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介

2014-12-19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恒力信徒无力

格雷斯·舒尔曼(Grace Schulman,1935— )出生于纽约市,在纽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教授诗歌课程,编著了数本有关现代派诗人的批评书籍和文学选集,现为巴鲁克学院英文系的杰出教授。在学术研究之余,舒尔曼还做过诗歌编辑,她自己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目前已出版包括《奇妙时日》(Days of Wonder,2002)、《断弦》(The Broken String,2007)和《无主》(Without a Claim,2013)在内的共七本诗集,并多次获奖。舒尔曼的诗歌多取景于纽约当地,涉及艺术、历史和信仰等主题。她曾坦言,自己的创作灵感多源于瞬间捕获的美感,大至艺术人文,小至一草一木,皆能让她感慨造物主的无穷之美。

舒尔曼是一位虔诚的犹太教徒,《飓风》便是一首有着浓厚宗教意义的短诗,其核心字眼恰恰也是诗中最为难解的那句“无力并无需驱动”(powerless unpowered)。飓风起初不过是雷达屏幕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点,是上帝随手在高空抛出的冰球,此刻还是阳光灿烂,海面平静,人们也无心留意风暴警报。但无需任何外力干涉,它便在三小时内迅速扩张,成为雷达屏幕上一个可以吞噬一切平和景象的巨眼。电闪雷鸣,气温骤降,断电的城市在乌云密布之下倍显黑暗。人们抢购蜡烛的恐慌情绪,便是舒尔曼所言的“无力”,即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软弱无助。但除此之外,上帝的恒力也驱使信徒挖掘内心力量,经受自然界的惊涛骇浪,抵御人世间的嘈杂干扰。在经历了飓风的洗涤后,诗人已不再无助和恐惧,自然也不会再为世间种种灿烂表象所迷惑。上帝凭恒力轻易挥就的飓风奇景,催生了众人的无力之感,却也使信徒意识到由诚挚信仰而生的精神力量。

除宗教意义外,这首诗也表现了舒尔曼强烈的生态意识。正如她在《无主》(“Without a Claim”)一诗中提出,那些所谓“我们的土地”其实并不属于我们,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就连自己的肉躯也是租借、共享而来,《飓风》也批评了那种以人类福祉为重心、蔑视自然力量的观点。诚然,政府应对暴雨制定的预案措施对保护民众安全十分必要,但其枯燥乏味的腔调与天气现象的变幻多姿形成了鲜明对比。风暴来袭前,诗人笔下飓风的形象生动可爱,或是蛰伏的小虫,或是带刺的冰球。风暴肆虐时,令诗人恐惧得手脚发凉的,不是渐近的雷电,而是煞白的律文。当邻居们被飓风吓得失了声,诗人却违背政府“寻找高地”的呼吁,逗留码头,在这漫天风雨中洗涤自身,觅得与自然的交融。风雨过后,曾闭门以求自保的城市已是了无气息,唯有亲历并亲近飓风的诗人,方能获得精神层面的洗礼。

对这首诗的宗教阐释和生态解读虽很合理,但舒尔曼在诗行中也透露出一丝不确定:“何物可信?”政府预案虽很无趣,但其警报措施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舒尔曼身为一名虔诚的信徒,却也清楚那些曾辉煌一时的宗教信仰如今都已沦为笑谈。也许诗人唯能确信的,是在湿风拂面的瞬间,忽觉心灵纯净的那份美感;而仅凭这点,诗人已与我们这些只顾撑伞、打车、躲雨的碌碌众生较出了高下之分。ELL

猜你喜欢

恒力信徒无力
阳光的信徒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十一化建大连恒力项目转观念 拓市场 结硕果
亏损的恒力石化装入恒力股份引发普遍争议
从酒驾之治见证法治恒力
瑞风车加速无力
争论,有力的和无力的
斯柯达昊锐车加速无力
雷克萨斯GX460车加速无力
做价值投资的信徒
劝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