,毕节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清代前期马铃薯作为蔬菜传入境内,到民国时期,贵州省已经成为马铃薯主产区,并形成不同的种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温饱,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产和总产都不断提高。上世纪50年代,马铃薯年均播种面积为31.05万亩,总产为13.3万吨,到了上世纪90年代,种植面积扩大到194.3万亩,产量达到156.9万吨。在20世纪的50余年间,全市马铃薯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不断上升,同时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马铃薯新品种的引种、选育与推广,防退保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但是,上世纪毕节市发展马铃薯生产主要是为了发展粮食生产和解决温饱问题,把马铃薯作为产业来培育,其特征不是十分明显。同时在生产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耕作栽培技术粗放落后等,使马铃薯生产单产低、薯块品质差,马铃薯长期作为粮饲兼用作物来利用的状态没有明显改变。但随着人们对毕节市马铃薯区位优势认识的提升和对马铃薯栽培与加工利用的探索,毕节市马铃薯产业逐步显露出来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马铃薯作为毕节市重要的优势作物和特色作物,受到政府及其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逐步从产品生产向培育产业发展。
首先,依托马铃薯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了解决马铃薯生产中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的问题,进入新世纪后,毕节市与省农科院合作,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用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全面系统地研究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探索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接着,市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部门,积极申请实施省级马铃薯良种繁育与高产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集成组装,配套实施马铃薯高产高效增产技术,为马铃薯产区农民作出了示范。在此基础上,2008-2010年全市参与实施了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与示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体系,从而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其次,制定政策,研究规划,明确目标与措施,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在实施马铃薯科研项目,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十一五”初期,毕节市根据国家已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贵州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内容,结合毕节的实际,制定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毕署发〔2007〕43号)和《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意见和规划提出符合毕节实际的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分阶段目标,扶持政策措施等,具有可行性,在经组织论证后,进行了实施,对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次,马铃薯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运输等条件的改善,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鉴于马铃薯产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能力,毕节迅速扩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规模,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同时,原毕节行署结合实际增加投入,在毕节农科所建设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将脱毒微型种薯的生产能力提高到5000万粒以上;在威宁、赫章等海拔高、气候冷凉的县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另外,毕节市还把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作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重要职责,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以补上马铃薯加工的短板。
其四,鼓励和支持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马铃薯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近年来,毕节市马铃薯专业生产合作社作为马铃薯的新型经营主体在各地都有发展,特别是威宁,仅专业从事马铃薯种薯扩繁及其生产经营、马铃薯商品运销的马铃薯合作社就有近20家,生产马铃薯原种1.41万吨,生产一级良种4.686万吨,商品薯100多万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该县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经过以上四方面的培育,近几年毕节市马铃薯产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就。一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从规划前的300万亩左右发展到2013年的521.1万亩;二是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基本健全,脱毒原原种的生产能力为5000万粒,2013年生产原原种3800多万粒,原种繁育基地0.8万亩,一级种薯生产基地2.79万亩,二级种薯扩繁基地36.6万亩,生产脱毒种薯50余万多吨,从而使种植的马铃薯中脱毒种薯占60%以上,较规划前增加了12个百分点。脱毒种薯及其配套增产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统计,近三年,脱毒种薯单产为每亩1194.7公斤,是非脱毒种薯1.55倍;三是马铃薯品种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一批商品性能好的菜用马铃薯,如威芋5号、费乌瑞它、宣薯2号等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马铃薯的鲜销量从2007年时的每年60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120万吨以上,占马铃薯产量的三分之一,极大地改善了马铃薯的消费结构;四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及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以毕节市为主制定的马铃薯原种、一级、二级种薯生产技术规程,得到了发布实施,选育引进并通过省级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有7个,同时也为毕节市今后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五是马铃薯的储藏、加工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建成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有8个,拥有设计加工能力为6万吨的马铃薯淀粉和薯片加工企业4家。
据介绍,下一步毕节市将开展马铃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攻关,积极发展马铃薯规范化种植,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努力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水平及其效益;进一步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发展加工,以建成南方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优质商品薯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基地为目标,全面提升马铃薯的产业化经营水平。确保到2020年时,全市建成较为完善的马铃薯产业体系,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达到55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基本普及,单产水平明显提高,马铃薯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全市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