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应对新媒体网络的挑战

2014-12-20徐刚

山东青年 2014年11期
关键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

徐刚

摘要:本文以微博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微博给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阐明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努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方法,积极应对新媒体网络的挑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网络;挑战

1新媒体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以微博为例”

1.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面临挑战

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能传达更多的信息,成为思政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越发凸显,由简单的单向性转化为双向性的灌输方式,面对更加快捷直接的海量信息,青年群体无法辨别对错,一味吸收,甚至接受错误的思想灌输,最终被引入歧途,这给传统的单向性枯燥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1.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面临挑战

传统的一对多单向的教育灌输方式使思政教育工作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地位,而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出现,青年群体可以通过微博接收到来自全球各国、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信息,思政教育工作者无法了解自己的这群受教育者心理需求,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融入这些青年群体的“世界”,青年群体觉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古板、顽固不化、跟不上潮流,而且通常思政教育工作者所传授的内容青年群体也许早就知道且嗤之以鼻,而青年群体口中所出现的新鲜词汇,思政教育工作者却闻所未闻,这就造成了在教育灌输过程中,思政教育者的自身技能、业务面临提高,让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挑战。

1.3给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面临挑战

新媒体时代,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被众多青年群体所接受和喜爱,微博良好的发展速度和传播范围使得信息扩散快,不良信息的浸入防不胜防,特别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微博这种新工具的“参与”使思政教育工作者很难平息“危机”,许多人在微博平台大肆发表不负责任、情绪化和毫无根据的言论,让受众群体无法辨别事情真相,许多“负能量”传播在青年受教育群体中,让思政教育工作者难以开展工作。

2新媒体网络形势下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以微博为例”

2.1信息难以控制和思维的异化

微博作为新媒体网络时代的产物,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使获得信息的来源简单快捷、开放快速。许多新鲜的思维方式容易引起青年受众群体的兴趣,进而导致盲目追从,导致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微博信息的可控性弱,许多不良言论通过转载阅读的方式广泛传播在青年群体中,青年群体意志薄弱,无法辨别对错,许多“离经叛道”的言论为了吸引人的注意,标新立异,反而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导致青年受众群体的价值观越来越偏离主流轨迹,让青年受众群体行动上选择逃避,思维上选择批判,这就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2.2微博信息的开放性难以管理

微博的开放性和言论自由性是其自身特点,很多人为了获得关注,通常用看似新奇、独特的言论来吸引大众,甚至很多人用没有底线和道德的方式造成信息的随意传播,其中也包括血腥、暴力、黄色、社会不良行为,这种开放性让意志薄弱的青年群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心灵就遭到了腐蚀,一些消极思想让处于探索阶段的青年受众群体来说是致命的,一念之差也许就造成了不良后果。另一方面来说,微博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速度快,微博是互联网传播,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也传播了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这种霸道的传播方式给还没有独立价值观的青年群体造成了不良影响,意识形态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入侵”,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2.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博的重视程度不足

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遇到困难,很大原因来自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微博的不重视。一般说来,思政教育工作者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工作开展,许多教育工作者忙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没有对微博加以重视,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即使开通了微博,也由于人气不高,影响力小,缺乏与受众的沟通,不能起到教育的意义,这就导致了思政教育工作者不重视微博,没有微博,甚至有了微博也是形同虚设的局面发生。

3如何利用新媒体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新平台

3.1变不利为有利,利用新媒体网络建立互动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办法来帮助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新媒体网络发展,微博的兴起,一方面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是挑战也是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微博,融入青年群体的“圈子”,首先,这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效的融入微博中,让青年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洗礼和熏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微博为载体传播价值观,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把书本知识“搬”到微博平台,而需要融入现如今的流行词汇和时尚元素,让核心价值观通过时代产物的包装,打造成能迎合受众口味的“新兴”价值观,一方面能很好的让对传统教育反感的青年群体放松“警惕”,还能通过时髦词汇博得受众好感,进而完成目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的开通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单向性教育灌输方式,而如果单一的利用微博发布状态和信息则不能很好的完成目的,这就需要与青年群体沟通,这种双向性的交流方式才能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青年受众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才能及时的调整自身的教育方式,更好的完成工作。再次,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微博形式积极引导受众能过滤不良信息,正确使用微博。青年群体对信息对错判别能力差,许多不良思想价值观容易让青年群体模仿而造成行为失控,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能正确引导青年群体正确使用微博,增强判别是非的能力,也需要让青年群体正确认识微博,它仅仅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工具,而不应该一味受其“唆使”,不能过度沉迷。

3.2加强监控力度,形成正确的信息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

微博作为舆论形成和传播的集散地,思想政治工作者能通过微博了解到社会舆论信息,面对不良信息舆论时,特别是突发不良事件时,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采用强制堵拦的方式,而是应该对各方信息加以收集,利用官方微博或者思政教育者自己微博,对负情绪和消极言论发表看法,发布权威信息,让受众知晓事情真相,不去盲目揣摩和听信,这不仅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还能让青年受众接受引导,消除不良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微博融入了青年群体的生活,由于新媒体网络自身的性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探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有效利用新媒体网络工具——微博来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规避微博对青年群体的不良影响,变劣势为优势,让微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1]彭国樑;刘德强.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王军;万银.微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

[3]王丹.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4]段艳林.浅析微博与90后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关联性[J].黑河学刊.2014(04)

(作者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挑战思想政治教育
我来挑战(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