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述生活后要写写感悟!
2014-12-15
生:前几天在网络上听老师讲课,老师强调——作文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篇的组合,没有丰富的生活素材作支撑,作文就会“贫血”。观察是学生感知生活的直接渠道。
师:新课标在作文教学中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因此,老师应当在作文教学中引领你们深入生活,扩展大家的学习空间,从课堂走向生活。
生:假如布置了作文《少年风采》。我们就先用极具生活化的图片和视频刺激我们的思维,努力回忆观察,有顺序、有重点、有联想地写开去就行了。
生:这说的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生活的每个细节,在平常貌似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挖掘蕴含其中的素材,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
师:观察之后,最重要的事是“领悟”——投入情感,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
生:是的。通过观察,我们能发现许多生活情趣,如早晨上学路上和同学一起迎着晨曦上路,上课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问题,课间与同学一起聊天玩耍,放学时和同学一起带着疲惫和充实回家,考试后和同学对答案,成绩后与同学一起分享欣喜和忧愁,等等。
生:在生活这缤纷的舞台上,我们随时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无论角色如何,我们都要扮靓自己,不负众望;在生活这广袤的田野上,我们随时都在播种希望的种子,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也应该精心耕耘,使其茁壮成长。
生:拥有了生活,你就拥有了快乐;体味了生活,你就会用坦然的心情面对一切。感悟生活,让愉悦、阳光、幸福相伴你的每一天!
师:呵呵,你们诗兴大发呀。有了对生活的感知,我们写作文不再发愁找不到素材,作文就能抒自然之情,写自在之趣。我们的写作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不是生活素材的机械堆砌。要让生活成为创作的真正源泉,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习作,对生活材料融入感情,用心灵感知,把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生:目的在于培养自身“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敏锐目光,对自己获得的生活素材分析、思考、再加工,由感触最深之处切进。
生:由远至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探求真谛,构成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实现理解和认识相对现实生活的升华。
生:有了习作创设的情境,我们就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意见,通过练习和交流,我们看问题、想问题的思想会越来越理智,对生活的见解更富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意蕴,在此基础上写出的作文从选材到立意都会更充实、更深刻。
师:是的。那就现在开始动笔吧。
【微博】
白天鹅与丑小鸭:生活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谜;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生活是一道无解的题,无论怎么演算都是徒劳。生活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
郭老师回复白天鹅与丑小鸭:既然如此,我们就多看多听,最好动笔多写写。
秋季的风: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融化于生活作文教学的理论中,启迪他们触发灵感,概括生活,创造生活,学生就能写出一篇篇感情真挚、震撼心灵的优美作文。
郭老师回复秋季的风: 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体会,只有想方设法加厚学生的生活底蕴,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加之以必要的作文技巧辅导,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饱满、思路更清晰、语言更优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