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功率因数在电费服务中的实践

2014-12-17吴天琪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决策与信息 2014年36期
关键词:功率因数电容器电费

吴天琪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提高功率因数在电费服务中的实践

吴天琪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都在不断增长,所以电费也成为居民支出和企业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电费服务中的实践,功率因数和电费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本文针对功率因数的含义,重点分析了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提出其实际实施手段,以期促进我国供电企业电费服务水平的提高。

功率因数;无功补偿;电费服务

引言

目前,供电过程中用户使用的大部分负载被称为感性负载,而感性负载不仅从电网中吸收有功功率,还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但是这部分能量由于不做功所以被称为无功功率。对于供电设备来说,负载的功率因数降低,会导致负载吸收的有功功率也变小,这意味着电设备中只有小部分的容量被利用,而剩下大部分则是在负载和电源间进行无用的功率转换。因此为了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供电企业的电费服务水平和质量,必须研究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一、提高功率因数方法的理论分析

首先,设电路中有功功率P与功率S的比值和功率因数cosф相等,那么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在以上公式中,角度ф是功率因数角的意思,所以ф也是供电端电压与电流形成为相位差角。而本文探讨的提高功率因数cosф的方法就是建立在缩小电路端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角的基础上。在当前的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中,感性负载占总负载的绝大部分,比如感应电机、铁路机车、路灯电路等设备上的负载。这些设备的等效电路情况如图1所示,显而易见,可以采取并联适当电容器来达到无功补偿的效果,并进而实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正如图1中虚线表示的方法。

此外,感性负载电流与电压的相量情况如图2所示。党并联电容器不存在时,总的电流相量用I载来表示,而ф1则是用来表示落后的电压相量,因此相量I载能够分成无功分量IL和有功分量Ir两部分,并且有功分量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应用并联电容器的原理,通过增大Ic来补偿无功分量IL,那么总电流的相量就降低到I总,因为这个时候总电流相量明显落后电压相量的减少量,电路的功率因数必然得到提高。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并联电容器能够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就图2而言,就是利用电流Ic来补偿感性负载电路下的无功分量IL,因此电容器容量能够决定电容电流Ic的大小。当Ic>IL时,功率因数会出现降低的情况,而当Ic<IL时,功率因数反而会提高。所以为了促进功率因数的有效提高,一定要科学适当的并接电容器的容量。比如在目前的居民用电中,日光灯为主要的照明设备,并且日光灯可以被视为一个感性负载电路,在其正常运转的时,它的功率因数一般在0.5到0.6之间,为了提高日光灯的功率数,可以在它的两端进行电容器的并接处理。

二、供电实际中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1、提高负载的自然功率因数

为了达到提高负载自然功率因数的要求是,可以采取改造负载设备的方法。比如在处理电焊机这一类的感性负载设备时,不仅增加两个电抗绕组在该设备的变压器上,还要对铁芯柱的匝数进行有效匹配,从而产生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磁通,这样电抗绕组中的电抗就可以用来抵消电焊机自身绕组的电抗,从而进行无功补偿并实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处理电动机这一类设备的感性负载时,额定负荷其功率因数一般大于0.8,空载时的功率因数则在0.2—0.3之间,所以负载与功率因数存在紧密的关系。因此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的方法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当电动机容量与负载相互匹配时,尽量避免“大马驾小车”情况的出现;如果实际负载不超过额定负载的30%时,在启动、运行时最好采取减压启动、运行的方式。

2、人工补偿

人工补偿也是提高功率因数,充分利用电能的重要手段。所以供电企业在实际的电费服务中推广应用人工补偿措施,也就是在供电电路中并接电容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静态的或者电磁的接触器与电网相连接,并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要求。

2.1 单个设备补偿

单个设备补偿需要供电企业在用电设备周围装设电容器组,而电容器组的数量由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需要量决定。这些电容器组能够与用电设备达到同时运行或者断开的要求。目前,单个设备补偿法主要适用于电压电网中,而且有着很高的补偿效果。但是单个设备的安装使用也存在利用率低的缺点,并且电网中过多的电容器也会引发谐振的风险,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所以供电企业在单个设备补偿工作中,应保持适度、适量的原则,尽量保障电容器组可以发挥最大的电能补偿效用。

