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展示数学的美

2014-12-16洪玉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渗透高中数学

洪玉梅

摘 要:本课题主要结合《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的“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的意见,通过教师在课堂地展示数学冰冷的美丽和火热的思考,围绕“数学的美”以“悟“来领略数学美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78-0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庞加莱(poincare)曾经说过:“数学是一种语言,我们不能用这种语言表达不精确或含混不清的思想。”因此,数学表述的简单性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哲学趣味。清晰性造成了数学与其他科学文献间的差别。数学是一种表达所有合理思想的简洁方式,是形成所有合理思想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我们能够体验的最美丽的东西就是神秘之物,它是所有真实艺术与科学的源泉。”而数学的神秘性是其美学价值之一。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

数学追求的目标是,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将复杂还原为基本。所有这些都是美的标志。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对数学的美的教育。讲述数学之美有利于培养鉴赏力。以下从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的美。

一、结合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的内容

例如:集合论的语言中只有一个基本的动词:“属于”(用 表示),由它出发,可以定义“不属于”( )、包含( )、相等(=)、子集等概念。再加上一些逻辑语言如:或、且、非,就可以定义集合间的运算:并( )、交( )、补,从而建立集合论的基本运算,并形成一种代数结构。我们可以看到,集合论的语言和思想方法与逻辑推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集合语言可看成相应逻辑关系的表示,命题的运算规则与集合运算规则有完全类似的结果。例如:

二、从数学图形上

例如:分形,见图1有学者说“为什么世界这么美丽,因为我眼睛看到的都是分形”,大到海岸线、山川形状、天空的云朵,小到一片树叶、一片雪花、皮蛋里的花纹,分形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分形(Fractal)一词,是曼德勃罗创造出来的,其原意是不规则、支离破碎的意思,所以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非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按照分形几何学的观点,一切复杂对象虽然看似杂乱无章,但他们具有相似性,简单地说,就是把复杂对象的某个局部进行放大,其形态和复杂程度与整体相似。在分形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戏剧性的新发现,比如“中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分形学认为这是一个不确定的答案,海岸线的长度取决于你用什么样刻度的尺子进行测量,刻度越细,所测量的海岸线长度就会更长,乃至无限。如今分形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农业、金融、艺术等诸多领域,其不规则图形设计理念甚至影响流行文化。

图1

三、数学的解决问题的构思

例如: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1⊥BC1.

求证:BC1⊥CA1.

解:设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2a,高为b,点O为AC的中点,以点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a,0), B( a,0,0), C(0,a ,0).

A1(0,-a, b), B1( a,0, b), C1(,0,a , b).

所以, =( a, a, b), =(- a, a, b), =(0,-2a, b).

因为AB1⊥BC1,所以 · =0,即-3a2+a2+ b2=0,从而-2a2+ b2=0.

所以 · =-2a2+ b2=0, 故 ⊥ ,即BC1⊥CA1.

评述: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以算代证”,因而思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有关问题,其特点是以算代证,利用空间向量的运算代替立体几何中有关空间图形的推理论证,避免了寻找如二面角的平面角、有关的平行线或垂线的许多麻烦,思路简单,容易掌握,从而降低了学习立体几何的难度。又如:高斯从1加到100的算法。这种数学技巧,一经点破,觉得实在简单,人人都可以掌握。所谓朴素中见高雅,更觉高贵。

可见,通过课堂渗透数学的美,使学生去“悟“出来,悟的过程使他们获得了一种对数学文化的适应、认同与感悟。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说:“数学家的美感犹如一个筛子,没有它的人永远成不了数学家。”可见,数学美感和审美能力是进行一切数学研究和创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数学欣赏:一片等待开发的沃土[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1-2):3-6.

[2]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5.

[3] 钱珮玲;邵光华.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猜你喜欢

渗透高中数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