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自动化和现代农业的关系

2014-12-20欧玲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农业生产现代农业

欧玲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与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升级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运作与自动化管理。因此,要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生产机械自动化进程刻不容缓。基于此,从机械自动化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入手,总结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现代农业中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形式,并对我国现代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做出展望。

关键词 现代农业;机械自动化;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3

现代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是以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契机逐步发展形成的市场化、商品化与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以市场机制为引导,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广泛运用现代化技术与资本,利用机械生产设备代替人员劳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与现代化。对自动化机械设备的高效利用是实现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没有现代自动化机械的硬件支持,就谈不上现代农业生产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只有正确认识机械自动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加速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进程,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 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历程

受经济、政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的机械自动化发展进程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较为缓慢,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起步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但我国始终坚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探索,并经过不懈追求取得了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前进。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研究为发端,我国开始了对农业生产机械自动化的研究。受当时生产水平限制,部分较为重要的技术理论尚无法投入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中去,但少数小型农业生产机械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在茶叶种植生产上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通过计算机的编程控制,推动了茶叶揉捻机与烘干机的研究进程。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深化,我国农业加快了向集约化、现代化、专业化模式转变的步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产量增加,农业生产者开始提高在耕地、施肥、除草、收割等整体农业生产流程中的自动化机械设备使用率,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机械设备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初见端倪[1]。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机械设备研究水平的逐步提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细加工技术、计算机远程操作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对国外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引进与国内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技术的自主研发下,我国精准农业发展进程开始日益加快。

2 现代农业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2.1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

自动化控制是实现精准农业的基本要求,是指通过将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运用于传统农业生产中,实现农业自动化监管。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重视对现代农业设备的研制,目前,我国在农业自动化设施研制方面已取得可见成效,温室自动化技术、农业自动化机械设施、自动化排灌设施等得到一定发展[2]。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将逐步向智能控制管理模式转变。

2.2 植物补光灯技术的运用

植物补光灯技术是遵循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通过灯光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光元素需求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有效降低由于日照不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状况,被广泛地运用于温室栽培中。植物补光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生长速度,在提升叶菜产量的同时降低了农作物的患病可能,减少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农药使用,有利于农作物品质的提升。在水稻栽培上利用补光灯技术,可提升水稻根系的生长强健度,有效缩短水稻育苗周期。在瓜果种植上利用补光灯技术,灯光中植物所需光元素的摄入能够加快植株的光合作用速度,促进果树及早开花结果,减少畸形瓜果的产出率,提升瓜果生产品质。

2.3 计算机远程操控技术的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现代农业生产逐步从传统的人工管理转向自动化管理模式,智能远程操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管理活动中,形成了包括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内的全方位农业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中心监控系统对农业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关键因素加以智能控制,实现农作物灌溉、排水等活动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管理。运用计算机远程操控技术,还可开展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远程信息传导,便于农业生产部门对农产品的远程动态监控[3]。

2.4 农业灌溉管理自动化的运用

现代农业对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采用遥感技术可对农作物生长情况及土壤酸碱性进行有效监测,及时对农作物的灌溉做出预报,实现农业灌溉的自动化监测与管理。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包括等流量滴灌、孔口滴头、旋转式微喷头、过滤器等在内的一系列自动化微灌设备,并在农业领域达成了对自动化灌溉技术的有效利用,通过自动灌溉系统的运行对水泵的开闭进行控制,并按照一定轮灌顺序实现农业灌溉,在提高农业灌溉效率的同时,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5 对已投入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改造

自动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我国农业在大力发展更高效能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同时,也注重对已有农业机械设备的更新,通过计算机操作技术对现有的农业生产设备进行性能改良,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对自动化机械的需求,更好地完成农业生产与管理活动。在加大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发力度,改良已投入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我国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农业机械设备信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农业自动化机械生产的一体化进程。endprint

3 我国现代农业机械自动化进程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受市场机制影响,农业受市场的制约程度日益加深。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我国农产品经济发展,我国势必要加快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进程,实现劳动资料的全面转型与变革。

3.1 发展现代农业向机械自动化提出更高挑战

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推动力,与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便先后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相比,我国农业种植作业中平均机械化水平明显过低,且机械化生产规模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的生产活动,作物收割、贮藏、包装等环节的机械化设施尚不到位,许多农业生产活动仍存在自动化机械空白页,农业的自动化机械普及任重道远。因此,要加大对农业作物的自动化机械生产普及力度;同时,跟进农业产后处理的机械化作业,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

3.2 大力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水、耕地、肥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任务。为了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大力推动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机械化技术的开发进程,促进旱作节水机械自动化技术、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生物灾害防治机械化技术等农业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性建设,

3.3 全面提升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

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农产品所面临的价格与质量竞争将愈加激烈。为了更好融入国际市场竞争,保障我国农业生产效益,在将自动化机械设备大力投放到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吸收引进国外农业自动化设施先进理论技术,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保障我国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

4 结语

机械自动化设施的应用与普及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已逐步提高对农业管理自动化、灌溉机械自动化等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利用效率,随着各种智能化系统与自动化机械设备的普及,未来的农业生产必将走向高效集中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管理模式。机械自动化技术对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改良现有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研制更高效便捷的自动化机械设备,才能保障我国现代农业获得快速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艳,罗仁全.农村农业自动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1).

[2]张凡.农业滴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节水灌溉,2011(5).

[3]刘少辉.浅谈我国农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3(13).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械自动化农业生产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