2.2 分段补偿

相对于单个设备补偿的方法,分段补偿法是把电容器组安装到变电所或者配电室各分路出线上,并使电容器组和部分负荷发生同时切入或者切除的变动。对于供电企业而言,该方法可以集中安装,对各个电路设备进行分段补偿,所以不仅利用效率提高了,整体补偿效果也较高,可以再变电所及配电室上使用该方法,以此提高它们的功率因数。

2.3 全局补偿

>><<

全局补偿法是将电容器组安装到变电所低压或者高压母线上,并根据配电所的总无功负荷的大小来配置电容器组的容量。全局补偿法相对于以上两种方法,利用率明显提高,并且因为电容器组安装在高压或者低压的母线上,所以全局补偿法能够有效降低电网、用户电压器以及供电设备的无功负荷。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只能满足供电企业降低输送无功功率给用户的需要,对于用电户内部而言,配电网路内部的无功电流没有因为无功功率的降低而减少,线路损耗引发的电费支持也没有被降低,所以全局补偿方法只对变压器附近的负载补偿有明显的效果,对于用户内部的负载补偿相对不明显。

因此,目前提高功率因数的手段方法比较多样,但是任何方法的运用都必须以最大限度提高功率,促进电网利用效率和供电企业电费服务水平提升为主要目标。所以供电企业在运用人工补偿法来提高功率因数时,要结合各个地区、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并组合合适的人工补偿方法,以此提高用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工业和居民的用电费用支出。

三、提高功率因数在电费服务中应用及意义

1、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线路损耗

在用户电费中,线路损耗的多少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后,可以相应缩小供电线路中的总电流量。而且功率因数和总电流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功率因数越高,总电流也就越低,在此情况下,输电线路中的电压会降低并减小热损耗。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线路损耗,促使用户利用电能效率的提高,使电费可以更准确的反应用户的实际用电量。

2、提高功率因数能够改善供电质量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优质的供电质量是电费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供电线路中,感性负载与电源交换的能量一般是无功功率,而有功功率是负载上消耗的能量。所以当电压和有功功率固定时,电流和功率因数之间成反比关系。功率因数越低时,相应线路上的无功功率则越大,所以线路上流经的电流也就越大。因为线路会存在一定阻抗,在电流经过时会损失一定的电压,造成电路电压下降。所以功率因数变高的话,就意味着线路上的无功功率变小,因此可以促进线路末端电压的平稳,并达到改善供电质量的目的。

3、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企业电费支出

根据我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3年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企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结构比重已经从2012年的70.04%上升到2013年的73.94%,因此企业用电是占了整个社会用电规模的绝大部分,也是供电企业电费服务的重点对象。在目前的用电企业中,电力设备多采用感性设备,导致电网传输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假设自然平均功率因数在0.7到0.8之间,则企业消耗的无功功率可以占到有功功率的60%到80%,因此只要将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5所有,无功消耗只会占到30%左右的有功消耗,这会给企业节约大量的电费开支。所以提高功率因数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在我国的电价制度中,为了促进企业的合理用电,对不同企业的功率因数制定了不同的数值,如果企业的功率因数低于规定的数值,电费价格也会上升,反之则会相应的降低。因此,供电企业为了提升电费服务水平和质量,可以为企业提高功率因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促使企业用电上功率因数的提高,达到降低用电成本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功率因数在供电企业电费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并且对供电企业提升电费服务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进行提高功率因数技术的研究,促进该方法的实践与应用,推动我国供电行业的稳定发展。

[1]王明生,焦阳,董兴文.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2(10).

[2]张会娜.电网功率因数的分析及改善[J].煤矿机械,2011(7).

[3]苏燕.提高功率因数在电费及供电服务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1(10).

猜你喜欢

功率因数电容器电费
基于ε-SVR模型的日电费回收预测
适应线路电缆化的220 kV变电站无功补偿计算研究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电费核算在电费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功率因数提高对大铜公司的影响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供电企业电费复核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研究
平行板电容器的理解和应用
一种数字相敏保护算法及其实现方法研究2
1/8澳大利亚人付不起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