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猜想的几种途径
2014-12-16方思华
方思华
摘 要:本文阐述了数学猜想的意义,猜想对激发思维的作用,有效猜想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数学猜想;激发思维;猜想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81-02
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经存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对未知量及其关系作出的似真判断,具有科学假说性。任何数学定理或结论的形成都从模糊到确立,也就是从猜想(假说)到结论。科学家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鼓励学生猜想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学时我们应提供给学生有效猜想的机会,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出几种有效猜想的途径:
一、在“导入“中引发猜想
猜想,通常运用于导入新课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猜想能够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新课开始引发猜想不仅可以激发求知欲望,而且可以发现一些新的结论。
在教学“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示图,让学生边观察边猜想。提问:(1)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猜一猜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约在什么范围呢?通过这样的猜想,学生就能初步勾勒出知识的轮廓,从整体上了解所学的内容。
在“导入“中引发猜想,既体现了趣味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展示了其中的数学味,达到做数学的目的。通过猜想,达到数学的目的。通过猜想,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二、在“新知“中萌发猜想
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是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这一主动性在新知探究环工中尤为珍贵!
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有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公园要举行一次隆重的联欢会,小动物们都忙着做准备工作,小猪也高兴地接到了一个任务:算一算给客人的饲料够不够。可是到了那里,小猪却哇哇大哭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云看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桌上放着9瓶矿泉水,地上有一箱矿泉水。来了33个客人,每人一瓶够吗?先让学生猜一猜是否够分,再引导学生进行解答,若一箱是12瓶装的矿泉水,就不够分。还应该怎么办?若一箱是24瓶装的矿泉水,就够分。这样教学,在“新授”中萌发猜想,能使学生的大脑思维置于“觉醒状态”,学生的各种感官被充分激活,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敏捷、高效。
三、在“操作”中诱发猜想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辊入“猜想”这一催化剂,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踊跃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信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快知识形成的进程。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可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学生拿出一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猜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然后利用细沙实验,支持学生猜想,增强猜的可信度。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得出公式V圆锥= 1/3V圆柱。
四、在“练习“中激发猜想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是当今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疏通学生潜能涌动的渠道,以求迸出创新的火花,而知识巩固阶段无颖是学生潜能发挥的最佳环节。此时,有效利用猜想,让学生用猜想的结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发展,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节课时,能进行”“几个数的平均数”的计算,但对平均数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水平,特别是对平均数的性质认识,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于是,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一条小河平均深1.米,一位身高1.7米的年轻人能够顺利通过这条小河吗?”让学生先猜一猜是否会有危险,再说一说为什么。生1:若这个人会游泳,过河是没有危险的。生2:若这个人不会游泳,过河是有危险的,河度有的较深有的较浅。生3:若这个人不会游泳,过河可能也没有危险,河底较平,大约深1.2米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用一些数据来说明,最后把平均数与这些数据进行比较,从中又发现了什么?这样教学,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对平均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许多学生能够发现“平均数一定小于这组数中的最大数,一定大于这组数中的最小数”这一规律。
五、在“归纳“中拓展猜想
有人认为,一节课归纳总结之后,猜想也告一段落了,课内总结之后就没有什么猜想存在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课内总结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教学,可以先创设用小棒摆三角形比赛的情境,产生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的疑问,进而给学生提供探究材料。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归纳并提出猜想“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时就能围成三角形”。此时教师引导质疑:实验例子中有9+5>3,为什么却不能围成?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讨论后提出修正猜想“:任意两条线段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找三角形进行测量,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而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结论。
当猜想成功时,让学生品尝成果的甘甜,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当经过论证发现猜想出错时,也要引导学生不能灰心,适时调节自己的心理,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精神。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 皮亚杰《儿童认知数学的心理规律》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