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过程的高职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4-12-15韦建军
【摘 要】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典型产品生产过程涉及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流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及流程构建与机械制造业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避免学科体系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实现了教学做一体。
【关键词】生产过程 高职 工科类专业 课程体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074-04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制订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标准的制订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机制体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根据机械行业企业各工作岗位对能力的需求,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积极与企业共同制订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项目课程,规范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体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一)课程体系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各一线工作岗位的特点,了解各一线工作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与梳理,结合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适合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合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就应实行“两个对接”,即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换言之,就是遵循专业开设的课程要与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相适应、开设课程的内容要与企业一线岗位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把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与获取专业动手技能的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达到学习与工作“零接触”的教学目标,实现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的重大突破。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服务方向是河池、广西机械制造企业,为地方机械制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因此,构建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的职教理念,对当地机械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以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为载体,以岗位工作内容开发课程内容,按照“人才培养要求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的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和专业的健康发展。
(二)以生产过程构建课程体系。高职教育开设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怎么做”,更需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鼓励学生思考“怎样做得更好”。以生产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就是要了解企业典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职业岗位,通过对各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分析,设置出适合各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课程,然后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安排教学,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社会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将基础课程穿插在人才培养的各教学阶段。
(三)课程体系构建应体现时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制造业的制造工艺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课程体系时应瞄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将先进制造技术纳入课程体系,如数控技术用于机械制造业后,机械制造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课程体系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对技能与知识的需要,充分体现课程体系构建“来源于企业、应用于企业、服务于企业”的职教理念,促进本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河池市矿山机械厂、河池车辆有限公司、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桂林福达集团、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等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与研讨后,确定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河池、广西机械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职业素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机械零件加工、机械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焊接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的定位,可通过下列途径构建课程体系:
(一)根据地方行业需求设定专业培养方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属于就业面广、涉及面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难以明确,给课程体系的构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对地方机械行业企业的生产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河池市地处桂西北,属资源富集区,有色金属是河池市的支柱产业,围绕有色金属的采、选、炼建有生产矿山机械的企业有十多家,加上以生产低速农用运输车辆为主的河池市运输车辆厂、河池玉动车辆厂等多家企业构成的河池市机械制造产业;与河池市毗邻的柳州是广西的工业城市,主要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钢和柳工集团等大型机械企业,与之配套的机械制造企业有上百家,这些当地机械制造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是机械零件加工、机械产品安装与维护和焊接技术。因此,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机械加工、设备安装与维护和焊接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endprint
(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地方机械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人才职业发展情况、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要求情况调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结合河池、柳州重点机械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生产过程中与机械零件加工、机械产品安装与维护和焊接有关的技能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参照机械制造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整理、归纳,得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
(三)将职业能力要求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经调研,发现当地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但生产过程和涉及的职业工种基本相同,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机械类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决定使用二级减速器的生产作为实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载体,打破原有学科式的课程体系,以二级减速器的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析与重构。将各工种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使每一学习内容都和典型的工作内容相对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搬到实训车间,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与生产的直接关系,真正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
(四)依据生产过程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就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安排教学活动,根据二级减速器的生产流程安排的教学课程及其课程要求见表2。
三、建设成效
按照生产过程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并经过两年的实施,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较建设前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五个提高,即就业现状满意度提高、毕业生工作专业相关度提高、职业期待吻合度提高、愿意推荐母校提高、平均薪资提高。主要表现见表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紧密结合当地机械制造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按照企业生产过程和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下转第85页)(上接第76页)产品为载体开发核心课程,将课堂搬进车间,必然符合当代先进制造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必须结合行业、地区实际定期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2]杜广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8)
[3]周文超,等.产学结合构建高职课程新体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
[4]金彦平.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3(1)
[5]任丽静,等.高职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16)
[6]卢艳,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7]傅伟,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9)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401)
【作者简介】韦建军,男,广西河池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卢 雯)endprint
(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地方机械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人才职业发展情况、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要求情况调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结合河池、柳州重点机械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生产过程中与机械零件加工、机械产品安装与维护和焊接有关的技能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参照机械制造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整理、归纳,得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
(三)将职业能力要求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经调研,发现当地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但生产过程和涉及的职业工种基本相同,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机械类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决定使用二级减速器的生产作为实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载体,打破原有学科式的课程体系,以二级减速器的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析与重构。将各工种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使每一学习内容都和典型的工作内容相对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搬到实训车间,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与生产的直接关系,真正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
(四)依据生产过程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就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安排教学活动,根据二级减速器的生产流程安排的教学课程及其课程要求见表2。
三、建设成效
按照生产过程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并经过两年的实施,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较建设前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五个提高,即就业现状满意度提高、毕业生工作专业相关度提高、职业期待吻合度提高、愿意推荐母校提高、平均薪资提高。主要表现见表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紧密结合当地机械制造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按照企业生产过程和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下转第85页)(上接第76页)产品为载体开发核心课程,将课堂搬进车间,必然符合当代先进制造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必须结合行业、地区实际定期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2]杜广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8)
[3]周文超,等.产学结合构建高职课程新体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
[4]金彦平.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3(1)
[5]任丽静,等.高职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16)
[6]卢艳,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7]傅伟,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9)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401)
【作者简介】韦建军,男,广西河池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卢 雯)endprint
(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地方机械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人才职业发展情况、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要求情况调研,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结合河池、柳州重点机械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生产过程中与机械零件加工、机械产品安装与维护和焊接有关的技能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参照机械制造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整理、归纳,得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职业岗位工作内容、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
(三)将职业能力要求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经调研,发现当地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但生产过程和涉及的职业工种基本相同,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机械类专业教师共同讨论,决定使用二级减速器的生产作为实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载体,打破原有学科式的课程体系,以二级减速器的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析与重构。将各工种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使每一学习内容都和典型的工作内容相对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搬到实训车间,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与生产的直接关系,真正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
(四)依据生产过程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就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安排教学活动,根据二级减速器的生产流程安排的教学课程及其课程要求见表2。
三、建设成效
按照生产过程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并经过两年的实施,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较建设前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五个提高,即就业现状满意度提高、毕业生工作专业相关度提高、职业期待吻合度提高、愿意推荐母校提高、平均薪资提高。主要表现见表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紧密结合当地机械制造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按照企业生产过程和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下转第85页)(上接第76页)产品为载体开发核心课程,将课堂搬进车间,必然符合当代先进制造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必须结合行业、地区实际定期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2]杜广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8)
[3]周文超,等.产学结合构建高职课程新体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1)
[4]金彦平.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3(1)
[5]任丽静,等.高职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16)
[6]卢艳,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7]傅伟,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9)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401)
【作者简介】韦建军,男,广西河池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卢 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