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在数学课改中的教学体会
2014-12-15葛高明
葛高明
1.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是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的关键,而自信心是创造的基础,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并要耐心的去挖掘。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习出现困难无所适从时,当学生提出近似荒谬的问题时,当学生的行为超出了教师的预料时,我就给学生更多的真诚和理解,用博大的宽容去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让他们近可能的树立自信心,昂首走自己的路。
2.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大脑仓库的管理员,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建立认知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我认为教师应当好“导演”,引导学生当好“演员”,“导”为前提,“演”为主体,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随时发问,发表独立见解,积极肯定学生的求异想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活动,要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如:在初三的概率教学中,有两个转盘,其中一个转盘上标有1、2、3,另一个转盘上标有1、2、3、4,两个转盘上都有指针转动两个转盘指针不动,那么当转盘停止时指针会自动指向一个数字,那么,这两个数求和,得到奇数教师胜,得到偶数学生胜,问: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比赛吗?由教师创设情景,然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去思考从多角度求相应的概率,鼓励他们当场实验成为知识的主人。
3.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再创造。
数学课本上的定理、法则等都是前人经过艰辛劳动,创造发现出来的,而新教材则努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知识再发现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分析、猜想、推证所得的结论,我认为我们应好好的利用新教材,如:我在三角函数应用这节教学中就充分利用课本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特别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探究性活动。如:一枚硬币自由掷出落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两枚硬币掷出同时两面全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三枚呢?——这样由教师提出问题鼓励他们互相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亲自实验,取长补短。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去推导,教师不去越俎代疱,并且还给予热切的鼓励、高度的赞扬,这样一来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提高了,更提高了教学质量。另外我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原来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列出事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循规蹈矩地按教科书进行教学,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现在采用了欣赏、操作、展示、交流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同时使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注意发散思维,鼓励求异和创新。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几何题的证明,我利用新教材从基本图形入手,采用“扩散性问题”提问,使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独特的见解,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求异思维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异在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求异思维对一些平常的定论持怀疑态度,有疑乎心而发难于口,有怀疑就会提出问题,它正是创新的前提。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求异、敢于创新,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组,从而创立新见解,新形象的思维活动,他是比形象思维更高级的一种形式,是思维中最活跃、最富有传奇色彩和创造性的成分,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成分。想象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想象出最终的结果。我们应该运用教具、实物演示等多种媒介来激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如:我在讲授“垂径定理”时,首先利用旋转式投影,将期中一条直径旋转到垂直于另一条直径的位置时,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结论;在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将一条直径上下移动变成一条弦,让学生猜想有什么结论。这不但用运动的观点解决问题,而且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学生经过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其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6.改革课堂教学,探索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看、想、说、练”的教学模式,旨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
(1)让学生看,引导学生领会知识。看即指导学生自己读书,通过看理解定义,通过看弄懂例题,在看中掌握新知识,在看中发现问题,只有让学生弄懂了,或者看会了,者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运用或努力的探索,为了很好地引导学生看,教师一定要驾驭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能力点,重点和难点。要要设计一些阅读思考题,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与归纳等活动。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可以从客观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给学生,以想的机会,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及结构,去发现并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或遭受挫折的磨练,激发学生的学习。
(3)从说和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一堂数学课,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教师要善于启发设问,数学教学中的“启发设问”,除了常用的实物、实例、图形观察外,还可有情景设问类比设问;变型设问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