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写之本 写为读之表
2014-12-20孙爱兰
孙爱兰
阅读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吸收;写作是信息的整合、体现和表达。一个是知识的内化,一个是知识的外显,它们是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读与写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文字的养分,为写作打下基础;而通过写作的训练,又有效地调动了储备的知识,使知识得以重组、加速其内化的过程。可见,“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利器,二者的完善结合,将为语文教学开辟一条快车道。
一、提炼文本框架,开拓谋篇思路
很多学生常有这样的苦恼,平时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写作的时候仍然不能运用自如。要么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却跑了题;要么面对众多素材,难以取舍。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在谋篇布局方面的全局观尚有欠缺,写作思路不够开阔。要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回溯到教材的阅读中去寻找提升的途径,因为教材中的文章就是最好的范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过程,这样一个知识的循环,实质上是从精读到深化,再到提炼的过程。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阅读中,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闻,最重要的是从“读什么”中学会“怎样去读”。
在阅读中,由简入繁比较容易做到。引导学生沿着一条线索阅读,其间由于多个角色的介入或故事情节的推衍,可不断丰富这条主线。如《三打白骨精》一文,故事的主线无疑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但随着故事推衍开来,唐僧、猪八戒,以及白骨精所变化的少女、老妪和老翁形象逐渐加入进来,丰富了阅读思路,学生在脑海中会自然勾勒出几个人物的形象,根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场面形成几个不同的画面。这样就完成了深化阅读的阶段。接下来是总结提炼的阶段,也是学生真正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此时,可以帮助学生罗列出不同的场景画面,用线连接起来,并加以标注,从而形成一张网状图。目的是分析故事的发展脉络、提炼作者的写作思路,以提升学生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眼界,实现知识内化。
二、触碰作者心灵,续写篇外故事
在写作中,很多学生苦于无从表达,或感慨找不到写作灵感。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这无疑是缺乏写作思路的一种表现。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是在告诫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灵感。那么写作灵感是什么呢?是围绕某一主题所形成的写作思路。而写作思路不像其他学习形式,没有统一格式,没有标准答案,考验的是学生对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而文字的运用,是知识内化后的外显。从这点来看,“读”是“写”的基础;而“写”是对“读”的诠释。在阅读过程中,沿着作者的写作轨迹去思考,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并从中领悟到写作的法门。
从另一角度来看,写作是阅读的一种延伸,是对阅读感受的表述。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文章篇幅不长,给予阅读者足够的遐想空间。全篇洋溢着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那种默默的关心,是父子连心的真实体现。文章以作者的视角展开,从父亲的眼中看待儿子,感受儿子对自己的关心。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为文章续写篇外故事,比如父子之间的趣事,可查阅高尔基生平资料作为写作素材,但写作角度换成了儿子;或者直接运用文中的故事,将作者的视角换成儿子,写儿子如何感受到父爱。这样做,一方面借助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写作同一题材的能力。
三、激发个人经历,仿写别样人生
在语文知识的内化外显中,写作一直被学生视为难点。很多学生喜欢阅读,但并不一定喜欢写作。从知识习得的行为来看,“读”是被动接受,而“写”是主动表述,因此学生更乐于“读”,往往忽略了“写”与“读”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处。学生在阅读中,调动自身的一些经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解读文本;而写作亦是如此,写亲身经历的事更易于表达,且给人以真挚生动之感。这是由于个人情感的融入。但很多时候,学生不会表达个人情感,或运用不合时宜,显得生硬,反而弄巧成拙。这需要平时练习中多仿写名篇。一方面,有助于使学生学习融入个人情感,另一方面小学生阅历尚浅,仿写便于带动学生的个人情感融入写作中。
比如学习《月光启蒙》一课时,文章描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感念,母亲言传身教的教育,为作者日后成为诗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母子之间的趣事,情感细腻,文笔清新。特别是母亲哼唱儿歌这些琐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个人经历,便于仿写。可鼓励学生写“自己与母亲的难忘琐事”,借助文章的框架结构来写,便于学生整理素材;特别在表情达意之处,有助于学生激发个人情感,写出生动的文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孤立地看待“读”与“写”的教学,而要进行有机整合。不但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还要教会学生哪些知识是需要吸收转化的。也就是在解决“读什么”的基础上,学会“怎样读”,关注提炼文本框架,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将“写”视为“读”的延伸,将“读”视为“写”的情感酝酿,在续写、仿写中,提高写作能力。可以说,“读”为写之本,“写”为读之表,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军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