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植物守住生态红线
2014-12-22撰文林言
◆撰文/林言
保护野生动植物守住生态红线
◆撰文/林言
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与服务,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守住生态红线,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末,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林业厅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蓝晓光首次向社会公布我省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拯救保护状况。从发布会获悉,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拯救工作迫在眉睫,我省正通过多种途径实施抢救性保护。
濒危物种保护,刻不容缓
我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保护拯救任务十分艰巨。据初步统计,目前受威胁程度较大的野生动物有近200种,华南虎和朱鹮在省内的野生种群已绝迹,金钱豹、斑羚、藏酋猴等难觅踪迹,中华秋沙鸭、眼镜王蛇等数量极少,云豹、野生梅花鹿等分布区域极为狭窄。处于濒危甚至极度濒危的野生植物约有160余种。
造成这种严重濒危状况的原因,除物种本身基因衰退以外,主要是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中,乱捕滥猎、滥采乱挖等非法行为影响最为直接。目前,兽类、蛇类、观赏鸟类和蛙类等动物被非法猎捕的情况仍较严重,野外资源量有减少的威胁。植物中的红豆杉、兰科植物等野生种类也因其独特的药用、材用或观赏价值而被非法利用,陷入濒危境地。
保护拯救措施,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保护拯救工作。
建立健全保护法规体系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并发布了一批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性文件。长期组织开展“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开展舆论监督。在野生动物分布区,积极推进社区共管活动。
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保护体系。全省已建立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保护小区350多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0个、省级湿地公园13个。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含救护中心)23处,省级以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9个。同时,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基层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健全林业、公安、海关、工商等部门间执法协调机制,强化对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走私野生动物的联防联控和综合治理。2013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案件153起,涉案野生动物6263只。
对濒危物种实施抢救性保护。自2010年起,我省实施了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外回归、种群重建等措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截至2013年底,已在杭州、温州等9市24个县(市、区),对银缕梅、红豆树等31个野生植物实施拯救保护。在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下,组织实施扬子鳄、朱鹮、黄腹角雉等濒危动物的保护拯救项目,共计投入经费1500多万元。
创新拯救保护手段。在资源调查、基因保存、物种繁育、野外放归、活体标记、野外跟踪、检测鉴定、疫病防控等多方面进行联合攻关,积极推广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在象山实施我国首个“人工引导鸟类选择繁殖地试验”,布设燕鸥假鸟模拟声音,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前来繁殖。最多观察记录到3300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
保护拯救工作,成效初显
目前,我省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拯救工作,特别是一些代表性物种的保存和种群恢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基本扭转了持续下降的态势,总体上稳中有升;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得到保护,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一些极濒危动植物正逐步摆脱灭绝的风险,并向好的方向发展。被称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在2000年已确认在浙江省范围内绝灭。为重建种群,2008年我省在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启动朱鹮易地保护与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目前,朱鹮总数已增加到115只,且生长良好。“植物大熊猫”百山祖冷杉,野生植株仅存3株,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现通过生境保护与人工繁育研究,已成功繁育嫁接幼苗800多株、实生苗50余株,营造人工种群林15亩。
与此同时,民众支持、参与的愿望和热情日益提高,社会各界和民众纷纷通过协会组织、微博微信、捐款捐物等各种形式参与和支持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工作。全省重点林区市、县都相应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民间组织。从2008年至今,先后有13个单位及个人获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奖。
然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种的干预、伤害依然存在,目前的保护力量还远远不够。无论是保护意识、政府重视、技术手段、资金保障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