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黄金?甜蜜毒药? 路边的野蜜你不要“睬”
2014-12-21
蜜蜂通过扇动翅膀,蒸发蜂蜜中的水分,使其不易发酵,便于保存。
细菌等大部分微生物无法在蜂蜜内繁殖生长,因为蜂蜜的含水量极低。
甜美的蜂蜜挑动着人的味蕾,是颇受青睐的养生保健食品。“原始提取”、“天然野生”等说辞,更容易使人趋之若鹜。野生蜂蜜到底有多珍贵?其营养真的比普通蜂蜜更好吗?
“花蜜”和“蜜露”的区别
在了解野生蜂蜜的功效前,有必要先认识一下蜂蜜。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混合其自身的特殊物质,进行转化、储存、脱水的天然甜味物质。主要分为“花蜜蜂蜜”和“蜜露蜂蜜”,最为常见的是花蜜蜂蜜。
花蜜蜂蜜由蜜蜂采集植物的蜜腺酿造而成,因来源于不同植物,分为各种单花蜜,如荔枝蜜、刺槐蜜等。
蜜露蜂蜜是蜜蜂从植物的叶或茎上采集昆虫从肛门排出的代谢物——含糖液体所酿制的蜜。例如,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收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将多余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洒在植物枝叶上,蜜蜂就以此为原料酿造蜜露蜂蜜。
百花齐放之时,蜜蜂会利用身上的喙(作用类似吸管),汲取花朵中的花蜜或枝叶上的蜜露,将它们储藏在胃里,半小时之后,花蜜或蜜露中的蔗糖物质与蜜蜂唾液中的酶混合,逐渐转化。蜜蜂归巢后,随即将其吐出,装入巢孔内,供专门负责酿蜜的“内勤”蜂进行酿造。
酿造时,蜜蜂像动物反刍一样,经过反复的吐和吸,花蜜进一步混入蜜蜂唾液,在转化酶的作用下,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等多种单糖,同时水分减少。为了使蜂蜜能保存多时,蜜蜂不断扇动翅膀,蒸发蜂蜜中的水分,使其不易发酵变质。一般来说,花蜜中含有80%的水分,而酿造后的蜂蜜水分不超过20%。蜜蜂们辛劳地反复处理,直至整个蜂巢填满蜂蜜。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采集酿造1公斤蜂蜜,蜜蜂要飞行45万公里,相当于围绕地球11圈,需要采集100多万朵花。
需注意的是,酿造蜜露蜂蜜有潜在风险,因其难以消化的物质比花蜜多,会导致蜜蜂痢疾,若是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好的养蜂人需要给蜜蜂喂食蛋白质补充料,因为蜜露缺乏富含蛋白质的花粉。
为防止吸水和外溢,蜜蜂在贮存蜂蜜的巢口会封上蜡盖,需要时,用口器咬开食用。在寒冷的冬天或食物匮乏时,蜜蜂用其作为能量来源,因为冬天的花较少,可利用的花蜜有限。不过,所需量很小,其余大量蜂蜜可以被养蜂人取走。
若想取出蜂蜜,可以用小刀或其他工具取走蜂蜡,再把蜂巢放在一个大的摇蜜机中,摇动把手,通过离心作用将蜂蜜甩出,过滤杀菌后即可食用或贮存。严格说来,人们所吃的蜂蜜,是一种植物产物,即花蜜通过蜜蜂,使其营养结构得到改善。
野生蜜蜂采集百花蜜,容易带入一些有毒花粉,污染蜂蜜。
细说“甜言蜜语”
新鲜成熟的蜂蜜是黏稠的透明或半透明胶状液体。其成分中,葡萄糖和单糖决定了蜂蜜的甜度。葡萄糖平均约占31.3%,果糖约38.2%,麦芽糖7.1%,蔗糖约1.3%;水分占比17.2%,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近5%。此外,蜂蜜还含有少量的酵素、芳香物质等。另外,由于蜜源植物品种不同,蜂蜜具有不同花的芳香及颜色,如槐花蜜偏水白色、枣花蜜呈琥珀色等,差别较大。
蜜蜂唾液的酶分解出单糖类葡萄糖和果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要人体酶的分解,是一种很好的代糖。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果糖是天然糖中最甜的糖类,有水果风味,甜度是蔗糖的两倍。人体每天摄入20克蜂蜜,可以满足全天能量需求的3%。
