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梨园劫
2014-12-15张鸣
晚清那会儿,要论政治立场,梨园中人跟义和团并无冲突,没人喜欢洋人。但是,义和团一闹起来,梨园却遭殃。义和团烧教堂,一把火把前门大栅栏全烧光,北京城八大戏园子,只剩下广和楼、天乐园,其余如中和园、庆乐园等六处戏园子,都被付之一炬。没了戏园子,就没地儿唱戏,北京三千余梨园子弟,哭都找不到北。
其实,即使戏园子不被烧掉,也没法唱戏,因为北京城连续几个月,枪炮声不断,流弹满天飞。在街上行走,一不留神,就被流弹伤了。再加上义和团到处巡查,看见不顺眼的,就指为二毛子,拉去砍了。人心惶惶,哪里有心事看戏听戏?没法子,吃戏饭的人,只好跑当铺,把家里值点钱的家什,都送去当了。乱世当铺也欺负人,故意压低价格,唱戏的叫苦不迭,但又没办法。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打来,义和团一哄而散,城里秩序大乱,洋兵抢,土匪夺,兵荒马乱。著名旦角陈德霖,东西被抢光不说,连戏装也被几个德国兵抢走。陈德霖急了,抄起门杠子,要跟洋人拼命。幸好被懂德语的齐如山看见,出来说和,才算保住小命。但是名丑萧长华家就没这么幸运,家里的衣物连同戏装,都被土匪劫走。
幸好,到了夏粮上市的时候,趕上一个丰收的季节。占领北京城的联军,准许民间自治,允许民间采买粮食和副食。北京城的粮价不高,但梨园行的人却没地方挣钱。有积蓄的,还可以吃老本,没积蓄,家口又多的,只好改行。有力气的,出城倒腾粮食,倒腾货物,没力气的,在城里摆个小摊糊口。萧长华先是卖青菜,后来卖咸鸭子,再后来发现卖白薯生意最好,就一直卖白薯。沿街叫卖,真像侯宝林相声里说的那样,摆摊把唱戏的功夫都用上了。
时局稍微安定,各个戏班子借各个会馆唱戏,总算有碗戏饭可吃了。但很不稳定,还是得靠做小买卖,干杂活补贴家用。赶上有戏唱,就去赶个场,回到家,还是得满街吆喝。原来捧场的王公贵胄,达官贵人都不在了北京城里,有钱听戏的,除了洋人,就是吃洋饭的,再不就是一些商人。洋人不喜欢听京剧,偶尔来一回,未必付钱。而吃洋饭的和商人,又舍不得花大钱,所以,梨园的戏也就唱得半死不活。这一阵儿,三大顶尖名角,孙菊仙跑了,汪桂芬出家避祸,只剩下谭鑫培,由于大烟供不上,也生病在家,直到1903年西太后回銮,赐了人参,才病好出山。
唯一的好处是,原来戏园子唱戏,不许夜里演。但在联军治下,管事的换人了,这个规矩被打破了。各个会馆里的戏,随便什么时候演,夜里也可以点灯。等联军走后,观众尝到了好处,原来的禁令,也就不好维持了。戏园子和观众从点蜡烛,到点油灯,再到汽灯,最后是电灯。
其实,唱戏的人,吃的就是一口太平饭。天下太平,百业兴盛,老百姓安居乐业,有了闲暇和兴致娱乐,他们的事业就兴旺。天下大乱,人们顾命不暇,他们的事业就一团糟。西太后老佛爷喜欢京剧,洋人不喜欢,但只要老佛爷没法给艺人一个太平,艺人在洋人手底下,也要唱戏吃饭。只要洋人不乱来,他们就得奉承洋人。实际上不是奉承洋人,而是奉承自己的饭碗。人都是要吃饭的,乱世,也得吃饭。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