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而商?卖家饥渴
2014-12-15郝智伟
郝智伟
24个小时,阿里巴巴“双11”销售超过571亿元,同比激增59%,亚马逊、苏宁等平台销售额、订单数同样涨幅惊人。据星图数据统计,当天全网销售额为805亿元,包裹数达4.09亿个。
另据商务部数据,仅2014上半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近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4%,相当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
毫无疑问,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IPO,一系列山雨欲来的信息显示,商业电子化已经聚能成势,电商巨头们初战全面告捷。而下一步,电商巨浪会不会进一步登场入室,成为互联网革命的当红主角?
恰如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以,一切商业的背后,都是效率高下的竞争,都是用户习惯的占位。如今的电商,已脱离用低价切割市场的初级阶段,进入到“产业运营与消费者心智、体验”的“高维”竞争,商业卖家们将不得不面对效率与用户习惯的终极之战。
由此,一方面,传统的商业卖家们极力借助电商转变自身,从供应链管理、销售方式、营销方法等角度切入,寻求深刻的自我颠覆,向着另一个层次迈进。其核心,就是要克隆电商的创新基因,推动其本已强大的经济实体。
对这群改革先锋而言,IT教父柳传志的说法最为受用——早一步是死,晚一步是死,早半步得生。毕竟,在电商领域开疆拓土的先烈们都已随风而逝,踏着他们留下的足迹,总结他们失败的经验,正可以获得那“半步”的商业先机,避免如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一般的悲惨命运——或忽然崩塌,或成为他人的养料。
个中关键在于,这群先锋能诚心学习互联网思维,从而,既能维护商业本质的“道”,又能利用创新科技的“术”;既能打破原有格局,又能平衡由此引发的利益矛盾。如此,在电商大潮中狂欢,便自然而然。
另外一方面,有着相对纯粹的互联网原生基因的电商咖,则在不断开辟新领域,并力图裹挟更多的卖家“同呼吸共命运”。要么“走出去”(国际化),要么“沉下去”(电商下乡),要么“深刻地链接用户”(移动化),要么“高效地连接供求”(圈地建仓、优化物流供应链),开始从跑马圈地的追求规模,转向垂直细分的精耕细作。
如今,阿里正在这些细分方向多箭齐发;亚马逊则期望借直邮、海外购异军突起;苏宁和唯品会便从物流供应链角度构建竞争壁垒……巨头们正在身体力行地告诉商业卖家们“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真谛。
过去,有人说金融是万业之王,覆盖一切商业,但现在看来,互联网化的新技术才是真正的王,它将引领一切商业“触电”,重新改写各个产业DNA,“商”的本质加上“电”的技艺将重构整个商业版图。
还有卖家在围观、踟蹰、三思而后行?或许,所有的思考早该从“为电而商”的主题上挪开,转而进入“等待黄金时代”的节奏。