按国家标准,蜂蜜分为一级品和二级品两个等级。一级品蜂蜜水分含量不高于20%,二级品蜂蜜水分含量要求不高于24%。两种等级均要达到: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低于60%,蔗糖含量不高于5%。
蜂蜜中,葡萄糖含量居多的容易结晶。
此外,细菌等大部分微生物无法在蜂蜜内繁殖生长,因为蜂蜜的含水量极低,许多微生物在这种高渗透压环境中,无法获得正常存活所需要的水分。而且蜂蜜的平均pH值是3.9,具体是3.4至6.1不等,这种酸度足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生长繁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蜂蜜有时含有一些休眠的厌氧菌芽孢,如肉毒杆菌芽孢,如果摄入,进入1岁以下婴儿尚未发育成熟的肠道内,可能导致患病甚至死亡。
蜂蜜还包含18至20种氨基酸,然而,其氨基酸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占0.05%~0.1%。这些氨基酸,有的是芳香族,有的是脂肪族,脂肪族的氨基酸对蜂蜜的口感影响更显著。氨基酸的来源是蜜蜂的身体。
“蜜方”尚无定论
在数千年的食用历史中,蜂蜜被赋予各种各样的保健功能甚至医疗效果。许多人相信,在蜂蜜中除去糖和水以外的成分中,含有人类尚不清楚的“神奇成分”。对此,现代科学一方面试图确认那些传说的功能,另一方面期望分析出其中的成分。
目前研究可知,蜂蜜抑制细菌生长的特性使其具有抗菌性,涂抹于伤口处,有助于加快恢复。此外,从中西医的临床和经验看,蜂蜜在目前的消化科门诊依然是通便润肠的首推食疗方,具体的润肠机制是什么,还没有科学研究给出一个答案,可能与蜂蜜本身含有消化酶、酯化酶、淀粉酶等有促进消化作用的多种酶类有关。
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官网信息表明,一些研究显示了蜂蜜在治疗鼻子过敏、咳嗽、糖尿病足等方面“可能有用”,但另一些研究则得出了相矛盾的结论,要想下定论,还需要更权威、全面的研究结果。另外,关于蜂蜜的“寒性”、“温性”特质,目前尚无太多考证。
好蜜不应有添加剂
市面上不少蜂蜜的外包装上标有“天然”等字样,仔细查看配料表会发现,其中不乏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成分,其实纯正的蜂蜜,自身已含有这些物质,并不允许加入这些物质,在配料表上也只标注蜂蜜,而不会出现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成分。配料表上出现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成分,即表明是后期添加。
为了生产大量蜂蜜,有些商家不是让蜜蜂去辛勤采集花蜜,而是给蜂巢里灌注糖水,蜜蜂见巢孔满了就不外出,而是就地对糖水进行加工。由于转化量大、转化时间不够充分、蜜源缺乏微量元素,有的蜂蜜指标达不到天然蜂蜜的标准。
蜜蜂利用身上的喙汲取花蜜或蜜露,回巢后注入巢孔,供工蜂负责酿造。
市场上还能见到一些宣称颇有养生养颜功效的玫瑰蜂蜜、苹果蜂蜜。其实,玫瑰基本不产花蜜,而苹果花蜜很少,难以做到批量销售。至于“高大上”的雪莲花蜂蜜,更是噱头,因为雪莲花生长地海拔很高,普通小蜜蜂根本飞不上去采蜜。这些“创新型”蜂蜜,更多是在“玩概念”。
工业生产的蜂蜜,一般需要72摄氏度或更高的温度进行消毒,消除蜂蜜中的酵母细胞。这同时能破坏一些结晶核,使蜂蜜很难结晶。蜂蜜加热并不产生毒素,相比蔗糖又具有独特的芳香,所以被广泛用于烘焙、热饮。然而,过度高温会导致蜂蜜中的酶类物质活性受损。
