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节目如何让城里人也喜爱——新时期对农节目延伸服务初探

2014-12-21文/陈

中国记者 2014年2期
关键词:栏目组城市居民市民

□ 文/陈 勇

编 辑 吴长伟 mailv@xinhuanet.com

为什么要延伸对农节目的收听对象

1.农民身份多重性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今天的农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民也不是仅仅在田间地头种植、池塘河边养殖的农民,农村居民身兼职业之多、掌握技能之广早已让他们成为活跃在各行各业、能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劳动者和经营者。以萧山区宁围镇为例,“三栖农民”占全镇总人口的75%,所谓“三栖农民”是白天在公司上班,干的是工人的活,早晚在田间地头劳动,干的是纯农民的活,休息天和节假日把农副产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干的又是商人活。职业的延伸、生活模式的城市化,也会带来生活习惯、文化需求、感情体验的变化,他们有时会以纯农民的需要在节目中获得实用知识,有时又会以城里人的眼光来审视节目,寻找他们需要的城市元素。在2012年栏目组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喜欢越剧、绍剧等传统戏剧的农民占调查总人数的30%,比6年前的65%有大幅度的下降,而喜欢时尚音乐的人数则从六年前的20%上升到60%。因而适时调整对农节目的“烹制”口味,满足有多重身份农民的多元化需求是一种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明智选择。

2.农村住户非农化的需要

当前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美丽乡村”运动如火如荼,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现象:这就是居住在农村的城里人已成为一些山青水秀农村的一道风景。田园环境、新鲜空气等城市居民无法拥有的独特条件,早已让一些城市居民羡慕不已,而交通道路、信息通讯以及水、电、气等设施的城乡连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到乡村作永久或短期居住,据记者最近对萧山南片50个村的抽样调查,发现85%的村都有不同人数的外来市民居住。这些外来客主要由以下人群组成:一是退休后回老家或投亲靠友的职工,二是向往乡村生活在农村租房或买房的白领,三是近几年下乡创业和就业的市民。这类人群要融入当地村民社会,一条途径就是收听对农节目,通过关注居住地的人和事,寻找作为一个特殊农民的感觉和自信。笔者认为: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推行,城市人口回流农村的趋势将会加速,而对农节目对此不能视而不见,需早早计议,有针对性地开发个性化服务。

3.农村资源最大化的需要

如今的农村社会已从过去的相对封闭过渡到开放,农村资源、农副产品社会化程度已越来越高。如一个农产品要打响品牌,一项农村资源要得到开发,需要有全社会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因此,新时期农村与城市的对接,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对接,农产品与商场的对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一常态下,既要眼睛向下服务“三农”,又要目光向外迎合城市居民的喜好,从而让农村资源在全民的关注下得到最大化。而这样的最大化少不了城市居民的参与,离不开城市的推动、城市的催化。而作为旨在服务“三农”的节目理应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在更大范围里聚焦城市和农村的目光。如“农村大世界”专门为城市居民开设了一档题为“直供蔬菜到你家”的小栏目,把前一天要直供居民小区的农产品来一个展示,让城市居民心里有数,提前订菜。据调查,这档节目的开播,加快了萧山区农居蔬菜直供的进程和覆盖面,节目在服务城市菜篮子的同时,也为农民的产品出路作出了贡献。所以对农节目兼顾城市居民的需求不是偏离“三农”方向,而是在更宽更新的领域里服务“三农”。

