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过冬的特技
2014-12-19聂双双
聂双双
翅膀上的聚热器
珍珠蝶是一种日出性蝶类。一旦外界气温下降,它们就利用翅膀使自己的体温保持在35℃左右。在万里无云的时候,珍珠蝶不仅通过扑动翅膀产生热量,还能接收和积聚太阳光的热量——它们的翅膀上覆盖着无数毛茸茸的鳞片,宛如亿万面镜子。当这些小镜子的“镜面”与太阳光垂直时,就能大量吸收光和热,使身体暖和起来。如果“镜面”稍有偏转,受热的程度就会差一些。就这样,珍珠蝶依靠变动翅膀的角度来控制受热面,使获得的热量达到最大值。倘若体温过高,它们就会变动翅膀的位置,使温度下降。它们身上的翅膀简直成了聚热器!
蜜蜂“防冬俱乐部”
蜜蜂的“防冬俱乐部”就在蜂巢之中。初冬时节,蜜蜂就渐渐不愿离开自己的暖房——蜂巢了。到了深冬季节,蜜蜂便很少长时间单独待在靠近蜂巢外壁的地方,因为那里比较冷,有被冻伤的危险。这时候,它们除了取食平时贮存的蜂蜜获得热量之外,还围着蜂王,抱成一团,组成一个既大又密的蜂团,飞快地在蜂巢里爬来爬去,靠运动取暖。这样,蜂巢里的温度可以保持在35℃左右。如果蜂团最外层的蜜蜂冷得受不住了,它们就会进行“换防”——里层和外层换一个位置。整个严冬,它们就这样不停地运动和“调防”。
巧用树叶挡严寒1
蓑蛾科昆虫俗称皮虫,其幼虫的过冬方式独树一帜。为了对付鸟类和其他天敌,它们用树叶织成奇特的长袋,躲在里面过冬。原来,在树叶的叶脉间有四通八达的导管,叶子依靠导管汲取水分和养料。新鲜的树叶弹性较强,皮虫是卷不动的,因此,它们会将叶面上的导管咬断。由于水分和养料得不到供应,叶子很快便开始枯萎,弹性也渐渐减弱。这时,皮虫就一股劲地把叶子的边缘往自己的身上拉,最后将叶子卷裹成了小袋,并在袋内吐丝缠叶,构筑出像蚕茧那样的内壁。大功告成后,它们就可以在袋内安营扎寨了。
巧用树叶挡严寒2
每当深秋季节,人们往往可以看到有些植物的叶片被挖了一个个椭圆形的洞。这就是切叶蜂的杰作。切叶蜂的母蜂整个身体宛如一个圆规,它把后脚钉在叶子一边当圆心,由身体在叶子上按圆周方向边转边画圈,同时用两个锋利的大颚在叶子上挖一个西瓜籽那样大小的椭圆形的洞。一张叶子上往往被挖了好几个洞,这些洞的大小和位置始终如一,就像一个模子里压出来的。最后,切叶蜂把成沓的叶子运到地下或空心木头里面,筑成一排排蜂房。每个巢都是由切下来的叶子重叠而成的椭圆形“住宅”,切叶蜂在里面放上花蜜和花粉后,就进去产卵过冬。有人作了一番统计:每只切叶蜂在地下或空心木头中可以建三十个蜂房,所需的椭圆形叶片至少一千张。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天然昆虫抗冻剂
科学家发现,在耐寒昆虫的“皮肤”里,有一种特殊的色素细胞。这些细胞的大小随时会发生变化:当细胞膜缩小时,“皮肤”的颜色就会变深,能吸收更多的光和热,这时昆虫的身体就会被晒暖;当细胞膜胀大时,“皮肤”的颜色就变浅,使之能很好地反射光线,以防体温进一步升高。
昆虫还会运用体内水分的变化抵御严寒。昆虫体内的水分一般可分为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游离水大多还没有直接参与昆虫体内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很容易结冰。而结合水已在昆虫体内参加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在零下32℃时也不会结冰,可以提高昆虫的抗寒能力。因此,昆虫在过冬前会尽量增加体内的结合水,排除游离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