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2014-12-20芦雪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术大学制度

芦雪晨

大学文化是依据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物质特征和行为方式的集合,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取向,是对大学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具有历史继承性、延续性、稳定性和排他性。以最常见的文化四分说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种要素中,以精神文化为灵魂,物质文化为载体,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则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1]。

大学因文化这种内在的逻辑力量而超越外部环境的压力和羁绊持续存在和发展,将人类的智慧与财富传承,将知识进步与人类精神与道德培养融合,并不断创造智慧财富,推动整个社会的新发展,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取向,促进人类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

一教师与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文化是高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教师与学生共有的价值观是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的核心体现。大学文化的形成是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大学生这一主体,作用于大学中的各种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等大学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多方面原因决定了教师与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3]。

(一)教师与学生推动大学文化传承

大学文化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及自身的地域特色性,彰显着时代发展。在不断涌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上,教师为大学文化建设发展不断吐故纳新,革新大学文化。而学生主体通过不断地接受教育及自我教育,经历社会实践,为大学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着大学文化建设的进步。

大学作为知识传播与育人的文化机构,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教师是大学组织的主体,在大学组织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物质文化层面讲,大学物质文化中的建筑相关布局,学校标志设计都与教师密切相关,教师将大学精神文化以内隐或外显的形式传播给大学生,共同建设大学文化。

(二)教师与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力军作用

从人数力量上来说,学生是大学建设的主力军,人数众多,力量强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通过教师教育改革而进入新的发展时刻,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变革大学文化的新鲜血液,对建设大学文化起着主要作用,提升整个大学文化的软实力是大学教师与学生的神圣历史使命。

考虑到精英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优秀大学生,精英理论认为,培养出卓越的教师与大学生,众多国外名校因培养出卓越人才而提升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提高了大学文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短板效应的存在,文化基础及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影响着大学生整体平均素质的提高,只有学生主体的平衡发展方能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文化的保护者

教师与大学生在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及行为文化起着保护作用。在对大学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大学教师与大学生是大学生活主体,对大学文化建设缺陷认识深刻,提出物质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更新大学文化建设,同时教师与学生是大学物质文化中硬件设施的使用者,同时就是此种物质的保护人。在大学行为文化的保护上,教师与大学生维护着教风、校风,学习生活教育秩序,同时将大学内部文化履行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对大学范围内管理起着监督作用。

二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探索大学文化建设

(一)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大学行为文化发展

行为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以动态形式显示大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外显内隐于教育科研、教育组织管理、课内外大学文化活动和后勤服务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时,直接促成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在科研活动中折射出的创新,严谨求真的科学进取精神,锻炼塑造着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精神、创造潜力[2]。因此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大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加强师生交流,可通过多样的师生娱乐性节目,注重传统节目诸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的组织,让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严谨规范的大学组织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行为文化提升。可通过建立通讯补助、年终补贴等相应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投身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及文化娱乐活动中,给予对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奖励,以此增进师生关系和谐,最终提升大学行为文化。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大学文化建设

我国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曾提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到五大类目标: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教育能力是大学应当不断提高的永恒社会责任,文化育人大学教育的本质,大学的教育力最重要来源于大学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和以学生群体为主进行的教育活动。

要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在教育学生上,要树立培养德识兼备的人文理念和关注全球的人生目标,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深刻认识个人思想与潜能、人生目标与方向,将服务社会和关心全人类的意识深入到他们行动中。面对多变与复杂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要以更开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改革,敢于打破知识间的界限,更加注重大学生通识教育与基本能力训练,使其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三)提高执行力,完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制度是大学办学理念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制度的强制力、约束力、又有规范性、激励性、教化性、导向性[3]。要想真正提高大学制度文化,就必须将师生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与具体制度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强制约束力,起到激励导向效用。要致力于建设教师学生自觉执行的制度。

制度文化是联结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纽带,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培育和建设大学制度文化,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又要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提高各部门制度执行力,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此外大学要不断审视各类人事制度、评价评估制度、奖励政策、组织管理制度等隐含的价值取向,通过制度的创新给予大学应有学术殿堂的神圣与高贵品位。

(四)建立教师与学生学术道德规范,注重学术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提出的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等建设目标,对大学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呼唤学术本位回归,追求大学文化资本,不断提高大学学术能力与素养[4]。大学学术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引以为傲的学术精神、学术传统薪火相传,代表着大学生命与形象。目前高校学术文化上各有偏重,但学术上仍存在不良风气,我们必须采取坚决态度抵制学术风气不正与学术道德失准现象。大力倡导扎实求真做学问的学术风气,健全教师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及相关考核评价制度。

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应以学术文化与学术道德文化为主线,构建大学特有的学术传统与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通过教师与学生,发展与创新学术、培养其学术道德、同时健全教师学生学术监督机制,挖掘大学学术传统,提炼总结传播教学、科研成果的方法,提高高校学术文化宣传,促进大学学术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J].高校教育管理,2007(2):1-5.

[2]吴丹.西方大学文化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J].理论观察,2011(3):61-63.

[3]赵秋静.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93-95.

[4]吕立志.崇尚学术: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内在之魂[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4-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术大学制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