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农业嘉年华又绽眩目光华

2014-12-22曾诗淇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草莓栽培景观

曾诗淇

芳叶已漠漠,嘉实复离离。初春的北京虽带着一丝凉意,却依然阻挡不了万物复苏的脚步。被誉为“融合农业第一品牌”的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于2014年3月15日在北京昌平区草莓博览园开幕。国家级别的农业精品展、缤纷奇异的瓜果、紫色营养的蔬菜、幽贞高雅的兰花、丰登香溢的五谷、特殊功能的植物、垂涎欲滴的草莓、神秘灵动的蜜蜂、荟萃南北的蘑菇、农趣十足的体验活动……展现不一样的农景农事农趣。

按照“一展两区三乐园”的活动规划,第二届北京农业嘉年华设置了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农业艺术体验区、草莓科技博览区、农事体验乐园、拓展休闲乐园、主题狂欢乐园六大功能板块,并将组织“草莓票香”采摘体验等十项特色活动。把科技、创意、文化融入农业当中,让市民了解高科技农业、欣赏农业景观、品味农耕文化、体验农事乐趣,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

科技改变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新品种、新技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农产品品类,更一次次颠覆了市民对传统农业的概念,农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功能。

草莓科技博览区延续了去年的“草莓风”,同时又创新了不少亮点景观,草莓隧道、草莓天瀑两个展馆依托高新技术集中展示草莓的国内外优新特品种及栽培方式。

草莓隧道是今年的新主题,展馆内最引人注目的要属带有“草莓隧道”字样的红色长廊,草莓环绕在整个长廊上,红色的建筑上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怎一个“美”字了得。据介绍,草莓隧道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草莓造型的抽象提取,整体景观犹如一条深邃鲜红的草莓通道,视觉效果震撼,富有张力。馆内展示了各种先进的栽培模式,立柱栽培、墙体栽培、A字架栽培、双层栽培、单层栽培等展示国内外草莓品种51种,置身这里,仿佛来到草莓的世界,让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体验草莓活动的乐趣。

草莓天瀑依旧是主打景观,通过改变廊架的排列高度,结合现代无土栽培模式,营造出两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草莓景观——“草莓天瀑”与“百变天瀑”,充分展示了草莓立体栽培的科技成果。这两条“天瀑”犹如两条红色与绿色相间的瀑布从天而降,红红的草莓果实点缀于绿叶当中,人在下面游走,眼收美景的同时,内心充满喜悦之感。“百变天瀑”在其调节范围内形成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游览通道,营造了“人在画中游,莓深不知处”的意境。此外,展馆内还设置了温室自动气象站,能自动监控温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有效辐射等系列气象因子,制作出精细化的温室气象数据,实现对农作物的科学指导。

农业艺术体验区以瓜样年华、紫蔬探秘、幽兰奇境、五谷道场和奇妙乐园为五大主题馆。展示许多农业新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堪称“新特奇优怪”农品荟萃。3米长的丝瓜、拳头大的冬瓜、可以挑出“粉丝”的金丝搅瓜、浑身长满刺的小黄瓜、紫色的胡萝卜、长在一根秧上的番茄马铃薯、拖鞋形状的兰花、可以让食物变甜的神秘果,“新特奇优怪”品种汇聚一堂,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在技术方面,反季节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成功尝试成为一大突破。我国的大田农业因种植环境需求不同而分布在全国各地,例如反差最大的小麦和水稻,两者的种植温度相差十几度,如今却放在一起种植,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据工作人员介绍,在五谷道场场馆南侧900余平方米,反季节成功集中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谷子、小果亚麻荠等20余种生长特性差异大的农作物,基本涵盖了我国南北方的各种大田作物。采用梯田形状设计,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成功克服喜温或喜凉、短日照或长日照、偏酸土或偏碱土等不同农作物在冬天集中种植的技术大难题。采用分小区形式创造不同农作物的适宜生长条件,具体运用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浇水、施肥、控温、控光等差异化技术管理措施,同时使用先进的植物声频发生器发射的特定复合声波促进作物生长,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创。

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栽培模式,使农业种植实现现代化。草莓景观的打造使农业摆脱原来的“土味”,成为一种时尚。大田作物的反季节成功种植,让我们看到,科技的力量让本来看似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成为可能。

创意丰富农业

近几年,带有创意的农业景观逐渐兴起,如果说科技改变了农业,那么创意则让农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农业艺术体验区内分别以农产品为元素塑造的农业创意景观,充分证明农业不仅解决“吃的”问题,还具有休闲、观赏价值。

走进瓜样年华展馆,迎面而来的一幅壮丽的景观, 一条蜿蜒盘旋的长城横亘其中,其间刻着“美丽北京”四个大字,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源远,多姿农业元素的融入,充分体现了北京农业文化的绚烂多彩。透过“美丽北京”主题景观,可以欣赏到以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障景手法体现的、汇集瓜类和花卉、喷泉等元素组成的多彩屏风,现场有许多市民拍照留念,还有的忍不住上前去亲手摸一摸,似乎不敢相信,农业竟如此神奇。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展馆以形态奇特、色彩丰富的趣味“瓜类”植物组成的农业创意景观为主,结合“福—禄—寿—喜”的主题游览路线,营造热闹非凡、吉祥喜庆的氛围,在带给市民祝福的同时,让市民乐在其中,赞不绝口。

南瓜凭借其颜色、形状等优势一直是众多展会上的“宠儿”。此次采用高空廊架栽植模式,种植品种有京红栗南瓜、多翅南瓜,大大小小的瓜基本都是红色的,展现出群瓜争春的场景,被称为“鸿运当头”。在“鸿运当头”的左手边摆放的是去年农业嘉年华使用过的红酒橡木桶,本着环保原则,采取废物利用,经加工将木桶改造成水桶、花盆等造型,在每个酒桶上栽植一个特色瓜类品种,巧妙设计成“群瓜荟萃”景观。走着走着,记者来到了丝瓜长廊,工作人员介绍,最长的丝瓜可以长到两米多,从廊架顶上几乎垂坠于地面,游走其中,有种欲与丝瓜试比高的冲动,密布丝瓜的廊架下配几把藤椅,好似四合院里老人重温往昔岁月的情景。

带有“福—禄—寿—喜”主题的景观贯穿其中,盛开的莲花中托着一枚全部由南瓜拼贴而成的寿桃,在加上双鱼元素添姿生彩,使整个莲花宝座显得美好吉祥,取名童子祝“寿”;双“喜”盈门是由各色瓜类拼饰而成的祥云图案和拱形鹊桥门,象征着喜结连理,拱门下大大的喜字代表双喜临门,无论是新婚燕尔的小夫妻还是伉俪情深的老夫妇,都会感受到无限的甜蜜; 葫芦谐音“福禄”,人们把玩葫芦也是借“福禄双全”的美好寓意,此景观以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葫芦、蝈蝈为元素,展示葫芦文化,充满生活气息和乐趣,寓意为福“禄”双全。

猜你喜欢

草莓栽培景观
景观别墅
油麦菜栽培要点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