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

2014-12-17徐美健

唯实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苏州重点

徐美健

苏州工业已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

进入“十二五”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苏州工业以“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工作主线,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以新兴产业为第一方略,主攻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

目前,苏州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较低,企业盈利能力和贡献能力还不够高。2012年末,全市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从2005年的174.02提高到203.53,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全市99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538.3亿元,利税1742.9亿元,平均每户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为28751万元和1755万元,规模以上企业的利税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6.1%,户均销售和户均利税仅11927万元和591万元,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贡献能力总体还较弱。

工业增加值率较低,粗放型增长还未得到根本改观。“十一五”期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幅达19.9%,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幅仅为16.6%,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工业产值的增速。同时,工业增加值率从2005年的25.4%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0.4%,低于全国工业26.5%的平均增加值率达6.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优势还不够强。

高端产业总量占比较低,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薄弱。2012年,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06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0%,虽然较2005年的31.1%占比提高了5.9个百分点,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一五”末,全市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为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83%,全市工业企业的科研投入和科技原创能力亟待提高。

外贸核心竞争力不高,加工贸易占比仍然较高。2012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056.9亿美元,比2005年的1405.89亿美元增加一倍多,一般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8.72%提高至2012年的25.3%,年均增幅为16.4%。但总体上依靠相对廉价劳动力优势,以较低价格支撑数量扩张占领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尚未取得根本性改变。

新兴产业的发展质量和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苏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领域均已拥有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如光纤电缆行业的亨通、通鼎、永鼎、中利科技等,光伏行业的阿特斯,风电行业的天顺,智能制造行业的华恒焊接,平板显示行业的龙腾光电等。但这些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的制造环节,盈利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其科技原创力、产业链带动力和品牌综合影响力远不能与苹果、微软,以及华为、中兴、海尔等相比较。

以更大力度推动苏州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十二五”时期是苏州推进“三区三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当前,苏州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已产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转型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苏州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的必由之路。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五个相融合”。

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工业经济新的支柱。以大平台、大载体建设为重点,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强化辐射引领作用。抓住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获批长三角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的重要契机,继续加大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力度,瞄准核心装备、系统集成、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环节,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支撑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为抓手,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壮大。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战略,提升苏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苏州企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以大企业、大项目为牵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和产业链完善,加强择商选资,努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性布局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着力抓好在建重点新兴产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大力培育超50亿、100亿的新兴产业大企业。在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的基础上,抓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八个“一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工程,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制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标准,完善一批重点领域产业链条,创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支持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联盟,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苏州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推动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应用融合发展,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素质。深入实施“万企升级”行动计划,大力推广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提升,支持产业集聚区公共设施改造升级。建立技术改造工作长效机制,落实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的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技术改造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加大对“两化融合”共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深化应用,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及工程分析软件、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大型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为全社会“两化融合”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通过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发展,增强信息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创新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实施行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推进服务体系。endprint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大力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营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提升制造工艺和水平,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产业,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集聚区,培育壮大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高起点打造完善纳米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链,以研发自有化、成果产业化、产品高端化、营销总部化为目标,以提高盈利能力为核心,狠抓产业链延伸及关键环节补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联合、创新链协同整合、价值链高端攀升,增强产业整体配套能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特色鲜明的竞争优势。

推动大企业培育和小微企业扶持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苏州工业外向型特点明显,外资工业为内资工业的两倍,民营经济相对偏弱,但这也正是苏州工业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要加大对年销售收入超10亿、50亿、100亿企业的培育扶持,力推占比达40%以上的百强企业兼并重组、扩张发展,着力强化大企业支撑和带动作用。鼓励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更加注重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提高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水平。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工艺、产品和服务市场专业化水平,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推进两个关键工程,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推动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融合发展,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品牌、质量是企业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要素。我们将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计划,依靠技术进步带动品种开发和质量提升。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收购国外品牌。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为重点,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探索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推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提升绿色低碳制造水平。坚持政策、技术、资金“三位一体”,建立节能降耗激励、约束和倒逼长效机制。加快节能降耗项目建设,大规模开展节能改造工程,深入推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全面完成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编制,加快对“三高两低”企业的淘汰力度和转移速度。深入推进“能效之星”创建活动,配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全国推广工作。做好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工作,推进电能服务产业发展。大力推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整体水平。鼓励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按照生态工业学原理规划设计工业集聚区、产业园的生态工业链,促进区域内各组成单元间相互利用废物作为生产原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实现区域内资源梯次开发和良性循环。

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环境

工业转型升级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健全转型升级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为保证苏州工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实施,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保障和政策扶持的导向与力度,集聚、整合各种资源和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合力推动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苏州工业经济的“升级版”。

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工业管理方式和手段,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构建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国家推动企业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围绕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质量安全、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科学考核考评体系,突出“人效”、“地效”和“能效”指标考核,加强督查督促,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各项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全市各区块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各有侧重地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形成既避免同城竞争,又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科学合理布局。如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布局沿江三市,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重点布局昆山、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布局苏州新区,纳米新材料重点布局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重点布局吴中、苏州工业园区、太仓,汽车整车、零部件制造重点布局常熟、相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布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到“十二五”末,全市力争培育五至十个千亿元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的政策扶持,加强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贸易、科技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全市工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在消费信贷、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企业兼并重组等领域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瞄准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前沿,着力集聚高端人才。

进一步注重服务指导。健全经济运行预警监测机制,加强对新兴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产品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解决问题。加大力度帮助企业拓展内外市场,协调生产要素供应,保障企业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完善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加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工作力度,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更多向实体经济集中。

(作者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苏州重点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存在感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