怎么样延伸对农节目的收听对象

1.多栏目构架,让市民各取所需

以往对农节目多在农事信息、农技推广或田间话题上下功夫,这些离市民较远,那么如何把他们带进广阔的农村大世界,近年来“农村大世界”栏目组首先从节目构架上进行调整,在原来纯“三农”小栏目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市民感兴趣的“乡村新发现”“绿色食品包打听”“来的都是客”“直供蔬菜到你家”“美丽乡村游”等小栏目,这些栏目兼顾城市群体,有的以市民视角、市民口吻向听众呈现一幅广阔的农村画面,吸引城市居民发现农村,爱上农村。如“乡村新发现”是一个农民和城市居民都喜爱的栏目,2012年以来推出了50多件“三农”新事,有介绍义桥镇市民唱主角的现实版开心农场,有追踪宁围镇苗木专业户家城里保姆的今昔生活,有专访城里姑娘嫁给农村小伙后的甜蜜和苦恼,有报道农村从经济致富到道德致富的追求。这些故事让城市居民在惊喜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农村。“绿色食品包打听”开设于2012年,以一位刚从农村淘宝回来的城市“马大嫂”——“明明妈妈”的形象出现,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市民推介绿色农副产品,这档栏目让“一村一品”快速走向城市,走进千家万户。“来的都是客”中的农家女阿琴姐以各村的生态景点和农家乐为内容,为乡村旅游和餐饮做起了免费的广告,个性化的推介让城市居民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2.多层面适应,让市民喜闻乐见

所谓多层面适应,就是对农节目的服务层面既包括土生土长的农村原住民,又适应那些饶有兴趣与他们近在咫尺的城里人,同时还要顾及在农村“乐活”的居住客、游走族,以及逐渐习惯城市生活但又难弃乡愁的新兴城市一族。对此,萧山广播电台也在“农村大世界”中作了初步尝试。如新闻连线是市民比较习惯的信息获取形式,我们在各档对农小栏目里会适时插入记者和通讯员的连线播报,内容有城里新近发生的趣闻,有农村刚刚出炉的故事,连线报道的及时性、鲜活度、亲和力让那些在村里的城市人又找到了久违的记忆,感觉城市离自己不远,农村就在身边,两种不同文化此刻和谐地出现在他们收听节目的体验中。互动是城市白领比较喜爱的一种参与事务的方式,栏目主持人往往会在节目尾声作“最后的互动”,预留时间引导鼓励收听者拿起电话发表观点,过一把参与瘾,做一会儿发言人, 这种明显打着城市人印记的形式逐渐也会感染当地农民,在不知不觉中也调整着自身的收听习惯:原来对农节目可以这样收听啊!

3.宽领域服务,让市民参与其中

仅仅让城市居民爱听对农节目还不够,必须让他们参与其中,体验农村,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吸引城市居民参与的最好载体。近年来,“农村大世界”栏目组通过独立或与相关部门、机构合作的方式举办了各类走乡村活动,让市民走进新农村,感受农民的生产生活,从而开辟一条农村与城市互动互利的通道。如萧山区进化镇种桑专业户的桑葚节就是由萧山广播电视台独立举办的,自2011年起,每年五月,当紫色的桑葚缀满枝头,栏目组记者都会带领早早报名的城市居民分批采摘桑葚,让本来烂在地里的桑葚成为农户一笔不小的收入,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类似专门为城市居民服务的活动还有可自己上山采挖的春笋节,可现场采摘现场品尝的杨梅节、葡萄节,既可垂钓又可撒网的“柯鱼节”,这些小节日的主角是城市居民。当然,栏目组也多方借力通过活动为市民和农民提供服务,如与旅游部门合办的“乡村自驾游”,有区餐饮协会参与的“美味农家乐”,举办这些活动让城市居民在开心快乐之余,也潜移默化地服务农村、贡献农村,而详细报道这些活动的小栏目也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各取所需、各有所悟的必听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城市居民而办的对农小栏目在服务城市居民的同时更服务了农民,在满足了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也让农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在一个节目以及节目延伸的活动中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融合。

总而言之,延伸对农节目的内涵,扩大对农节目的收听收视群,是新时期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办一档市民也爱听爱参与的对农栏目,必将有效提升对农节目的活力和价值。

猜你喜欢

栏目组城市居民市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拯救大山里的水蜜桃
春晖社区《生活大参考》栏目组走进社区送美食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北京城市居民的娱乐生活(1949—1966)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
“小喇叭”栏目组儿童广播剧团概况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