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2014-12-20陆燕萍

师道·教研 2014年10期
关键词:研究型名师培训

陆燕萍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前提

学校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宣传教育科研的意义,使广大教师确实树立“科研兴教”的观念和“教师是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传道授业的“教书匠”,而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及各地教改经验,力求把教师的目光由三尺讲台拉到国外教育改革的大舞台,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加深他们的认识,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树立起新的科研观念,成为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者,并具有研究的自觉性与主体性。从而使研究成为教师主动、自觉的行为,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自觉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二、加强校本培训,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目标性。以打造“研究型教师”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为核心,以“培训引领、教师自学”为原则,以学习、研究、交流为主要形式,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校而言,要打造一支研究型教师的队伍,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教师而言,就是通过校本培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系统性。我校的校本培训形式多样,如举行专题讲座、学术沙龙、高级论坛、外出考察等,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有校内名师的教学经验介绍,又有校外专家的学术演讲;既关注理论性知识,又注重实践性知识。注重教师知识结构的建构与知识内容的更新,讲究培训的系统性。

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研究意识的觉醒。我们要求教师精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如顾明远的《国际教育的新理念》、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杨九俊的《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等书籍),要求教师撰写教育随笔,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叙事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研究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提高。教师有了名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不同于纯理论的学习,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的,因此,它更多的属于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缄默知识,是名师的实践智慧的传递。老师们在与名师一起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中逐渐积淀起了教育实践的智慧。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变“不懂研究”为“我能研究”。

三、加强互相合作,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手段

开展专家、教师群体与教师个人的合作。2008年11月开始,我校在黄埔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开展了“临床诊察”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提高专业实践水平,改进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所谓“临床诊察”,就是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协作群体与课堂教师一起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的理性观察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的一种课堂教学。其具体操作包括诊察前讨论、课堂教学诊察、研究小组成员个体分析,会诊与讨论几个步骤,以帮助教师个体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分析能力,并由此进入新一轮的教育诊断,从而帮助教师逐步形成科研能力,养成科研习惯,提高科研水平。

开展观摩和分析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我们在教研组内努力倡导能者为师,学术研讨的风气。在广泛的交流中不断地找到自身差距,学会借它山之石以攻玉,以形成合作互助,经验共享的氛围。我们提出“你好,我向你学习,争取比你更好”的要求;鼓励“我有好的也不保守,主动地展示自己,相互借鉴”的心态。我们鼓励教师不怕暴露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自己研究中还存在的薄弱环节。

四、加强文化建设,为培养研究型教师营造氛围

“学校的发展植根于学校文化”。港湾小学几十年的办学沉淀了丰厚的底蕴和人文传统,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港湾小学移交地方前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研究,我们进行了应有的传承与创新。

发挥学校文化的示范功能。尽管移交给学校带到了致命的创伤,但也不乏优秀的教师,他们敬业爱岗、造诣较深、风格鲜明,他们成了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许多教师在这些优秀老师的引领下,逐渐成熟起来。

发挥学校文化的凝聚功能。学校在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就提出一些重要口号或近期发展目标,一定程度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让教师看到了学校发展的希望,促使教师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型名师培训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