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策略
2014-12-20黄景荃
黄景荃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让语文教学因“错误”而诗意盎然。
一、推敲琢磨,准确用词
教学《毛主席在花山》一文,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有学生回答:“课文先写了毛主席请警卫员让乡亲们回来碾米,再写……”他答完后,我提醒学生:“‘请与‘让用得准确吗?请再读读课文。”学生静心默读,马上找出问题:“文中是说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回来碾米。”“听起来‘请字与‘让字也没有多大区别呀?”我追问。学生各抒己见:“‘请字体现的是毛主席热爱群众、尊重群众的好品质。”“‘请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请字展现的是伟人风范,凡人情怀。”
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出现不易察觉的错误时,教师要以学生的错误回答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读书、找出改错依据。学生在读书讨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思维,启迪了智慧,历练了语言。
二、品味比较,碰撞思维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其价值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通过思错、辩错活动,撞击思维火花,从而获得许多新的启迪。
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有学生将“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一句中的“十多米高”读成了“十米多高”。马上有学生给予纠正。我顺势引导: “‘十米多高和‘十多米高相比差了多少?能这样换过来吗?”学生再读文本后发表见解:“‘十多米与‘十米多差好几米呢!站在桥上的感觉也不一样。”“如果读成‘十米多高,就体现不出‘心惊胆寒了。”“‘十多米高更让人感觉‘大渡桥横铁索寒之险峻,更能突出红军的不畏艰难,奋勇顽强,所以不能读错顺序的。”
学生因一时疏忽读错了顺序,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错误,却蕴含了思维训练点。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教师“导”的作用,通过对“十多米”与“十米多”的比照与品味,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到“十多米”的精妙及其背后蕴藏的丰富意旨。
三、疑处设“错”,攻破难点
“思维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然而要学生对课文有疑而提出问题,须经历一番自学并思考的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巧设陷阱,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掉入陷阱,而后教师适时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等途径积极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由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引发学生思维。
在执教《将相和》一课时,教师设计如下两问:(1)廉颇将军驰骋疆场,出生入死,反而官职比蔺相如低,你觉得合理吗?(2)廉颇说碰见蔺相如,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你同意吗?教师设置“陷阱”后,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同情廉颇的遭遇,官职不该在蔺相如之下。这时,再结合课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很快便得出结论:蔺相如以死相拼捍卫了赵王的尊严,击败了秦王的又一次阴谋。他是一个足智多谋,顾全大局,以国为重为重的人物。其智、勇、徳都在廉颇之上。经过老师点拨之后,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是如此,其实小到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和为贵。
四、故意出错,出奇制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与教材矛盾的错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穷人》中有这么个片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片段中省略号的理解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在用课件出示时,故意出错——把所有的省略号都去掉。学生读后马上发现老师标点标错了,此时,教师故意问:这几句话写的是桑娜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不能去掉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学生在反复朗读、比较后得出: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内容时断时续,说明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安顿好后,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她的思绪既不连贯,也没有了条理,由矛盾到最后的平静。省略号的使用对表现她的品质特点起着重要作用,充分表现了她对西蒙一家的关心及心地善良的品格。“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教师的故意出错往往成为课堂教学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本案例中由于学生的细心观察而提出的错误看似无意,其实恰好是学生在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中出现的认知冲突所造成的。这样,学生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大胆否定、批判、辨析,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