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愿意住在什么样的农村

2014-12-22文孟君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边缘维度农业

文孟君

农民愿意居住在什么样的农村?

如果不想简单随意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先来看一下意大利科研人员于2007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吧。

意大利农村地区收入情况

这项调查研究采用多层次的研究方法考察多功能农业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该研究对意大利8000多个行政区中的农村和6356个半农村地区的家庭户数、总人口、总收入以及单个家庭收入等予以考察。为了更好地了解空间分化情形,将农村和半农村地区划分为边缘地区和非边缘地区。后者又进一步分为农业地区、郊区、新农村地区(newruralarea)三类。最后收集到了颇有启示意义的数据。调查数据显示:

边缘地区:3075个行政区。其单个家庭收入(2.95万欧元)低于农村整体的平均水平(3.38万欧元)。

农业地区:1182个行政区。农业活动为主,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高于农业地区的平均水平。但单个家庭收入(3.20万欧元)低于农村整体平均水平。

郊区:849个行政区。农业重要性低而且迅速下降,1991年到2001年下降幅度超过36%。同时,上班族的大量涌入是此地区的一个特点。其单个家庭收入(3.54万欧元)要高于农村整体平均水平。

新农村地区:1250个行政区。尽管农业的重要性较低,却并未急剧衰减。甚至呈现出农业就业的整体性绝对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复苏。其单个家庭收入(3.82万欧元)高于农村整体平均水平,而且是所有农村地区里最高的。这类地区在家庭户数和总人口数上都超出农业地区、郊区,甚至边缘地区,虽然其在行政区数目上还不及边缘地区的一半。

新农村地区总人口数占农村总人口数的31%。而农业地区占总人口数的21%,郊区占18%,边缘地区占2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化和自由化背景下,农业虽普遍衰退,“乡村却并没有遵循一种线性方式转变为‘普遍的的边缘地区,相反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从而产生了差异和分化的空间。”其中,“新农村地区”可谓值得好好关注和研究的农村发展新气象,不仅保留了农业空间,而且还充满生机。其集聚了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人口,而且收入远远高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区,甚至紧邻城市、拥有诸多优势的郊区也不如它。

“新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

调查中还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那些能够自愿选择居住地点的农民,在可供选择的上述几个地区中,选择居住在新农村地区的占到44%,郊区为33%,农业地区为23%。显然,农村居民更愿意选择“新农村地区”居住。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了:“新农村地区”业已成为农民更倾向居住的地方。

那么,更具吸引力的“新农村地区”,它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呢?

在新农村地区的优势特点分析研究中,该研究引入了“农村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从自然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三个维度去考察“农村生活质量”。其中,自然维度是指景观和景观的质量、可及性以及维护景观的能力;经济维度,是指现有的服务和生产活动及其质量;社会维度,是指农村地区的社会资本,由社会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等构成。三者与“农村生活质量”的关系是:“所感知的农村地区的质量”(自然维度)、“服务的提供和质量”(经济维度)对“农村生活质量”产生作用和影响。同时,它们还分别对“地区社会资本”产生作用和影响。另外,“地区社会资本”(社会维度)一方面承接前述“所感知的农村地区的质量”、“服务的提供和质量”二者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农村生活质量”产生作用和影响。

新型多功能农业

该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新型多功能农业的规模”对于当地农村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这里的“新型多功能农业”指的是,有机的、更节约型的、农场加工和直接销售(短线流通)、多产优质的农业。同时,除了传统的农业活动外,还扩展了非农业活动,如景观管理、能源生产、农业旅游等。

分析结果发现,“新型多功能农业的规模”对“地区社会资本”、“服务的提供和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和影响。“新型多功能农业”发展得越好,当地社会资本就越得到加强。同时,它所提供的商店、运动休闲、旅游设施等就业机会,不仅创造了生活质量中的经济维度的一部分,促进了服务的提供和质量,也强化了自然景观质量和社会资本。所有这些正向的作用和贡献最终体现在对“农村生活质量”的作用和贡献上。

另外,对于“农业对当地生活质量贡献”的积极评价,也加强了当地社会资本,从而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

意大利调查的启示

综合以上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获得以下这些方面的认识:

“农业存在普遍衰退”是一个事实存在,但不是表现为简单、线性地普遍萎缩至“边缘地区”,而是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变化情况。农业地区数量在减少,一部分分化为边缘地区和郊区,而有的却转化成了充满生机的“新农村地区”。

“新农村地区”的出现,代表了传统农业发展的新的改变趋势。同时,也因应了城市文化对乡村文明的怀旧。农业及其农业生活并非像普遍认为的“走向衰亡”这么简单。传统农业在工业化、全球化的冲击下,虽在走向衰落,但也在凤凰涅槃。城市文明业已暴露出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从而重新焕发了人类对农业生产、乡村文明的思考和怀恋。这些思想理念及其行为活动,成就了“新农村地区”的农业复兴。

“新农村地区”,业已成为农村居民愿意居住的地方。其特点优势在于:经济方面,农业生产效益高、就业机会增加、服务完善等;自然方面,景观美丽、无污染、可及方便、生态持续等;社会方面,社会资本存量大和可持续生产,凝聚力强,有自豪感,互信互惠,有共同目标等。

其中,“社会资本”的考量在农村生活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新农村地区”最为引人瞩目的特点。同时,也间接地说明了传统农村地区衰落的最后原因在于“社会资本”的彻底流失,村民之间互信关系网络的瓦解,整个村庄的原子化。

“新型多功能农业”,在新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新型多功能农业”,可以理解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其生产置于自然之上,更节约,农场加工和直接销售以保证产品新鲜优质。同时,除了传统的农业活动之外,还扩展了非农业活动,如景观管理等,赋予农业之外的功能,拓展了农业地区的生产空间。

“新型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和扩大,对于当地农村社区,不仅改善了服务质量,提供了就业机会,激活了农村活力,而且增加了社会资本的存量并促进再生产,加强和提升了凝聚力和自豪感,吸引其他地区农民加入,带来新的额外市场。

另外,“新型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不再是一个被人冷落和忽视的行业,农业的新活力、新形象、新作用,也有助于农村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发展,“新农村”成为一个令人关注和向往的地方。

地球俨然已成一个“村”,来自村那边意大利村民的生活情况对于同住一村的我们,应该会有所启示,尤其是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农民倾向在什么样的乡村安居乐业,是一个非常值得多方借鉴、审慎发展的宏大工程。

猜你喜欢

边缘维度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
边缘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