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文化保护视角下的老城区改造研究

2014-12-16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老城区文脉历史

郑 江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51)

1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而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建筑,由于其所处的地区和反映的时代上的差异而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面貌,这些建筑及其所构成的街区,以特有的形式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成为了各个城市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营造出特有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成为一个城市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由于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和规划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各个地区的老城区保护与开发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老城区又由于居住有众多的居民破坏尤为严重。因此,在当前急剧变化的城市建设中,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老城区改造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2]。

2 当前我国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老城区的保护同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城区都存在着建筑主体结构陈旧、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口密度高、整体居住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现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收入的逐渐提高,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必然会不断增加。所以,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城区存在着大量的小规模私房搭建和改造现象(如图1),这种乱搭乱建的现象首先会导致居住环境的继续恶化,造成各种安全隐患(比如火灾),不利于原住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次这种无序的自发的搭建行为,使得改建搭建建筑与整个街区的整体风貌格格不入,造成了老城区传统风貌被逐步 “蚕食”,历史文脉逐渐丢失[3]。

图1 拥挤不堪的老城区

(2)老城区保护与房地产开发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多数老城区由于地处城市中心地段,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资源,使得大量房地产开发商纷纷介入旧城改建项目,老城区也因此成为房地产商争夺的黄金地段[4]。虽然这种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式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但也对城区的原有历史文化风貌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房地产开发商最根本目的是利润,在大多数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开发商的建设方案必然是大规模高密度的商业性建设,去争取自身最大利益,很少会去考虑对地域历史文化的保护,这也是许多老城区受到破坏的最根本原因[5]。

如1993年福州三坊七巷地段的老城区改造,政府将三坊七巷土地权出让给港商用于房地产开发,一期工程对三坊七巷整体风貌造成了很大破坏,除保留了几栋名人故居外,其余全部拆掉建高层住宅和商业楼,还有大量的平直马路,使得中国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见图2)。

图2 被高楼大厦包围的福州三坊七巷

(3)老城区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每个城市的老城区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历史文物古迹,譬如名人故居和各类古建筑等,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群众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些古建筑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维护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同时政府为了更好地刺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古建筑周边的传统居住建筑却进行大面积拆除,在原地建成旅游配套设施如仿古商业街等(如杭州清河坊),整个老城区充斥着浓厚的现代商业气息,大批复制的假古董使得原有的地区历史人文环境荡然无存,同时也使原有城区失去 “生活的真实性”,这无疑是一种失败的改造[6]。

图3 商铺林立的杭州清河坊

3 老城区改造的对策探讨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典型旧城改造案例的分析总结,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旧城改造方案,不能脱离城市的文化及其所在的地域环境,应该在改造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应在改造的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目前,我国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拆旧建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会在改造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施工过程中又会造成噪声、粉尘等环境污染;大多数新建建筑与环境协调性较差;同时由于很多旧建筑本身还具有加大的使用潜力,无形中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老城区在改造过程中应该积极贯彻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旧建筑的使用潜力,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得街区在适应居民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地域的历史风貌[7]。例如,珠海市香洲区夏湾大厦改造工程中,夏湾大厦改造前是一个老旧厂房(见图4),在保留原有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调整了一些细部构造,改变了外墙装饰材料,并在曲齿部位增加了一些拉膜结构,这些相对微小的改造,使一个破旧的工业厂房华丽转身,变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城市酒店,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图4 珠海夏湾大厦改造前后对比

(2)应在改造的过程中建立合理有效的改造机制

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是政府行为,而房地产的开发行为则是商业性的。因此,老城区改造过程必须借助政府的行政干预职能,从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有效地进行老城区的开发与保护。老城区本身就是由无数个居民生活环境所构成,居民应该是城市的主人,所以要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脉,就必需要开展广泛宣传,提供详尽的信息以及管理和规划上的服务,以指导居民自助改造,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8]。因此,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动员社会”的方法在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的前提下积极改善老城区的居住环境,这无疑是老城区改造的最佳途径[9]。北京原798工厂区的改造,就是一群艺术家的自发行为,他们发现了这片被遗忘的旧建筑,并积极的改造了它们,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艺术影响力使这些曾经辉煌过的建筑再度成为了世人的焦点。

(3)应在改造的过程中采取逐步改造的方式

城市的环境是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自然而缓慢的生长成的,它沉淀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先进的东西”,由此形成了每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历史文脉[10]。如何保护并延续这种城市的历史文脉,值得我们思考,显然大规模的推倒重建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1994年,吴良镛先生在对我国历史性城市进行长期研究,总结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这种逐步改造的模式,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缺口问题,灵活地吸引各种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城区的整治和保护中,避免了城市改造中的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原有街区各个层面利益体(政府、单位、个人)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保护已有街区历史文脉的积极性,促进城市科学地不断向前发展,适应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必然会逐步深入推进下去,而城区历史文脉的保护必将任重而道远。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政府保护意识的加强,群众观念的逐步转变,社会的逐渐认同,这项工作正在逐步走向了正轨,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城区在经过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后必然会再现它们迷人的历史风姿!

1 张杰.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小规模改造与整治[J].城市规划,1996(4):14-17.

2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0-62.

3 张祖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6(12):26-29.

4 盛洪涛.旧城区改造中的更新与延续——以京汉大道文化街车站路街区改造项目为例[J].城市规划,2007(8):93-96.

5 陈业伟.上海旧城区更新改造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5(05):32-34.

6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7 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45-162.

8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02-115.

9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50-62.

10 周畅.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2004(11):5-6.

猜你喜欢

老城区文脉历史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