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组织运行模式的重构

2014-12-15伍琼中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重构

【摘 要】围绕“育人”教育、行为养成这一核心,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活动项目化,评价体系多元化”课程教学组织运行模式,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和社会引领作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组织运行模式 重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042-03

现代媒介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进而对他们价值取向的构建也产生极大影响,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产生巨大的冲击。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用,重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组织运行模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时代性、针对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意义深远且势在必行。

一、研究的主要思路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思路。具体包括:第一,全面性与渗透性相统一。在内容上,力图覆盖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时刻浸润在德育的熏陶之中,通过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去掉学生思想道德上的顽疾,强化他们的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第二,实践性与实效性统一。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的延伸,让学生主动把理论知识适用于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体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求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看到实效。第三,一般性与特殊性统一。在教学中把“基础”课教学与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突出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重点专业方向,使思政课成为支撑专业教学的辅助力量,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第一,优化“基础”课教学组织运行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第二,通过“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活动项目化,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课程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组织运行模式;第三,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途径,使“基础”课教学在网络、课堂、实践三个平台互动。

二、“基础”课程教学组织运行模式重构的主要内容

彰显职业化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道德和法律知识传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道德和法律素质养成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的再优化,形成模块化专题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既要紧扣教材和大纲,又要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围绕热点、关注点、难点和疑点,密切联系我校学生实际,科学整合教材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依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全面整合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就业解惑三大角度及理想情操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基本法制教育、职业规范教育五大方面构建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课程“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等一体化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诚信、有德、敬业、履责、遵纪、守法的精神意识与人格品质,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每学期以项目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出2个实践教学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有:(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2)道德的榜样——寻找身边的好人;(3)青春与法同行。

(二)实践教学的项目化、系统化和常态化。以“上品牌、抓特色、呈实效”为中心,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活动主题,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形成校内道德实践系列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改革实践教学途径,通过校政企联动合作,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实践保障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基础”课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构,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特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行为养成融为一体,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

1.教学方法及依据。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行为养成为落脚点,构建“兴趣—学习—探究—实践”四维立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时政研讨、专题教学、网络平台和实践教学”四个维度展开,同步推进、互相融合、逐步递进,将单一性课堂(课程知识的传授)转型为复合型课堂(课程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延伸+社会文化服务项目)。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主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成果展示法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2.课程教学手段的应用要求。课程教学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ppt课件,将文字、图片、视频、案例、电子图书等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和多样化。同时,注重实践育人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发学生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和行为的改变。

此外,“基础”课程教学充分运用精品课程和网络课件教学平台,延伸课堂教学,采用网上素材资源、图片、视频录像、网上学习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课外交叉与互补,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途径,更加强了课程开发成果的社会共享性。

(四)实现评价体系多元化。“基础”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学生行为的养成,因此必须要变革传统“唯考试是问”的考核方式,探索一种全新的并能有效服务本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形成多元化考评体系。endprint

建立以行动导向的课程评价体系,打破传统单一的卷面考试评价制度。课程考核采用3个结合(课堂教学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上课教师考核+学生答辩考核;平时学习态度表现+期末考试成绩)。学生期末课程成绩由课堂考勤占20%、课内实践占10%、课外实践占30%、期末考试占40%组成。课堂考勤依据学生到课情况计算积分;课内实践依据学生参与情况计算积分;课外实践依据学生参与情况、完成项目(作业)的质量与行为表现,分别由学习小组评议、老师考察核实确定。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题型不少于3类,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间在90分钟以内。力求做到考评要素多元化、考评主体多元化。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结合起来,对学生成绩进行比较科学、全面的评价。

网络课程的考核采用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参与讨论和在线考试、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段考核,评价由学习的过程、结果、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估等构成。

(五)实施途径:面授课程与网络课程双轨并行。一方面,深化面授课程。本课程要求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完成课程教学工作的“教书匠”,而是要集授课教师、大学生社团导师、人文课程导师等角色于一身。为胜任工作的需求,需要教师一岗多能,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社会实践策划能力。在面授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逐步开发并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大纲的统一规划下,积极选用恰当的音频及影像资料,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有较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指利用学院数字化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的,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网络课程是学院在教学工作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体现,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考评,完成整个教学环节,便于教师教学,学生自学,能充分发挥“辅教辅学”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将校本资源、购买的优质课程资源、公共的免费资源这三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兼具测评功能,支持完全在线的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打破传统课程单一内涵开发设置模式,建立课程课堂知识传授、课程校园文化实践、课程社会文化服务等一体化教学体系, 通过借助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多维性,构建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时、处处、人人的全面、全员、全程教育。

三、改革目标和对教学的现实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基本要求,突出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诚信笃实、敬业爱岗、终身学习的优良品质;强化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习能力、行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和职业岗位的基本需要。首先,通过网络与面授课程两个教学平台的共建,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解决师资的严重不足,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自主学习的需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再设计和再优化,最终达到提升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目的。其次,充分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积极整合社会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校、政、企项目合作,建立“人才共育、资源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机制。建立比较固定的合作单位和校外实践基地,结合课程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进一步优化理论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的结合,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引领的影响力。最后,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进一步提升“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品牌化建设、共建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多元化的评价、校政企联动等方面的改革,在抓特色、出实效、提升教学质量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履责、遵纪、守法的精神意识与人格品质,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把“基础”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2]杨军.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8)

[3]向泽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简介】伍琼中(1965-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法律教育。

(责编 何田田)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刑法》第64条的实然解读与应然重构
对教育会诊的反思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