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T-S模糊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镇定
2014-12-16王福忠
李 丽,王福忠,姚 波
(1.沈阳师范大学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2.沈阳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辽宁沈阳110136)
Takagi和Sugeno在1985年提出了T-S模糊模型的概念,在目前的模糊控制研究领域是十分活跃的一个分支。由于T-S模糊模型可以通过模糊规则给出非线性系统的局部线性表示,因此它能够描述或逼近一类非线性系统,其本质是一种非线性的模型,易于表达复杂系统的动态特性。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在离散T-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文献[1-2]在Lyapunov直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公共Lyapunov函数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即在所有子系统中寻找公共正定矩阵。但对于规则数较大的模糊系统,很难找到满足所有规则的。为了降低寻找的保守性,文献[3-5]应用模糊Lyapunov函数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判定,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寻找的保守性。文献[7]应用文献[6]所提出的双交叠模糊分划及最大交叠规则组的概念,构造出离散型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进而提出了一个判定离散T-S模糊系统是否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文献[8]提出了有效最大交叠规则组集和有效最大交叠组的概念,构造了离散型分段模糊Lyapunov函数,得到了一个新的判定离散模糊系统是否稳定的充分条件,减少了以往稳定性判别方法的保守性和难度。文献[9]提出了一种新的T-S模糊系统放宽的二次稳定方法,得到一个新的判定模糊系统是否稳定的充分条件,降低了以往结论的保守性。由于不确定性常常降低系统性能,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文献[10]运用文献[9]的方法研究了连续时间不确定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得到一个新的判定连续模糊系统是否稳定的充分条件,具有更小的保守性;文献[11]也基于文献[9]研究了离散模糊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但没有考虑不确定的情况。
1 离散不确定T-S模糊模型的描述
T-S模糊控制系统能够表示一般的非线性系统。对于一个离散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它的第条模糊规则具有如下形式:
式中 i=1,2,…,r,r为模糊规则数,xT(k)=[x1(k),x2(k),…,xn(k)]为模糊集,x(k)与u(k)为模糊系统的状态向量和输入向量。Ai,Bi为常数矩阵,ΔAi和ΔBi是适当维数的时变矩阵,代表系统模型中的参数不确定性。通过中心平均反模糊化、乘积推理和单点模糊化方法,得到系统全局模型如下:
其中
wi(x(k))的一些基本性质如下:
则
离散T-S模糊模型中的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器定义如下:
其中Ki是要确定的定常控制增益。设计目标是确定如下形式的状态控制器,使系统(2)鲁棒镇定。
(2)和(3)组成闭环系统(5)
由于系统(1)有时为不确定矩阵,很难设计控制器增益矩阵。为了找到该增益矩阵Ki,不确定矩阵应在合理假设下除去。因此,一般假设不确定矩阵ΔAi和ΔBi是范数有界和结构化的。
假设1:考虑的参数不确定性是范数有界的,以如下形式存在:
[ΔAiΔBi] =DiFi(k)[EAiEBi]
其中 Di,EAi,EBi是具有适当维数的已知常数矩阵,Fi(k)为未知矩阵函数,满足FTi(k)Fi(k)≤ I,I是适当维数的单位矩阵。
引理1[12]:给定适当维数的矩阵S、D和E,其中S是对称的,则:S+DFE+ETFTDT<0,对所有满足FTF≤I的矩阵F成立,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常数ε>0,使得
3 改进的T-S模糊系统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
那么式(14)成立,即:
如果式(5)成立,则Λc<0,系统(2)经模糊控制器(3)渐进稳定。
下面证明(11)、(12)、(13)分别与(6)、(7)、(8)等价。
将假设1应用到(11)中,得到
对式(16)左右两侧分别乘diag(III εiii)即得式(6)。
第三个LMI(7),第四个 LMI(8)分别与(12)、(13)等价,证明过程与以上证明过程相似。
因此,定理1得证。
证毕。
4 仿真示例
考虑如下的T-S模糊系统[10]:
其中
参数不确定选择如下:
利用MATLAB工具箱可以得到:
5 结论
在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对离散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器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定理1的方法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对一些标准的LMI问题进行求解,从而方便地利用Matlab工具箱等软件来解决有多种设计要求的控制器设计问题。而且,定理1的判定条件比以往问题所提出的条件更保守,更宽松。
[1] Tanaka K,Sugeno M.Stability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uzzy control system[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2,45(2):135-156.
[2] Wang H O,Tanaka K,Griffin M F.An approach to fuzzy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Stability and design issues[J].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1996,4(1):14-23.
[3] Daafouz J,Riedinger P,Lung C.Stability analysis andcontrol synthesis for switched systems:A switched Lyapunov function approach[J].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2002,47(11):1883-1887.
[4]王 岩,张庆灵,孙增圻,等.离散模糊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模糊 Lyapunov 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4,30(2):255-260.
[5] Mozelli L A,Palhares R M,Avellar G S C.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mprove multiple Lyapunov function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conditions for fuzzy systems[J].Information Sciences,2009,179(8):1149-1162.
[6]修智宏,任 光.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系统化设计[J].自动化学报,2004,30(5):731-741.
[7]张松涛,任 光.基于分段模糊Lyapunov方法的离散模糊系统分析与设计[J].自动化学报,2006,32(5):813-818.
[8]张松涛.离散T-S模糊系统的稳定条件[J].控制与决策,2012,27(8):1175-1179.
[9] Fang C H,Liu Y S,Kau S W,et al.A new LMI-based approach to relaxed quadratic stabilization of T-S fuzzy control systems[J].IEEE Trans.Fuzzy Systems(S1063-6706),2006,14(3):386-397.
[10]齐 丽.不确定T-S模糊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D].沈阳:东北大学,2008.
[11]宗春菊.离散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D].沈阳:东北大学,2008.
[12] Chadli M,EI Hajjaji A.Output robust stabilization of uncertain Takagi-Sugeno model[C]//2005 European Control Conference.Decision and Control.Seville: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orol,2005:3393-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