很多消费者依靠是否结晶来判断蜂蜜真假。其实,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10~15摄氏度时容易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主要是果糖,加热时结晶又会重新变回液体,这并非质量问题。
因蜜蜂所采集的花蜜不同,蜂蜜结晶情况也不一样,果糖居多的一般结晶很慢,比如龙眼蜜、枇杷蜜、红枣蜜;而葡萄糖居多的易结晶,如荔枝蜜。目前市场上的一般经过人工调节,使葡萄糖含量少或者破坏了结晶核使其很难结晶。再者,环境条件不同,同一批蜂蜜有些结晶快,有些慢。所以,通过结晶与否判断真假并不可靠。
野蜜悄悄存杀机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更青睐于选择纯天然、野生的食品。于是,不少卖家借此力推野生蜂蜜。相比普通蜂蜜,被冠以“原生态”名头的野生蜂蜜,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其实,野生蜂蜜就是由野生蜜蜂酿造的。和普通蜂蜜相比,野生蜜蜂采的花不同,所以味道可能有些许不同。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曾撰文写道,“从科学的角度看,蜂蜜本身就不值得追逐,野生蜂蜜就更不值得。人们对它的追求,更多是一种心理需求,或者是一种对‘天然’、‘野生’的迷信。”
蜂蜜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在他看来,这与蔗糖或者高果糖浆没什么区别。糖能占到蜂蜜的80%,再除去百分之十几的水,其他成分甚至不到1%。从营养成分的角度看,其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乏善可陈”,野生蜂蜜与普通蜂蜜相差无几,就是“一种热量高、营养高度单一的食品”。过多地摄入糖类——无论是果糖、葡萄糖还是高果糖浆——都会造成高卡路里的摄入,进而对危害健康。云无心认为,如果单纯为了所谓的“保健功能”,去承受那么多的糖和热量,不一定划算。
另外,“野生蜂蜜是否安全”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关于食用野生蜂蜜导致人中毒的事,媒体曾有不少报道。今年6月,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渠高村19位村民食用野生蜂蜜引起中毒,致3人死亡16人住院治疗。2007年,广西也有5人食用野生蜂蜜后,4人中毒,1人死亡。
能做成蜂蜜制品的花蜜,一般不会有毒。蜜蜂若不慎采集了有毒花源,会大量死亡,整群蜜蜂会停止产蜜一段时间。但若蜜蜂在采蜜过程中,沾上了一些有毒的花粉带回蜂巢,就容易污染蜂蜜,酿成“毒蜜”。夏秋时节百草繁盛,很多野生植物都会在这个时间内开花结果,其中就包括一些有毒的植物。野蜜蜂采集花蜜时,很可能将有毒花粉带回。如云南昆明的山海棠、湖南的雷公藤等植物的花粉如果混入蜂蜜中,而蜂蜜又是未经人工过滤的“原生态产品”,就可能引发中毒。引起中毒的通常是花粉中的有毒物质生物碱,它会让人出现头晕、头痛、唇舌发麻、恶心、呕吐等神经中毒的症状。
目前,国内大规模人工养蜂选择的基本是意大利蜜蜂,它们只爱采集大片区域的某种特定花卉,如紫云英、洋槐等,若养蜂人避开有毒花源,蜜蜂基本不会去采集别的花蜜。而野生蜜蜂随意“拈花惹草”,带入一些有毒花粉在所难免。而且,一般养蜂的规模很大,大量普通蜂蜜汇集在一起经过处理,那么少量“有毒”的蜂蜜,会被稀释到“无害”的含量。而未经处理的野生蜂蜜,如果其中含有有毒成分,安全性就难以保证了。
此外,不建议吃野生蜂蜜的理由还有,野蜜不容易掌握蜜源地农药的使用情况,如果野生蜂蜜药残超标,对人体反而有害无益。所以,纯天然蜂蜜未必安全,消费者还是谨慎些,不可全然迷信“野生”二字。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维基百科英文版、果壳网、蜂蜜国家标准等资料,特此声明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