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是最佳的情景教学
2014-12-15李思林
李思林
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它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性格,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改革化学课堂教学,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一个有意义问题的提出,会吸引众多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沿着知识的阶梯拾级而上。教师可在课前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导读性思考题。这组思考题必须具备趣味性,启发性,概括性,突出重点,联系难点,有一定深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导读提纲,独立阅读课本及相关资料,领会课本的基本内容和思路,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预习,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他们的见解和看法。比如,高一《化学?卤素》第一节氯气,导读性提纲如下:⑴怎样闻氯气的气味?⑵课本介绍氯气的哪些化学性质?⑶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着的氢气的导气管是由上而下慢慢插入,还是快速插入到集气瓶中下部好?为什么?⑷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⑸比较氯气与水反应和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两者的联系?⑹次氯酸是一种强酸还是弱酸?在书写有关离子方程式时是否完全电离?⑺如何从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⑻根据氯气的化学性质,谈谈氯气可能有哪些用途?⑼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⑽实验室如何制取氯气?氯气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⑾200毫升浓度为36.5%的盐酸(密度为1.19克/厘米3)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氯气的体积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8.93升?由于学生在预习中积极参与,就可以实现教师课堂上精讲,从而有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主渠道,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既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又要及时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善于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始终保持课堂的热度,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程度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要十分注意导读性思考题的延伸和调控好教学情境,深入分析新知识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知识之间的关系,巧妙设置问题过渡性“悬念”,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课本中应掌握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敏锐细致观察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观察本身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培养规范的操作习惯外,还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实验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精确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弱,经常被外界因素干扰,尤其是兴趣、情绪、注意力更能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习惯,使学生掌握观察要领,有目的地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观察。
1.对实验用品,反应原理的观察。
仪器、药品是学生实验的物质基础,是学生实验的先决条件。对实验中要使用的仪器、药品应明确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能自制或可用代用品的,可以自己动手,收旧利废,物尽其用,培养学生节约精神和动手能力。
实验原理是验证性实验的理论依据,是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实验前,必须明确反应原理和所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同时还要认真探讨,研究是否有改进的可能。
2.按程序形成全面、细致的观察过程。
实验步骤是学生实验的指南,正确操作的规范。教师必须在实验前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并在实验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细致而周密地观察,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正确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
3.有目的、任务地重点观察。
实验目的就是本实验的“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能力(含技能)德育和情感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任务,对某些特定的化学现象进行重点观察。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实验有条不紊,课堂秩序井然,弥补了教师在课堂上单凭口述,而学生又不能认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和思考的不足,同时,能敏锐观察那些稍纵即逝和不引人注目的现象,以及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显现出来的现象,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总结归纳观察结果。
实验教学是最佳的情景教学,教师要创造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培养了对待实验应是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了解与掌握学生的个体和总体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克服学习上依赖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在参与问题的探究和思索中,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